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改革与实施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近十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考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相脱节,以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针对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的考试改革及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考试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结合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查阅了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历史研究资料,对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访问,分析了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学生事务工作的内容,总结了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学生事务工作的经验,为正处于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快速发展的我国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事务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学校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梁靓  束艳 《考试周刊》2012,(51):63-63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以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些实际困境为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寻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保证和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万四华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5):47-50,55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造成我国地方性高校陷入规模扩张后的办学困境之中。本文分析了地方性高校陷入办学困境的原因,并从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办学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地方性高校办学体制创新的思路和体制创新框架。  相似文献   

5.
地方性大学,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坚力量。大众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多样性。不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形成我国大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单一精英价值取向的核心因素。改变现有的高等教育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及应用性是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评价和质疑较多,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科学界定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辩证分析较少.笔者用大众化中高等教育系统变化的主要特征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式两个维度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建立"力量-因素"分析框架,对"混合扩张式外延发展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国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解析,并提出多样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是不均衡的,这对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之后,应该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入手,探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走向,按照规律进行调整,完成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借助模型生命表完成对未来十五年全国分地区高等教育适龄(18岁至22岁)人口数的预测,以此来计算未来十五年全国分地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内部地域结构差异的趋势问题,以期找到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超越。在这历史性的教育转型之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挑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改革思路,开创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英语教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了高校总量不足、办学经费不足、办学质量下降、办学层次趋同、人才培养结构失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等一系列问题.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应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一主多元办学体制,建立"金字塔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建立各层次高校之间的合作网络,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探索毕业生就业新模式,以确保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健康有序.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数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结果。但是这些成果还远不能满足人才知识构成、能力结构对基础理论技能的需要,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还不相适应。美国教材《微积分》以新的视角和新的思维,展示了美国大众化大学数学教育的理念,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模式,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数学教育和教材建设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1.
后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大众化"是日本著名学者有本章提出的一种解释高等教育发展新现象的理论,该理论揭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开始转向终身化而非走向普及化。后大众化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增长在未达到普及化之前就出现了停滞和波动,而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入学率却持续增长,其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传统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可能多次入学。本文通过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过程及特征分析,认为我国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后大众化可能会提早出现。本文从劳动力结构现状、人口老龄化趋势、产业结构调整、闲暇时间特点、国家政策导向、人口结构变化等方面分析指出我国所具备的高等教育向后大众化转型的客观条件。结合后大众化特点,本文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基本策略:高职院校将是高等教育走向后大众化的核心机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将转变为以非学历培训为主的机构;成人高等教育制度将趋于地方化、多样化、自助化;加强质量监管并赋予成人高校以充分的招生自主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对大学数学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增强,高等教育以往所承载的精英化属性逐渐被淡化,所担负的大众化特性迅速被凸显。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加剧,高等教育场域中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亦呈现出多元化的鲜明特征。为满足高等教育利益相关方诉求的多元化需要,并推进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亟需对高等教育的存在尺度——"人民性"的内涵及本质规定进行哲...  相似文献   

14.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迈进。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如何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与保持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因此 ,以总结天水师范学院扩招后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经验为基础 ,以院校加强自身建设为切入点 ,对师范院校如何应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局势进行了深入剖析 ,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阈中的高校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质量受到了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与"质"的保障如何有效地达到有机统一,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课题.关注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来看,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张泽洪 《时代教育》2012,(11):41+43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必须树立"精英教育"理念。本文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简要回顾和对教师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是"精英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及实施途径,并对实施教师精英教育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几个主要支撑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误读,探索了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8.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高于职业教育,但又低于研究型大学,处于二者之间.为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求得一席发展之地,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将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重视实践"的特点与研究型大学强调"独立思考、改革创新"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突出"地方性"与"应用型"的特点,构建自己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初步完成了"大众化"的任务,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也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变为"内涵建设"。由于大众化教育阶段本身的特征和我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各个高校在内涵建设上应该秉持"差异性"原则,根据自己的实力、传统、特征和国家高等教育的大格局确定自己的大学理念、科研理念和教学理念,以促使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形成分布均匀、符合实际的和谐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型大学特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新设立或转型而来的一批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主要职能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以科技开发、解决现实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服务所在地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新型大学的兴起源于中国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和社会转型的持续推动,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政府引导的必然结果。中国新型大学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主体,其构成情况较为复杂,界定"新型大学"应更多地从内涵上去把握。中国新型大学有望走上教学服务型、创业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