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忠安 《新高考》2010,(2):16-19
知识背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本通过对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机理分析。重点指出了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人类为遏止全球气候变化应采取的应变策略。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3曰凌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这一协定内容丰富,确立了2020年后以"国家自主贡献"为主体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安排,重申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分组报告内容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承 《地理教育》2008,(1):F0002-F0002,F0003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世界气象组织(WMO)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机构,其作用是在全面、客观、公开和透明的基础上,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好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IPCC设有三个工作组和一个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组:第一工作组评估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90年代,国际社会日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并制订了一系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立法,尤以《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最为重要。为在环境领域树立良好的国际公民形象,澳大利亚积极参与保护全球气候环境的国际会议,并在所有的气候变化国际公约上正式签字。但由于受制于国内工业集团的压力,澳大利亚在减少温室气候排放而承担的国际义务方面常打折扣,这种做法不仅最终危害其自身经济健康,而且会影响它的对外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一个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如果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速度持续下去,则地球表面的气温有可能每10年上升0.2℃。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100年来观测到的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0.5-0.8℃。今后气候变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很可能在未来50-80年,全国平均温度将升高2-3℃。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问题是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问题。中国是国际气候制度的重要制定者和气候治理的关键参与者。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是一个包括环境、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综合的利益取舍过程,在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时,中国应在明确自己的基本立场的基础上,对怎样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做出重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旱现出明显变暖的趋势。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的问题正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全球变暖的真正危险不是温度上升儿度的问题,而是一旦突破全球系统动念平衡的临界,整个地球气候系统会运转失常,并将引起全球的状态改变,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探索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其产生的影响,使人类有意识地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环境和气候的活动,使之向有利于改善气候条件的方向发展,提高人类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全球变暖为突出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代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政治和经济问题之一,与所有国家和公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已严重威胁全球生态安全。为此国际社会创建了国际气候变化体制来应对,而全方位地融人差别待遇构成其鲜明的特色。由于全球仍在持续变暖,有必要全面地完善与改进差别待遇。  相似文献   

11.
一、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化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问题.一是全球气候变暖:在近100年时间内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了20%,使全球气温上升了0.3~0.6℃(见图1);二是灾害天气频繁:洪涝、干旱、虫灾等一系列因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15日,在经过两个星期的艰苦谈判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它将为人类下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指引前进方向。一、巴厘岛路线图的产生背景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为遏制全球气候不断变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在1997年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公约》实施取得重大突破,缔约方在日本京都  相似文献   

13.
国际制度议价指的是自利团体之间为了处理集体行为问题而进行的协商.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不确定性和公平有效性关系到制度议价是否成功.大国的协调竞争对于国际制度议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能源和资源的最大的需求者.在全球气候变化制度议价中,中国促进大国协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维护制度的公平和效率,为全球气候变化制度议价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核心议题。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政治化,对国际秩序的重建和世界经济转型将产生深刻影响。为了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以及不同阵营内部围绕着气候变化问题展开了复杂激烈的政治博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气候问题的最终解决,同时采取正确的措施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维护世界正义。  相似文献   

15.
刘志文 《考试周刊》2014,(97):195-196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气候变化原因和现状及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不同地区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学习》2010,(1):68-69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全世界有超过85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共同签署了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它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侯勇 《考试周刊》2010,(23):234-236
随着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一步受到了世人瞩目。同时,中国也又一次走到了国际舞台的前台。面对越来越热的地球,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现状如何,中国又将作出何种外交应对,成为世人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热点链接】1.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2009年9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9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为期一天的会议。这次气候变化峰会是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倡议下召开的,目的是敦促各国领导人为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谈判提供政治指导,推动国际社会在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相似文献   

19.
李玉洁 《学子》2015,(4):9-10
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性的全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而加强对青少年的气候变化教育,使得他们关注并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联合国及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了"气候变化教育可持续发展项目",旨在通过教育来帮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强青少年的气候变化意识,提升青少年的气候素养。而这项工作也是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6条"教育、培训和公众意识"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引起自然资源环境变化,进而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北极气候变化最明显,开始影响生态变化;而北冰洋这块“净土”也随着海冰的减少,使得夏季通航和资源开发成为潜在工程行为,多国纷纷对北冰洋的主权要求施展本领。北极气候变化对加拿大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引起了加拿大政治界、科学界、工程界、民间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加拿大和中国的国情出发对两国在气候变暖的共性问题上做比较分析,将为国内外同仁提供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