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学实录:师: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写上读后语。生:(边读边在课本上写读后标记)师:同学们读书读得多认真呀!现在你们肯定收获不小了。下面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句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要那样读?(学生按学习小组认真地讨论,有的还表情丰富地读开来了)师:在学习小组里读可能不过瘾,谁在班上读一读?生1:我喜欢读的句于是:“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在读这一句话的时候我边想象着厚厚的雪。师:还有谁喜欢这个句子的也来读一读。生2:我读这一句…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第二十课《第一场雪》,这篇课文,对学生学习借景抒情、事物与联想和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发现两处有问题:(一)山川、河流并列使用不当。请看文中“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粉妆玉砌的世界。”这句中的“山川、河流”不能并列使用,“山川”中的“川”就是河流了,这样使用会有重复之误。应改为“山脉、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节观摩课。老师正在上 《第一场雪》。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山 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 一层厚厚的雪。” 老师问:“‘山川’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山川’就是高山河流。” 老师又问:“文章中不是有‘河流’了吗?如果‘川’字当河流讲,这个‘河流’不是重复了吗?”  相似文献   

4.
这里并没错     
贵刊1995年11期发表了云南王崇翔老师的“《第一场雪》中的两处值得商榷”一文。笔者拜读后,认为文中提法存在理解错误,现提出,愿就教于王老师及读者。文章(一)认为:“……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这句中的“山川、河流”不能并列使用。理由是因为“川”就是河流的意思,这样使用会有重复之误,应改为“山脉、  相似文献   

5.
雪之“莹”     
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但是我想雪一定有它的缺点,因为每一种物质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去年寒假我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西岭雪山”玩耍。到了“西岭雪山”放眼望去,啊!好美的雪。山川、树木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树枝上挂满了  相似文献   

6.
啊!下雪了!雪花,洁白的雪花,好像是可爱的蒲公英那绒毛般的种子漫天飞舞。它时而驾着狂风袭来;时而又如被扯破的棉絮;时而像个温顺的孩子……看着那一朵朵雪花飞舞飘落的情景,偶尔咯吱一声响,树木的枯枝被压断了。快看啊!整个冰城变成了银子镶嵌的街;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路边的树木并不是冬梅,怎么绽开了满树银花?纵横交错的电线怎么变成了银白色的琴弦?不,这是雪开的玩笑,它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冰城已在它的白被下睡着了。这时,它会显出一丝得意。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  相似文献   

7.
师: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天放晴了,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段,一边读,一边思考刚才的问题。(生自由读)师:读了这一段,你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我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感到雪后的景象非常美。生:我眼前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瑞雪图,非常迷人,使我感到轻松愉快。生:我仿佛看到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师:大家都有一个同感:雪后是一幅美丽壮观的图画,给我们以美感。我们再读一读,想一想,你是从哪些词语中品味出这种美的?(生自由读)生“:山川、河流、树林、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  相似文献   

8.
特殊的录像     
周东军 《山东教育》2003,(16):32-32
课案:《第一场雪》在引导学生读讲课文,学生初识雪景之后。师:“大家觉得这‘第一场雪’美不美?”生:“美!”师:“想不想亲眼看一看?”生:“想!”师:(展示一盘普通的录像带)“看,老师拿来了一盘录像带。”生:(欢呼起来)“噢,看录像了!”师:“我这盘录像带可不是一盘普通的录像带。它只能用心看,不能用眼看。而且只有用心看才能看到。请合上眼睛。”教师声情并茂朗诵描写雪前、雪中、雪后的几段话。学生闭眼想像雪景。(读完后,让学生睁开眼。)师:“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我看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生:“我看到了雪后大…  相似文献   

9.
正都说语文美,到底美在哪里呢?语言的音韵美。语言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音符,经文学大师们的巧妙组合,发出美的节奏,回荡起美的旋律:或刚或柔,或高或低,或急或缓,抑扬顿挫,优美动人。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  相似文献   

10.
郑百苗 《湖南教育》2005,(19):36-37
片断一(黑龙江苗鸿爱老师执教)仅仅是夸赞白杨树吗?师: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我们通过“解词析句”不仅要知道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还要懂得为什么这样写。生:这是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生: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师:我们平时描写参天树木,常用哪些词语?生:高大挺立、高大挺直、高大挺拔……师:请同学们看课文中作者描写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用了哪个词?生:高大挺秀。师:谁能说说“秀”是什么意思?生:“秀”就是不俗气,很高雅。生:“秀”就是美而秀气、秀丽,很漂亮的意思。师:作者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11.
孙建锋 《湖南教育》2004,(16):33-35
师:(置身于学生中间,真诚地微笑着)小朋友们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生:好呀!师:那你们可要实话实说,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不知道周杰伦?生:(一听周杰伦,马上来精神,异口同声,振臂高呼)知道!师:知不知道张惠妹?生:耶!知———道———!师:知不知道谢霆锋?生:(学生的情绪进一步高涨)知道!师:(语气陡然一转,神秘兮兮地)知不知道孙建锋?(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前师生不熟悉)生:(惊奇地,摇摇头)不知道。师:“有缘”对面不相识,站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孙建锋。(生大笑)师:一起喊“孙建锋”!生:孙建锋!师:知不知道冰心?(生有的说知道,有的说…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好!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课件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响起……学生情不自禁地跟随唱起来)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部动画片的名字?生(争先恐后地):《西游记》。师:对!《西游记》中有一座美丽的山,你知道吗?生(纷纷答):花果山。师:对。想一想,在花果山上会有什么呢?生:小猴子、桃子……(课件出示信息窗1画面,学生表现出惊叹的样子。)师:啊,花果山真美呀!小明和几位同学去花果山游玩,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他们走进花果山看一看。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评:教师根据小…  相似文献   

13.
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对自然现象、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具体的描写,这就是写景。风云雷电、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树木、工厂学校、公园社区等等都属于写景的对象。怎样才能写好景物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其中的奥秘吧。一、师生对对碰:我会观察案例1《第一场雪》选段,作者峻青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哪!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师:短文中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知道作者的观察顺序是怎样的吗?生1:我觉得是按时间顺序来观察的,因为开头写“大雪下了一夜”,后来又写了“今天早晨”,这些是表示时间的词语。生2:我认为不是按时间顺序来观察的,开头这些表示时间的语句,只不过是交待了作者观察的时间,从后边描写...  相似文献   

14.
A师:(置身于学生中间,真诚地微笑着)小朋友们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生:好呀!师:那你们可要实话实说,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知不知道周杰伦?生:(一听周杰伦,马上来精神,异口同声,振臂高呼)知道!师:知不知道张蕙妹?生:耶!知——道——!师:知不知道谢霆锋?生:(学生的情绪逐渐高涨)知道!师:(语气陡然一转,神秘兮兮地)知不知道孙建锋?生:(惊奇地,摇摇头)不知道。师“:有缘”对面不相识。站在你们面前的就是孙建锋。生:大笑。师:一起喊“孙建锋”!生:孙建锋。师:知不知道冰心?生有的说知道,有的说不知道。师:不知道的请起立。你们很…  相似文献   

15.
片断撷英     
《2006年的第一场雪》“哇噻!”天上飘着很多很多的雪花,好像棉花。一朵、两朵、三朵……马路上下了一层厚厚的雪,雪地里有许多脚印。树上、房屋上全变白了,真是一个雪白雪白的世界。我穿着雨鞋走在雪地上,软软的,雪花飞进我的脖子里,冰凉的。校园里同学们都在玩雪、打雪仗,可开心了,我也和他们玩起来。我们在雪地里笑呀跳呀,2006年的第一场雪真好玩!湖南省湘潭市金庭学校一年级259班张雨妍指导老师:罗思寒《我们班的“八大家”》“虽然我不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哎,这是谁在这里扮韦小宝啊?哦,那就是我们班的第四大将,幽默家马一成。嗬…  相似文献   

16.
一、设置游戏对比,让感知在不知不觉中开始 教学片段: 电脑分别出示: 师:猜猜看,下一个是谁? 生1:灰太狼. 生2:红太郎. 电脑出示: 学生(不约而同):黄老师! 师:挺难猜的吧!还想猜吗? 生:想! 电脑出示: 师:猜猜看,下一个是什么? 生(齐):红灯笼! 师:再下一个? 生(齐):紫灯笼! 师:再下一个呢? 生(齐):绿灯笼! 电脑依次出示: 师(故作疑惑):咦,这次怎么猜得这么准啊?  相似文献   

17.
陈玮  张学平 《湖南教育》2003,(22):52-53
片段一:自主学文,交往互动师:是啊!雪后的景致美如画卷。作者竣青又是以怎样生动的文字来描绘雪后景致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6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节,可以快速阅读或默读,也可以自由轻声读,选一个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反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并在课文空白处写上批注。(生圈点批注,小组交流,师巡视)师:你们觉得哪句话写得好?生:我认为“一阵风……彩虹”这句话写得很美,不仅运用了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把雪末儿比作玉屑,还运用了动态写法来描写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情景。师:“风吹树动雪花落”,多美的一个句子!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  相似文献   

18.
课例:《军神》,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军神”这个词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迅速翻看课文)师:(指一生)找到啦?是从哪里来的?生:是从沃克医生口中说出来的。师:请你把沃克医生说的话念一念。(屏幕出示沃克讲的话,生读)生: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师:(指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齐读)师:沃克医生讲了几句话?生:四句。师:(摇头)数一数有几个感叹号。每用一个感叹号就是一句,几句?生:三句。师:各自轻声朗读这三句话,体会体会应该怎样…  相似文献   

19.
《祖国多么广大》(第二册)一课共有四句话,其中最后一句“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既是本课的重点句子,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以下教学片断可供借鉴。 师:谁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 生:祖国就是“国家”的意思。 师:那美国、英国是不是我们的祖国?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国家。 师:不是。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国家。(因势利导提示)所以说“祖国”就是——  相似文献   

20.
案例1:教学《江南》一课,教师带领学生赏读第一行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师:请大家看图,想一想:"何田田"是什么意思?生:非常碧绿。师:非常碧绿,很好。这位同学呢?生:面积多大呀。师:面积真大,不错。这位同学是怎么理解的?生:莲叶一片一片,很多。师:莲叶一片一片,很多。采莲姑娘采了一船的莲蓬,高兴不高兴啊?生:高兴!师:那我们就高兴地读一读这句诗吧。案例2:在教学《虎门销烟》的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