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自编的心理耐挫力量表和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大学生耐挫力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耐挫力状况良好;大学生耐挫力水平整体呈负偏态,高于平均水平;大学生耐挫力水平在年级、健康状况、相貌自评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耐挫力与社会支持有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耐挫力的重要因素。了解大学生耐挫力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2.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耐挫力相对城市学生较弱。对边远农村中学生耐挫力脆弱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农村中学生耐挫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北海市卫生学校2018—2020级中职阶段各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职学生心理耐挫力培养前后的情况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培养前中职学生心理耐挫力水平总体上偏低,而培养后中职学生心理耐挫力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论耐挫力     
关于“五力”(适应力、承受力、耐挫力、抗诱力和调控力)问题,我曾写两篇文章,分别讨论了适应力与承受力。在这第三篇文章中,专门讨论耐挫力问题。一、耐挫力的基本涵义(一)什么是耐挫力顾名思义,所谓耐挫力,就是人们耐受挫折的心理力量;或者说,它是主体在耐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时期,学生思想敏感,情绪波动大,耐挫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差。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心里脆弱,独立能力差。学习生活中一旦受到挫折,如不及时对其加以引导和教育,他们就容易走上极端。所以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摆在我  相似文献   

6.
面对挫折,当代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太脆弱,我们必须加强青少年的耐挫教育,培养他们的挫折承受力,帮他们筑起心灵的长城,让他们以正确的心态去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人生在世,理想与需要都能顺利满足的情况是极少的。在如今高科技、网络化、低能耗、可持续发展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环境中,竞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生活中的挫折也随着升温、加速、增多,困难与生活并肩而行。近年来,青少年学生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的现象屡见不鲜,青少年犯罪、自杀等恶性事件也常见极端,这是学生心理素质不高、耐挫力不强的症结所在。因此,中小学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耐挫力和对心理挫折的分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使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了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以自尊为切入点的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在提升初中生心理耐挫力中的干预效果,将心理耐挫力问卷总分在0-12分的16名初二学生随机分为两组,8人为实验组,8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参加绘画团体心理辅导,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共8次;对照组同时进行日常的心理活动课。采用心理耐挫力问卷、自尊量表在干预前、后对被试进行测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在干预前的心理耐挫力和自尊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在干预后的心理耐挫力和自尊量表得分显著提高。研究表明以提升自尊为切入点的绘画团体心理辅导是提升中学生心理耐挫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辉 《教师》2011,(31):63-63
青少年时期,学生思想敏感,情绪波动大,耐挫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差。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心里脆弱,独立能力差。学习生活中一旦受到挫折,如不及时对其加以引导和教育,他们就容易走上极端。所以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上好挫折教育这一课,必须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其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学生耐挫力的培养,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可见,耐挫力的培养是尤为必要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家庭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在小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耐挫力,势在必行。本文简要叙述了小学生耐挫力差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培养小学生耐挫力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有一个深刻教训,就是忽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青少年学生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等问题归结为思想品质问题,实质上这些都是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而引起的心理失衡。随着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而迫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问卷对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人士进行调查,分析中小学生耐挫力缺乏的原因,从而提出提升中小学生耐挫力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期望很高的群体。他们成才愿望很强烈,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心理耐挫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在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扰和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高校大学生轻生事件,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更是向社会敲响了警钟。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类型、行为表现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心理耐挫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期望很高的群体。他们成才愿望很强烈,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心理耐挫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在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扰和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高校大学生轻生事件,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更是向社会敲响了警钟。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类型、行为表现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心理耐挫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丧失经验为人生之必然,但因丧失而引发的悲伤情绪,却是难以承受之重。突发的丧失事件,有时会造成"心理休克"现象,表现为内心混乱、不知所措、复杂的情感反应、社会退缩或攻击性增强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生,一旦经历突然的丧失如丧亲或同学的突然离世,常常表现出剧烈的精神痛苦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恰当而及时的哀伤辅导,不但有助于他们缓解身心痛苦,减少正常哀伤向复杂哀伤转变,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习得对负性事件的积极赋意,有助于提升耐挫力和心理复原力等。校园哀伤辅导对应于校园内发生的丧失事件,易感人群不仅限于学生,包括和丧失的人事物有较密切接触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沉浸在家庭温暖的怀抱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自理能力比较差,感情脆弱、害怕困难、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青少年中因遇到挫折、烦恼而离家出走、自杀或伤害他人甚至伤害亲人的事也时有发生,实在令人不寒而栗。但也值得深思,凡此种种都说明当今青少年对待挫折的心理控制能力实在是太脆弱了!试问:如此脆弱的心理.怎经得起人生道路的颠簸?今后怎能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耐挫力的培养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学生耐挫力普遍较弱,为使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耐挫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民族地区高中优等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应采取的几种策略,提高他们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政 《考试周刊》2014,(48):181-181
<正>耐挫力又叫挫折的耐受能力,指人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遭遇挫折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心理不致失常的能力,而且有忍受挫折并采取积极行动战胜挫折、获得成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具体做法如下。一、中学生受挫心理主要表现及原因一是因家庭变故而丧失信心,轻则精神变异,重则丧生。一位女生平时学习成绩非常好,待人真诚、热情,但从未经历  相似文献   

19.
初、高中转型过程中尖子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脆弱、敏感、有意给其他同学设置障碍等,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家庭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家、校结合,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开展耐挫力训练,强化心理素质,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以期对做好初、高中转型过程中尖子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资料表明,我国约有1/5左右的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攻击、退缩、焦虑、抑郁,协作力、耐挫力差等。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