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田宗昌 《中学生阅读》2004,(12):36-36,12
含并列成分的病句,其并列成分之间往往以顿号或连词“和”“以及”等作为形式上的标志。这类病句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和干扰性,许多同学对此往往不易作出准确判断。下面介绍的“七看”,或许能对大家诊断此类病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蒲松龄的《促织》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可比性,对这两篇文章的求同辨异,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内容和特  相似文献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仪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军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走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  相似文献   
5.
测试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是现代文阅读中一个重要的考查点。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鉴赏评价题的权重和赋分有逐年上涨的趋势。考纲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表述是: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它在语文的五个能力层级中居于“金字塔尖”,是难度最大、要求最高、最能显示考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一种能力,但也是大多数考生颇感头疼不易跨越的“伤心崖”,他们作答时常有老虎吃天———无处下爪之感,没有思路,一片茫然,总是在跑腔跑调地唱着“信天游”,得分之低也就可想而知了。在鉴赏能力的考查中,语言鉴赏题是考试大纲规定的三种鉴赏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之一,其地位和比重不容小觑,几乎每年的考题中都有它的身影,且常常跟表达技巧结合起来考查,它们彼此融合,难以截然分开。虽然表达技巧未必就是单单针对语言而言,但语言运用却常常包含着表达技巧,因此,语言鉴赏题多会涉及表达技巧。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认识语言鉴赏题的命题特点,明确其答题思路,有助于破解鉴赏这道难题,提高同学们的得分率。要鉴赏语言,首先要知道语言是怎么一回事。有一个为人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可见,...  相似文献   
6.
判断成语使用之正误,是每年高考题的必考点,也是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不少考生常常在这道题上马失前蹄,掉进了命题人设置的陷阱,因此,这又成为许多考生的一个丢分点、伤心点。但除了平日多注意积累、勤查工具书辨析外,尚无能迅速提升同学们判别成语正误能力的有效方法。不过,分析高考试题中成语试题设置错项的特点,据此按图索骥,或许能打开我们的思路,进而提高得分率。  相似文献   
7.
2007年高考全国共有18套语文试题,除上海和福建两卷没有考查病句外,其余各套都有对该考点的考查,可以说,病句几乎是高考试题中一个绕不开的必考点。而且,令人困惑的是,这个3分试题常常让许多考生犯憷发懵,复习备考费时颇多而收效甚微,遇到判断病句题,他们依然一脸迷惘。鉴此,笔者对2007年高考各套试题中的病句做以梳理类析,以期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五忌1.审题忌飘忽游移。飘忽游移,若即若离,打擦边球,跟话题似乎有关又似乎隔着一层,这是审题之大忌。表现有四点:一曰偏,即未把握住话题的真正含义;二曰浅,指只理解了话题的字面意;三曰片,即对关系型话题只见一点不及其余;四曰换,指将话题中的概念换成了另外一个不甚相关的概念。2.运思忌平面移植。运思的平面移植有两种情况:一是将话题中的材料原封不动地照搬到自己的作文中来,二是紧贴话题提供的材料或情境另外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前者无异于向阅卷老师显示了自己空空如也的语文内存,后者则表现出考生对话题理解的肤浅、演绎的…  相似文献   
9.
2002年高考的烽火业已烟消云散。令人欣喜的是,自7月份以来,我们收到了大量的关于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理性分析文章。我们认为,对今年的高考试题进行理性反思,将会对未来高考命题的改革、考生的复习和备考产生积极的影响。正是基于此,我们从来稿中精心辑录了一组稿件,命名为《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大家谈》,分“成就篇”“指瑕篇”“思考篇”三部分编排,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0.
西安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博学智慧和大气恢弘.俨然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以及中国精神的芯片。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每一块城砖都是一本活的教科书。西安会用她独有的历史感令人无形中褪去稚气.是一个能造就人的文化品性的城市。走近西安,第一个直觉就是“纯朴”,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繁华变迁.西安如同一位阅尽沧桑的老者.透着淡定的气质。“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如果你喜欢中国古迹.对5000年的中国历史怀有浓厚的兴趣.那就请到西安来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