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1背景介绍近日,笔者发现圆中有以下结论:如图1,AB是⊙O的直径,C、D是圆上异于A、B的两点,设直线AC、BD相交于点M,直线AD、BC相交于点N,则MN⊥AB.证明因为AB是⊙O的直径,所以AD⊥BM,BC⊥AM,于是点N是△ABM的垂心,从而有MN⊥AB.  相似文献   

2.
题 (2005年济南市压轴题)如图1,已知⊙O是等边△ABC的外接圆,过点O作 MN∥BC分别交AB、AC于 M、N,且 MN=a,另一个与△ABC全等的等边△DEF的顶点D在MN上移动(不与点 M、N重合),并始终保持EF ∥BC,DF交AB于点P,DE交AC于点Q. (1)试判断四边形APDQ的形状,并进行  相似文献   

3.
定理1若A、B是中心为O的椭圆上的任意两点,AM、BN是椭圆的两条切线,OB交AM于点M,OA交BN于点N,则AB//MN.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了切线的性质和判定这部分内容后 ,我准备上一堂习题课 ,备课时安排了知识点的梳理、三个例题及一些练习 当我按计划进行了三、四分钟的复习之后 ,我给出了第一个例题 (人教社几何课本第三册 p .1 0 1第 8题 ) :图 1— 1MN是⊙O的切线 ,AB是⊙O的直径 ,求证 :点A、B与MN的距离的和等于⊙O的直径 .即 :已知 ,如图 1— 1 ,MN切⊙O于点P ,AB是⊙O的直径 ,AC⊥MN于点C ,BD⊥MN于点D ,求证 :AB =AC BD .对于这个题目 ,以前多次讲解过 ,较简单的方法是 :连结OP ,证明OP是梯形ACDB的中位线 ,则可得结果 .果然 ,在画图后 ,…  相似文献   

5.
本期问题初283 已知一元四次方程 x4+bx3+cx2+dx+e=0, 其中,b、c、d、e均为整数,且(b+c+d)e是奇数.求证:这个一元四次方程无整数根. 初284,O1与O2交于点M、N,MA是O2的切线交O1于点A,MB是O1的切线交图1O2于点B,直线AB分别交O1、O2于点C、D,MN交AB于点P.  相似文献   

6.
题目(2009年嘉兴中考题)如图1,已知A、B是线段MN上的两点,MN=4,MA:1,MB〉1.以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以B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N,使M、N两点重合成一点C,构成AABC,设AB=X。  相似文献   

7.
<正>一、依托特定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例1(2011年河北中考)两平行线AB、CD间的距离为6,点M为AB上一定点.图1思考:如图1,圆心为O的半圆形纸片在AB,CD之间(包括AB,CD),其直径MN在AB上,MN=8,点P为半圆上一点,设∠MOP=α.当α=度时,点P到CD的距离最小,最小值为.探究一:在图1的基础上,以点M为旋转中心,在AB,  相似文献   

8.
<正>题目(2015年南宁中考题)如图1,AB是⊙O的直径,AB=8,点M在⊙O上,∠MAB=20°,N是弧MB的中点,P是直径AB上的一动点,若MN=1,则PMN周长的最小值为()(A)4(B)5(C)6(D)7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圆和三角形、轴对称(最短路径)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找到  相似文献   

9.
一)首先证明一个结论:若线段MN位 (?)半径为R的圆O的扇形AOB内,且∠AOB<180°,则MN≤只或MN≤AB. 延长线段MN直到两端与扇形的边界相交,此时线段的长度只能是增大。因此可以假设点M与N位于扇形的边界上.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已知小圆⊙O与两大圆⊙O1、⊙O2分别切于点N、M,且三圆圆心不共线.设⊙O1与⊙O2交于A、B两点,MN与AB交于点K,O1O2的中点为P.性质1 K、O、P三点共线.证明:显然,点O1、O、N,O2、O、M分别三点共线.如图1,联结O1N、O2M,设直线MN与⊙O1、⊙O2的另一交点分别为C、D.联结CO1、DO2并延长交于点Q.  相似文献   

11.
一、(本题满分40分)如图1,锐角△ABC的外心为O,K是边BC上一点(不是边BC的中点),D是线段AK延长线上一点,直线BD与AC交于点N,直线CD与AB交于点M,求证:若OK⊥MN,则A、B、D、C四点共圆.  相似文献   

12.
题目(2001年北京市宣武区中考题)如图1,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若点M在边Ac上,点N在BC上,沿直线MN将△MCN翻折,使点C落在AB上,设其落点为点P,(1)当点P是边AB  相似文献   

13.
第一题已知锐角△ABC的外心为O,K是边BC上一点(不是边BC的中点),D是线段AK延长线上一点,直线BD与AC交于点N,直线CD与AB交于点M.求证:若OK⊥MN,则A、B、D、C四点共圆.  相似文献   

14.
1 试题及解法 例1如图1,抛物线y2=2px(其中P〉0)的焦点为F,已知点A,B为抛物线上的2个动点,且满足∠AFB=120°过弦AB的中点M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MN,垂足为N,则|MN|/|AB|的最大值为___.  相似文献   

15.
试题如图1,已知A、B是线段删上的两点,MN=4,MA=1,MB>1.以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点M,以B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点N,使M、N两点重合成一点C,构成△ABC,设AB=x.  相似文献   

16.
正1试题及解法题1(2013甘肃省预赛第9题)如图1,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已知点A、B为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FB=120°,过弦AB的中点M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MN,垂足为N,则|MN|/|AB|的最大值为  相似文献   

17.
本期问题 初223 如图1,在ΔABC中,点E、F分别在边AB、AC上,BF与CE交于点P,点M、N分别是BF、CE的中点,直线MN分别交 AB、AC于点Q、S.若∠CBF=∠BCE=(1)/(2)∠A,证明:BQ=FS.  相似文献   

18.
本期问题 初27.已知直线m过⊙O的圆心,直线l⊥m,M是垂足,过l上两点A,B作⊙O的切线AC,BD,C,D是切点。 (1)若A,B在点M同侧,且AM>BM,当AC-BD=AB时,l与⊙O相切; (2)若A,B在点M两侧,且AC BD=AB时,  相似文献   

19.
1试题再现(江苏徐州第27题)如图1,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连接EP.(1)如图2,若M为AD边的中点,①△AEM的周长  相似文献   

20.
正定理1已知AB是圆C:2 2 2x+y=r的直径,直线l与x轴垂直,过圆C上任意一点P(不同于A,B)作直线PA与PB分别交直线l于M,N两A P O B Q N M x y点,记线段MN的中点为Q,则直线PQ与圆相切.证明设点0 0P(x,y),直线l为x=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