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宋景宏 《教师》2013,(27):110-110
初中文言文尤其是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近年来各地中考对这个方面的考查又非常重视,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谈谈对初中生课外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是我国特有的语言瑰宝.也是中考语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语言习惯、阅读方法等原因,许多学生觉得文言文阅读很难。特别是中考语文加大了文言文考查力度.近年来在文言文考查中逐渐出现了与现代文阅读相似的题型与思路.这是顺应新的课程理念诞生的一类新题型.是文言文知识的开放拓展.它可以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及知识积累能力,因此.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的阅读太难了。其实.文言文阅读并不难.  相似文献   

3.
柳福文 《山东教育》2005,(17):29-29
多读点文言文,不仅有助于了解古代的文化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高考试题一直重视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课本里文言文有增无减,就是这个道理。如何才能实现高效阅读呢?不妨采用下列四部曲:  相似文献   

4.
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重要板块,也一直是综合检验考生文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标尺。有人曾说过,上一年的高考试题是本年度备考的风向标。那么,备考2008年高考文言文时,从解读2007年的高考文言试题切入,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技法指津 文言文阅读历来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除了考查考生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之外,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从2013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题来看,每套考题文言文阅读部分都有2—3题涉及到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归纳和概括。为了提高同学们文言文阅读分析的能力,使考生能够准确快速地答题,特结合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例子,点拨如下: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承载着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一直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文言文教学也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探讨不止的问题。近年来,高考对学生文言知识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特别重视,使得文言文的高效教学问题显得更为突出。然而,与现代文教学相比,因为要多跨一道门槛,文言文教学有着更大的难度,作为一线教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常感力不从心,文言文教学也是费力而收效缓慢。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的。文言文学习的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文言语系的阅读理解我国的经典典籍,在学习中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也成为考查重点,不仅分值越来越重,内容上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但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现实教学却因为学生认知、理解障碍、教师教学复习策略缺失等原因,导致学生闻文言文色变。本文基于中考语文中出现的这种现状,研究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课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在《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的阅读考查要求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理解词语和句式;二是理解文句;三是分析文章,筛选信息。但因为古今语言习惯的差异,学生普遍对文言文的阅读有一种畏难情  相似文献   

9.
王振国 《学周刊C版》2011,(11):105-105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进行了改革.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即摒弃了以课内文段注音、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翻译为主的文言文考查方式.启用了对课外文言文语感能力和读懂原文大意.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因此.对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指导不容忽视。我们教师只有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激发学生对古汉字的热情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文言文课外阅读中,我采用了积、猜、读、论四步指导法。  相似文献   

10.
权兴永 《高中生》2011,(10):4-5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来看,传记类文本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2011年高考,有多套试卷考查的是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关键是要读懂文本。  相似文献   

11.
周忠安 《现代语文》2007,(2):115-116
2006年中考,语文学科加大了对文言文的考查力度,从分值上看,由以往的10分左右增加到14分;从结构上看,由过去的一篇课内文言文阅读发展到两篇有一定联系的课内文言文语段的比较阅读,再发展到一篇课内一篇课外语段的比较阅读,最终发展成今年的3条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课内文言文相关知识的考查和一篇纯课外的文言文语段的考查。  相似文献   

12.
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题型虽有调整,但分值仍是20分。严格地说,古诗词的阅读鉴赏题也属文言文考查的范围,占6分。默写的名句名言一般也出自古代诗文,4分,可见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  相似文献   

13.
刘学英 《学周刊C版》2011,(6):193-193
文言文阅读占据高考语文阅读部分的半壁江山。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和不断深入,对文言文的考察力度在逐步加大如2009年新课标山东卷文言文考查总分为22分,比全国卷多了三分。相对于现代文阅读而言,文言文试题平稳,得分相对较易,因此是学生高考得分的一大亮点,也是学生在高考总复习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  相似文献   

14.
吴庆业 《新高考》2009,(2):19-20
高考文言文的考查几年来一直稳定在18~19分:选择题9分,翻译句子9~10分。相对于难以把握的现代文大阅读题,文言文阅读更容易些。因为它的答案是确定的,只要学生基本功扎实,分应该不难拿。但在高考中,得分却不尽如人意,大多在11~13分左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与文言文复习中存在的误区有很大关系,也与部分老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力度,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阅读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只要把握好文言文阅读翻译的得分点,解题时就能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6.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文言文课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颇高,高考对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考查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高考试卷上文言文试题的得分率也一直偏低,理科生相对于文科生而言文言文得分更低,这些都显示着高中语文教学中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高中生进入高二分班以后,理科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数理科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缺少兴趣和自信,不得要领。基于这种情况,理科班的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上就更应该钻研教学方法,来提高理科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理科生文言文阅读的水平的提高,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四个教学策略,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全国卷自2002年开始专设一道主观题来考查文言文翻译,而且赋分逐步增加到10分并稳定至今,其他省市自主命题卷也大部紧步其后采用这一题型,赋分也大致相当,约占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数的一半。这是因为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考法比采用客观题型更能看出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真实水平读懂了就是读懂了,不懂就是不懂,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一目了然. 那么同学们在复习备考中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来应对这一考查呢?要增加知识储备,训练知识迁移能力,提高翻译文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姚丽辉 《现代语文》2014,(4):152-153
文言文阅读是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方式,是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覆盖面广,分值大,但失误率也较其它知识点要高。笔者就近几年高考题对实词的考查做了一些探究,总结了一些判断解题的方法,望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一、文言文命题特点 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大多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考查比重略大于课外,重在考查考生的文言文基本知识的积累以及独立阅读浅显文言语段的能力。试题的考查点一般集中在三个方面:重点词语的理解、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基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在近10年的高考中基本稳定.命题形式也渐趋灵活、成熟,2004年高考文言文的赋分高达20分,是整份试卷中仅次于作文的一大板块。纵观历年的高考题.可以归纳出文言文阅读的四种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