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报业集团化和报刊业结构调整,强势报纸越来越强,弱势报纸特别是行业报面临新的调整。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报业发展已从“跑马圈地”阶段进入到规模竞争阶段,过去靠行政手段创办发行的行业报、机关报,大多因不具备规模优势而渐渐失去市场,过去的“小投入、小产出”,如今发展  相似文献   

2.
研究报业集团内各报的市场定位,明确各报的市场分工,有效地配置新闻资源,是党报集团化发展的需要,是报业集团增强整体竞争实力的需要,也是我们面对“入世”后市场挑战的需要。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力求使集团的几张报纸伸出去是五个手指,各有各的指向;攥起来是一个拳头,形成竞争的合力。  相似文献   

3.
广东是改革开发的前沿,也是中国报业空前发达的地区。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发展了报纸,也锤炼了随着报业不断发展的新闻漫画。  相似文献   

4.
武汉报业市场是全国竞争比较激烈的区域性报业市场之一。在我国,同时拥有两家报业集团的城市不是太多,武汉就是其中的一个,包括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该市目前有报纸67种,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报纸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两家报业集团的报纸之间,特别是两家报业集团之间都市生活类报纸之间的竞争,可以说,都市生活类报纸之间的竞争基本上代表了武汉报业的竞争水平。近十年来,武汉报业发展速度迅猛,竞争也日益激烈,竞争模式也逐渐由比较单一的模式转为多元化的模式。报业竞争模式的转型使报业经营与发展更具有活力,报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经营风险降低,逐渐摆脱多报一面的状况,形成各报的个性和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报业发展中最突出的现象就是报业迈向集团化。 创建报业集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改革了过去那种靠国家拨款的大锅饭管理办法,报社逐步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报业之间和各种传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优胜劣汰的竞争,报纸要在竞争中生存、取胜,必须在办好报纸的同时搞好经营,走报业集团化之路。 报业迈向集团化已被世界报业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当今国外有影响的大报,几乎全都是以报业集团的形式进行运作的。 报业集团在美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美国现有日报1600多家,75%被报业集团所控制,其发行量占美国全国报纸发行总数的一半以上。美国的报业集团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经营报纸的报业集团,另一类是以报纸为龙头,包括多种非报业经营项目的多元化的产业联合体。 我国目前形成的多数报业集团主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报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各大报业集团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不断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今天的报业集团依然处在报业的转型期,面对由事业向企业的转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报业集团如何推进改制工作、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强价值链管理、增强报业经营的安全性等是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而严峻的问题。加快体制改革是集团化经营的关键、要求必须建立“产权明确”的运营主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参与市场的命脉;加强价值链管理是集团化运作的基础,决定集团能否发挥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报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报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品牌战略应是利器之一。《洛杉矶时报》发行人马克韦尔斯曾提出:“要像管理企业一样管理报纸,要建立品牌,要像推销消费品那样的效率和冲劲来推销报纸,增强与读者接触的频率。”在我国,品牌战略已经开始得到报业的普遍重视,并且有了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今报业市场的竞争,已经基本奠定了日报、晚报、都市报三雄逐鹿的格局。近十年来,晚报这被称为报业老大哥的报纸品种随着报业市场的激烈变化而不断进行自身调整。而近年来有一些声音指出晚报在新兴报业市场中存在不适应性,他们认为种种原因导致了晚报的“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9.
刘杨东 《新闻窗》2006,(4):99-99
随着我国报业集团化和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竞争就是新闻技术手段的竞争,既要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又要确保报纸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新闻采编流程的自动化与网络化,以完成新闻媒体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告别纸与笔”。因此,我们必须要采用以下一些主要的方法来确保报纸出版的时间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吴山  颜伟 《新闻界》2001,(6):62-64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趋好,经济类报纸的发展趋势也如火如荼,但这同样也意味着经济类报纸市场更为激烈的竞争。经济类报纸如何在日益激烈、不断发展变化的报业市场环境中准确把握自己的位置,从而达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经济类报纸如何组织更好的传播内容、采用更好的传播方式、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等等问题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热点。在我国经济类报纸市场中,《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这三家经济类报纸先后进入中国报业市场发展、扩张,并随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先行者、竞争者的市场地位。同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报业的改革与竞争,是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的,经过二十多年,应当说第一轮的竞争,随着整顿小报小刊顺利进展和对报业市场的规范,报纸的转型期基本告一段落。报纸从党报一体化的单一结构,发展到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层次结构,专业报纸迅速增加,报业集团不断诞生,报社开始走上了以报业为主,开展多种经营,自办发行全方位发展的路子,报纸的内容也力图贴近生活,贴近受众。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报业市场的发展来看,我国报纸印刷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专家预测,未来3~5年内我国报纸印刷量的增长幅度将持续在10%左右.这将带来新的机遇.但是也会导致报业竞争的加剧。随着报纸多版化、彩版化的日益普及,以及报纸时效性和印刷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缩短印刷时间.降低印刷成本.已经成为每个报社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宋朝出现正式的新闻传播工具——邸报直到今天,报刊业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报纸的发展也非常迅猛,中国报业由规模数量型向优质高效型转移,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移。随着报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报业技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报纸的经济实力大增,形成了一些具有强劲实力的报业集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组织,人才的竞争决定了报业集团展开市场角逐的核心能力。然而传统的薪酬体系形成了较高薪酬水平的平均主义,已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相似文献   

14.
翻阅过去的老报纸,不难看出,在传统的报纸编排过程中,新闻照片,摄影报道等往往被淹没在大量的文字报道当中,它只起到文字报道的作用,充其量只能做个附属品罢了。但是,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报业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新闻照片在报纸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刘光明 《新闻知识》2002,(2):14-14,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市场和报纸产业经历了高速成长的阶段,与10年前相比,今天的报纸从办报理念、编采方针、报纸形态到报社经营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几年,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报纸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报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可以预见报纸产业会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尽管这一过程充满各种变数,但思考和把握未来几年报纸的发展趋势,对我们主动应对报业市场激烈的竞争,自觉调整办报思路,跟上报业发展主流,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侧重于从报纸形态和报纸编辑方面,思考目前正在发生或已在酝酿的一些…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新闻事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在发达城市,晚报、日报、早报、午报、快报等各类报纸相继创刊,竞争已达到了白热化程度。为了争夺市场,吸引读者目光,各报纷纷采取各种手段,找准定位,不断提高报纸时效性和可读性,提高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7.
发行季节来临,万千报业同仁正禅精竭虑寻求良方,本刊特地推出“报业市场细分化的剖析与对策”专题。 报业市场细分化是报业同仁面对的现实,这既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需求多样化的结果,也是报业竞争的结果。报纸教会了读者如何择更适合自己需求的报纸,竞争使报纸悟到如何适时调整定位反竞争策略。 报业市场细分化不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过程,于是,长期要求人们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本刊当不断努力搜集,与读者共享思考和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传媒竞争中的"三四律"及对报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勋  韩隽 《编辑之友》2006,(6):68-70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化的深入,传媒业已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竞争性行业.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到底能够容纳多少有效参与竞争的报纸?这些报纸之间将形成什么样的竞争格局?我们注意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这便是市场演化的"三四律".随着报业市场不断成熟,这一规律将对今后的报业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报业竞争发展,报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报纸的出版流程的革命势在必行。其中网络出版、协同出版是报纸出版发行的新要求,报社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从原来以稿件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版面为中心。同时随着报社不断扩版,每份报纸经常有几十个版面,甚至上百个。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竞争的加剧,报业间的竞争已经由简单的报纸质量竞争向报社管理、报社企业文化竞争转移。企业文化建设成为新世纪报业管理不可阻挡的潮流。对报社而言,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培养报社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和让这种能力延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