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最近读到湖北省詹静老师《教学一篇课文的底线是什么》一文(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8期),心中非常高兴。詹老师在文中对我所执教的《安塞腰鼓》课例(载《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2期)进行了中肯的评说。并据此阐发了这样的观点:教学一篇课文的“底线”,是在确认已进行阅读教学的情况下,让学生读懂文本。我完全赞同这个观点,而且为詹老师对《安塞腰鼓》文本解读的深度所折服。受其启发,结合执教该课例的有关背景情况,本文也来谈谈对文本教学底线的认识,就作为对詹文的一种补充吧。  相似文献   

2.
近日,我有幸观摩了几节小学科学现场赛课。赛场上,各位老师展现的精湛教学技艺让我钦佩不已,也引起了我的深深反思。下面就以《周围的空气》一课为例,浅谈我在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上的一点思考。《周围的空气》是湘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的第一课。执教老师的教学流程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读了一本小学语文老师写的《新课标小学作文探究》论文集,参加了“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听了邵坤老师的《放飞童年》和樊铭路老师的《我想变》的教学。读了论文,又听了作文课,我感觉耳目一新,非常高兴。我从中看到了小学语文老师作文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看到了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上提出的新思路及具有创造性的指导方法,看到了老师们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也看到了小学生作文表达的童心。变化之一:变学生被动作文为学生自主作文很多教师都提到:“学生认为作文难。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学生没兴趣,没话说。”为什么呢?有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平日教学中,操控对话是一个难题。近日,笔者观摩了孙建锋老师执教的《白鹭》,顿觉眼前一亮。这堂课的教学让我感受到了对话的真义。  相似文献   

5.
《西江教育论丛》2005,(3):27-29
早在几年前,那是刚兴起多媒体教学的时候.每当到电教室上课时.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当时.老师当中有了这样一种议论:再过几年,电化教学普及时,可能就不需要我们这些老师来课室上课了,学生们坐在课室甚至是在家里,对着屏幕就可以听到我们甚至是全国名师的课了。但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的能完全代替老师吗?于是我想做个实验。我找到《黄鹤楼》和《伤仲永》两课的录像资料。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学设计》这本杂志,是我教学中的良师益友。刊物中的教学设计,给了我许多教学灵感,我从中吸取了不少精华,并把从刊物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上学期的双高普九检查中,我的美术教案得到了梅列区进修学校老师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专家、领导的认可,在全区的反馈会上受到通报表扬。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是我的良师益友,在其2004年5月出版的栏目《争鸣》中,我拜读了傅海洋老师的《忽视学科体系的教法不可取》一文,颇有感触,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相似文献   

8.
看了徐斌老师《一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实录与反思,我深切地感觉到徐老师“追寻有效的数学课堂”的足步。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研究》是上海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师职务培训课程中学时最长、难度最大的主干课程之一。我是教师职务培训的专职教师。自1991年9月至今,我已完成5个《作文教学研究》班的教学任务,结业学员达232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我是怎样千方百计上好这门新课的呢?一、博采众长,高层建瓴第一步,我决心先当小学生,恭恭敬敬地向先走一步的《作文教学研究》的执教老师学习。除了认真参加市教研组的每一次活动外,我还一次不漏地听取了市师资培训中心高波琴老师和嘉定进修徐永森老师两种不同体例的《作文教学研究》保各一…  相似文献   

10.
楼种 《小学语文》2014,(3):42-44
2013年12月,我有幸和香港蔡继友学校的陈淑雯老师携手汇报课堂教学情况。《飞》这一课的教学,获得了在场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们此次是协同教学。我和陈老师没有合作的经验,我们和台南大学附小的学生也不曾接触过,陌生和距离给我们的合作教学带来了一些阻碍。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日子,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4期)上看到了《〈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一文,细读之后,我发现颜老师这篇教学设计的是教学评价的缺失。近些年,我作为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发现他们的授课中普遍存在类似问题。本文就以颜老师文章为例对教学评价的缺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学思路的严整和顺畅是教学设计有效性的核心,它既受课堂规律的影响,也受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的约束.下面我就从这两方面来谈谈对张慧老师《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特级教师杨明明老师的一节古诗《母》的教学,让我回味无穷。她的教学风格、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设计.以及对教材的挖掘、开发、利用,都让入耳目一新.宛如一股清泉给古诗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王晓红 《科学教育》2004,10(6):19-19
上海市实施二期课改试点已经进入第三年了。《生命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较原来的《生物》学科有了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第一线的老师不仅从理念上跟上形势,更主要的是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我就《基因分离规律》这一节课来谈一谈我在《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是经典名篇,惟其如此,所以在教学上不容易出新。原因之一是教得太熟了,形成思维定势。很多老师执教时,无非是赏析其优美清丽的语言,分析其写景特点。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试图换一个角度来解读,也就是从孔子对《诗经》中的《关雎》的评论这个角度来解读  相似文献   

16.
一次送教下乡.我上了一节二年级的音乐课.教唱歌曲《拍皮球》。有一个教学片段令我难忘,3 5/花皮,5 0/球,3 5 5 0/真可爱,为了引出休止符的教学我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的演唱口型.为什么老师唱到“球”字和“爱”字时要立刻闭上嘴巴一下,立刻有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我知道。因为歌谱那几有个逗号”。顿时.在场所有的听课老师都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经常翻阅《中学语文教学》、《优秀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高中语文教学考试报》等书籍。还争取外出听课机会,从中学到别人的教学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教学老师。每上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准备,上课前提前充分做好教案材料,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平时刻苦专研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的培训与进修,加强文化修养,掌握精深与渊博的知识,做到德高为师,以便更好地  相似文献   

18.
《荷叶母亲》区公开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赞许,也有许多环节值得我反思和总结。备课时,我设计了多个学生活动,希望通过公开课倡导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由于许多环节都是课堂上即时生成,便多了一些不可控因素,对这节课能否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是暗地里捏了一把汗;对学生来说,在全区的初一语文老师面前听课、学习,也是一种挑战。好在,从初中入学以来,学生一直是我课堂生命的主角,他们呈现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对活动化教学理念的初步理解与实践。一.《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一课,编排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篇文质兼美的  相似文献   

19.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孙建锋老师就致力于语文对话教学的研究与探索。近年来,他上了好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课。他的课底蕴丰厚、灵性丰盈、智慧丰赡。特别是他诗情演绎的“对话”教学不但为听课的老师和专家所称道,而且成为了学生生命发展历程中有意义的珍藏。实践的同时,他写出了不少有关对话教学的论文,著有《享受语文》一书。他的文笔轻灵睿智、哲趣横生、美轮美奂,能够催生读者的思考与感悟。由是,让我想起了“十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话。  相似文献   

20.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