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溶稀释治疗患者的护理需求,为今后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我科163例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住院患者等溶稀释治疗前后的护理观察。结果 使患者了解什么是等溶稀释治疗,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在等溶稀释治疗前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必要的心理护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采用压力为2.14~2.34ATA,加压20分钟,稳压70分钟,减压30分钟的高压氧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与各疗程治疗后高压氧治疗对RBC、HBG、HCT的疗效。结果经高压氧治疗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后前1疗程无明显效果,第2疗程有一定疗效,第3疗程效果明显。结论高压氧对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结果19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13例治愈,4例显效,1例复发,1例遗留并发症。结论重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抗凝时间延长,加强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在规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氧疗方式是否可延缓COPD伴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晓蓉 《西藏科技》2011,(11):54-55
目的探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护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法,对87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住院患儿的临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通过合理护理,治愈65例,占75%,好转19例,占22%,自动出院3例,占3﹪平均住院天数为9.25天。结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经过积极合理治疗和科学护理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6.
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原上常见的慢性高原病之一。据我病房统计1986~2003年18年间住院病例3474例中,慢性高原病就有637例占18.34%,而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又占慢性高原病的28.57%[1]。由于西藏工作性质的特殊,许多患病人员因为工作、生活、学习等原因而不能及时返回内地,还需继续呆在高原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做好健康教育,让患病者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慢性高原病,做好预防和自我保健、防护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梅朵 《西藏科技》2015,(1):40-41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与正常人凝血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正常人各100例,对比分析其凝血因子检测结果。结果两组APTT以及PT的测定结果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结论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在凝血、血小板的数量与质量的方面的检测结果及其变化有助于高原红细胞病诊断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8.
群勇 《西藏科技》2015,(2):53-54
目的了解高原(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探讨符合高原地区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有效的治疗方案,了解外周和静脉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方法文章对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16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病区收治的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30例病例和20例平原地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同时进行静脉血常规参数治疗前、治疗后对比。结果文章30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病因以异常产为主,缺氧为诱发因素;临床以发绀、呼吸急促、面色紫红、易激惹、呼吸暂停、症状重为主要特征。其次是心音低钝、原始反射弱、心电图异常6例、治疗前与治疗后各组外周和静脉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比较均0.01、治疗前与对照组除了外周血常规HCT P0.01、P值均在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各组P值0.01。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注重临床特征,建议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检测血液中可首选外周血常规检测,可指导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治,首选生理盐水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达娃 《西藏科技》2012,(7):50+57
目的探讨分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t?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便于指导高海拔地区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方法纳入在我科门诊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50例,其中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占18例,将患者分成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正常组,观察所有患者的年龄、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临床有无出血倾向等情况,对比两组间的数据。结果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之间在凝血功能、年龄及有无出血倾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可能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相关,但临床出血倾向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住院血小板减少的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为综合防治HAP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明确诊断为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03例,根据血小板数量分为血小板正常和血小板减少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性别、血糖、血脂、AST、ALT、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情况,观察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及血小板压积的变化特点。结果在103例住院患者中33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占32.04%,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分布宽度较正常组增高(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较正常组增大(P=0.01),大型血小板比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平均血小板压积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住院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约占1/3,并且表现为血小板分布宽度增高、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大型血小板比率增加、平均血小板压积下降的特点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