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鲜明的学科指向性,多学科研究方法引入高等教育研究也未改变其学科指向性。近30年的高等教育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学科的外部建制,内部建制还任重道远。其原因主要在于多学科研究的引入还停留在学科性视角层面,方法论视角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中还未受到足够重视。欲达臻学科建设之目的,既要重视多学科研究的学科性视角,更要重视立足高等教育实践,从方法论视角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最终实现从学科性视角到方法论视角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学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而又富有活力的新兴学科.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发展特点:发展路径,由外而内;发展主线,追逐热点问题;热点追踪,学科体系的探索;研究方法,单学科转向多学科、跨学科.  相似文献   

3.
科举运行及其影响有多久,科举学的历史就有多久。以研究对象、范式与方法论为依据,科举学可分为"新科举学"与"旧科举学"。"旧科举学"停止于1905年,而"新科举学"则诞生于此时。"旧科举学"是"分科应考之学","新科举学"是"研究分科应考之学",前者关注科考的内容与偏好,后者聚焦科举运行的规律。由于科举及其运行具有先天的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所以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是"新科举学"呈现出的典型方法论特征。本文认为,"新科举学"研究对象独特、方法论层次分明,跨学科视野可以成为解决其学科建设过程中概念系统和方法论核心问题的独特路径,并能从学理和逻辑上证实新科举学学科群的分化与整合符合学科制度化的外在规律(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内在规律(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与成熟,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开始逐渐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对本专业领域展开系统而深广的研究。我国成人教育的研究取向逐渐由"成人教育"转向"成人本体"、由"人力资本"转向"文化资本"、由"阶段发展论"转向"终身发展论"。研究方法论由移植研究转向建构研究、由思辨研究转向实证研究、由单学科研究转向跨学科研究。研究内容呈现出新趋向,具体表现为研究领域呈现更加广泛的态势、研究热点贴合社会变革发展实际、研究着眼于不断寻求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5.
蒋铁汉 《考试周刊》2010,(33):205-207
高等教育研究从学科创立之初追求唯一独特的研究方法,到后来提倡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再到混合研究方法以及有结构的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探索,是一条从学科建设角度的一条清晰的研究方法历史演进路径。对有结构的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探讨将对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是高等教育研究方法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学正处在走向成熟学科的阶段,我们要以多学科方法来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从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高等教育理论的科学属性和高等教育研究的任务来看,高等教育学必须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多学科研究方法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根本方法。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要朝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理论改造两个方面努力,高等教育研究必须坚持“开放、包容、合作”的学科建设特点,并且要逐渐向跨学科研究范式过渡。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在传统经典学科框架下实现了快速成长,但同时也给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新的问题."现代学科"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基本逻辑,从学科建设的内涵与标准上重新给予界定,不再局限于"学科"的界限,而是从一个学科或跨学科逐步演变为一级学科的高等教育学.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经济学自学科创立以来,其研究发展大致经历了发端、兴起、繁荣和成熟四个阶段,同时呈现出由学习借鉴欧美理论到中国化改造的历史演进逻辑、由单一理论来源到多元理论兼容并蓄的理论演进逻辑、由致力于解决宏观教育经济问题到宏微观并举的实践演进逻辑和由分散碎片化方法到系统全面方法论的方法演进逻辑。展望未来,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仍然需要开展学科性质的"再讨论",进一步厘清学科归属问题;吸纳多学科研究者加盟,培养能够胜任交叉研究的"生力军";继续发扬实证研究的优势,更好地实现服务教育决策的功能;加强跨学科理论借鉴的规范性,确保学科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一书不仅深化了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而且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应正确理解和运用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既具有方法论、认识论、政策导向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价值,又具有更新学科教学观念、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搭建科研创新平台等实践价值,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多学科研究还存在许多局限性。只有充分认识多学科研究的价值和局限性,才能更好地运用多学科研究为高等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1.
多学科研究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研究独特的方法论。然而,对于多学科研究的性质及其局限性,长期以来少有关注。高等教育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理解、兴趣和能力运用多学科方法开展各自的研究,其多学科研究长期处在单纯借用其他学科的观点说明高等教育问题的初级阶段。这一方面使得多学科研究的效用受到削弱,另一方面带来一些背离高等教育研究目标的问题。多学科研究的整合性机制旨在将多学科研究由初级阶段推向高级阶段,使高等教育研究更好地为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2.
学科的发展绝对不是该学科现有系统内部的单一生长,它需要突破原有的知识边界与学科壁垒,借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排除学科发展的自我束缚,不断催生学科新的增长点。迈向开放时代的高等教育更需要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进入、交融与转换。多学科研究方法并非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特",它主要体现为一种研究方式。中国语境下的问题意识仍是学科研究的源泉,超越学科情结的高等教育研究能更清晰地反思与改良理论体系,进而在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背景与视野下彰显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与方向,推动高等教育的原创研究和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不同于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进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时要注意学科之间的适切性问题和非均衡问题。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结果具有三种可能性:高等教育领地的坚守和扩张、学科分化、本质部分凸显,其研究趋势是向科际整合研究方向发展,其价值在于启迪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地位从“唯一”地位转向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杨雄 《中华家教》2024,(1):5-12
在学者们共同努力下,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已从家庭教育指导普及转向学科建设提升。一门相对成熟的独立学科应具有较为明确的研究对象、逻辑起点、基本概念及学科共同体,而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融合,有助于当代家庭教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我国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进路应包括学科框架进一步构建、跨学科研究进一步推进和家庭教育政策进一步聚焦,以至不远的未来在国内外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15.
学科的发展绝对不是该学科现有系统内部的单一生长,它需要突破原有的知识边界与学科壁垒,借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排除学科发展的自我束缚,不断催生学科新的增长点。迈向开放时代的高等教育更需要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进入、交融与转换。多学科研究方法并非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特",它主要体现为一种研究方式。中国语境下的问题意识仍是学科研究的源泉,超越学科情结的高等教育研究能更清晰地反思与改良理论体系,进而在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背景与视野下彰显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与方向,推动高等教育的原创研究和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重视跨学科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把跨学科研究作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动力,并以多学科理论为借鉴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注重与时俱进地利用新兴学科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7.
伯顿.克拉克认为学科是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一原理"。但他的理论没有充分重视多学科、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行动,对此,本文基于斯坦福大学的多学科项目论证了这是他所忽视的领域。斯坦福行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多学科、跨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行动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面临的合法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多学科研究与高等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理论是以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发展为基础,立足于高等教育实践,站在高等教育学科立场上研究高等教育现象而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在高等教育研究过程中,有必要将多学科研究高等教育与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论研究高等教育区分开来。只有立足于高等教育实践,才能丰富和发展高等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理论命题至少涵括必要性、误区与走向三部分。其中,必要性来源于不同学科方法功能的互补性、研究对象属性的复杂性与单一研究方法使用范围有限性的矛盾;研究界的认识误区则为对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负作用"的无谓担忧和"领域"与"学科"之争;今后多学科研究的路径选择是推进高等教育学学科范畴的充实、完善及其交叉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科建设制度从“重点”转向“一流”标志着由政府选择性重点学科建设向高校竞争性一流学科建设的范式转变。学科建设制度的演变经历了激进式制度变革、渐进式制度变革和断裂性制度变革三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看,学科建设制度的形成与变革受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及学科建设价值取向的深层结构影响;由于传统的制度惯性和组织行为惯习,学科建设制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学科建设制度变革的根本动力在于多元主体博弈、政策学习机制以及外部示范效应。实践中,我国学科建设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重塑多元主体关系,健全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学科评估制度,以推动形成一流学科建设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