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但要授业、解惑,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传道,教给学生书后面的"书",知识后面的"知识",悟本求真,领略文章蕴藏的"真善美",引导学生学文悟道,做个德智双收的人。  相似文献   

2.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言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凭借,情趣盎然的表述,精准全面的概括,至真至诚的交流,恰到好处的点拨,能把学生带进知识的花园里,开启心智,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3.
小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但是,许多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只注重课堂知识的讲授过程.而很少注意到教学态度也会影响到课堂效果.如教师的笑容、手势或言语的表达方式等。事实证明.良好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型"教师到"生命型"教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韩愈把教师的职责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古代社会,教育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文以载道”,当时的知识主要是伦理道德知识,而非科学技术知识。这样“,传道”其实也是通过“授业”来进行的,教师的“授业”本身就是传道。所谓的“解惑”,也就是解决“传道”和“授业”中学生的疑惑,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道”,掌握“业”。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三件事,最终就统一为一件事:“授业”。“授业”乃以知识为对象,以掌握知识为教育的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在“授业”中完成“传道”的任务。这是一种典型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学生则常常成为课堂上的听众和书记员。老师无意中把他们的大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成才与否和教师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直接相关。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与品德修养对学生个人的知识、品德、人格修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引导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引导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正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教学有三大基本任务,三大基本任务中,首要任务是"传道",为了能做好"传道",就必须要做到"授业"和"解惑",而"授业"与"解惑"是"传道"的过程和手段.对于现行的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实现授业、解惑呢?一、传统教学观的弊端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教材、课堂"是教学的三个中心,要求教师备课充分,课堂讲解仔细、具体、全面,学生在课堂  相似文献   

8.
杨姝 《考试周刊》2010,(28):224-22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地突出了教师只有有“道”.才能传道,只有切实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和文化知识修养,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也是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语文课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认为只要做到这些就尽到了责任。即使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都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职责要求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没有情感的教学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对学生而言,积极的情感比渊博的知识和  相似文献   

11.
牢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拥有创造性思维是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客观要求。教育家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笔者认为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既是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在培养学生能力过程中,倡导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意义是,告诫师者应有时代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李青 《教育论坛》2005,(1):36-37
大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其中把“传道”(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在教师职责的第一位,认为它比传授知识,为学生解难释疑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是否具备适合本行业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文章阐述了古语"传道、授业、解惑"所带来的现代教育启示和艺术设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提高艺术设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古人把教师的责任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恐怕失之片面.为人师表,不单止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观念,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姑命之为“扬美”。 为师之道,传道、授业、解惑、扬美.扬美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其能力的重要渠道。以往的教学一直延续着“传道、授业、解惑”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而如今的“启发式传道、灵活性授业、自主中解惑”则能更加体现新课改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受传统的传道、授业与解惑的教师角色的影响,教师较多地研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容易忽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快乐情绪的培养和对课堂活跃气氛的营造.于是,"闷课"成了普遍且不易解决的"老大难".告别"闷课"是师生的共同渴望.  相似文献   

17.
陈风 《考试周刊》2007,(50):113-11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如何把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真正为学生授业、解惑的师者,正是化学教师探索的方向。下面是本人教学中累积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邹华英 《考试周刊》2014,(25):146-146
<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的教学,只重视"传道",而忽视"解惑",还忽视"解惑"的过程。一直采用以传授、灌输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使部分教师步入"讲"的误区,导致学生被动学,不想学,不会学。人在一生中应该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更新知识,充实自己。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正是我们基础教育要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基本内容。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会学习"表现在学习者会接受信息,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人们把学校里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承担教育和教学任务的人称为教师.教师的作用基本未超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范围,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教师节庆祝会上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的老师传道,就是要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教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更应加强对学生这三方面的教育,真正起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