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晏定国 《考试周刊》2013,(79):61-61
<正>新课程理念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种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合作学习一种教学活动,是同学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把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改变为以小组总体成绩为依据,以整个小组为奖励对象。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刘景丽 《山东教育》2006,(11):37-37
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各小组学生在互动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下面就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不同的合作学习模式,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以合作小组为主要形式。要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有效的合作,首先就要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下面我从十个方面对合作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建设进行探讨,以期对教师有所启迪。1.建立和突显小组的共同目标。建立小组近期、中长期的奋斗目标非常关键。近期目标可以是每节课的小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5.
将班级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异质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成员共同学习、讨论为活动基本形式.为每个成员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6.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出现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对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这一方式的补充和改进。从合作学习的前提、时间、过程、引导和合作成员的全体参与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多样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给每位成员学习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现课堂的"真"。  相似文献   

8.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组合、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小组成员合作能力的培养、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等方面做了的探索,目的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动力和能力,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近些年,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教育中渐成趋势。随着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小组分组不合理、小组合作秩序混乱、合作时机不当、效果不明显和合作时间仓促等。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实际,谈谈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0.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成单位,以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性活动为载体,以小组共同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以小组总体成绩和个人在小组中的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本文将简单对此阐述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