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合理的、有效的训育实施方法是实现中小学训育目标,获得良好的训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民国时期,教育界围绕着中小学训育实施的方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深入探索,逐渐总结出的训育实施方法如:注重隐性课程的耳濡目染、强调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依重实践活动来磨砺意志等,都探及了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这些总结出来的训育方法切实可行,取得了令人啧啧称叹的成绩,但也留下了不小的遗憾。当时中小学校学风不纯、机会不均、社会不安、施政者"执法严绳"恐吓学生,皆与训育实施原则、理念与方法背道而驰,导致了民国时期训育的失败。即使如此,当时对训育实施方法的探索成果仍给中小学校道德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训育在过去的教育文献中普遍使用,对应的是学校中与教学并存的道德教育实践.因为训育一词的动词特征,容易把人们对道德教育的思考引向实践的方向.和教学一样,训育也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而,对于训育的理解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通过分析发现,在教师一方,训育表现为训诫和教导;在学生一方,训育表现为其对道德道理和规范的认知,对教师训诫、教导的反应,以及对自身及他人道德行为效果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赫尔巴特的训育过程可概括为"维持的训育""决定的训育""调节的训育""专持的训育"等四个阶段。在对儿童的道德培养方面,应把握训育的艺术,做到"赞许"与"惩罚"相济;把握恰当的时机,处理好训育、管理和教学的关系;了解训育对性格培养的影响,处理好训育与性格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学生自治会是民国时期训育实践的基本组织. 民国中后期武冈境内设有三所师范学校,县立、省立共存,初级、中级并立,训育工作以学生自治会为依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训育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是课堂教学以外德育的有益补充;重视社会实践、讲求实践实效性是训育实践的最大亮点. 立足社会、融入生活,要求学生将所学回报于社会,有目的地服务于社会,这种社会实践模式对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有理想、有担当、不脱离社会现实、具有专门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无启示: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班级组织的有效管理和运作是提高实践实效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从教育的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基于自己的经验,发表了大量有关训育的言论,形成了系统的训育观:训育的实施是教育和社会的内在要求,目标是为了健全人格,达成此目标的方法可以通过制定共通的校训,思想、生活指导,以及军事训练来完成,训育的至高原则是以身作则。我们可以客观评价蒋介石的训育观,认识其历史价值和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6.
西方训育观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教育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视训育的传统 ,西方训育观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 :古希腊时代是西方训育观的萌芽时期 ,从文艺复兴至 19世纪末是西方训育观的形成时期 ,2 0世纪初至今是西方训育观的发展时期 ,研究西方训育观的历史发展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将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1926年11月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上的讲话中,对学校德育讲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他说:“训育上还有一个最不幸的事体,这事就是教育与训育分家:把教育看作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作品行范围以内的事,以为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不同的原理支配的,甚至于一校之中管教务与训育者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8.
七株榕小学校训是"崇善·尚美"。以"崇善"为校训,旨在训育学生从小养成善心和善行,能够拥有积极而清醇的品质;以"尚美"为校训,就是要训育学生追求美与创造美,能够拥有积极而多样的审美力。为了实现其训育价值,笔者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对校训班级训育策略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旨在育人,育人既包括较高境界层面的理想信念教育,更应包括基本境界层面的教养训育,两者都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得以强化。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偏废了教养训育。实施"三学期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集中安排于夏季学期,为全面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信念教育与教养训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杨贤江非常重视青年学生的训育工作,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针对当时“畸形、蹩脚、片面”的教育,从内容、原则和策略等方面对如何进行训育工作给予了正确详尽的阐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主义新训育观。  相似文献   

11.
陈鹤琴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他的“活教育”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和训育论等。当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其“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训育论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济棠治粤期间,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他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和学以致用,主张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但他同时提倡复古读经和训育主义,这不利于教育发展。陈济棠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20世纪30年代广东的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忠孝是中国古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忠孝道德观,主要调节家庭父子关系和国家君臣关系;清末(1902-1911年)中国训育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深受赫尔巴特的训育思想影响,民初(1912-1919年)中国训育课程体系的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学校忠孝道德教育成为向学校公民教育转轨的前夜。  相似文献   

14.
训导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上可说是最繁重最重要的。本文是想把关于训育的基本问题谈一谈。要谈训育,第一先要确定几个原则,有了原则,才如旅行有了向导,航海有了指南,因为这样才有所根据,不致茫无头绪,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训育方法是其生活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要落到实处,关键还是要看其采用的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效。在训育方法方面,陶行知有其独到之处,包括教训合一法、教学做合一法、小事大做法、集体生活教育法以及兴趣教育法等。这些方法对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科在校研究生的学术技能和科研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这不仅是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锻造具有可持续潜力的学术品质的必须,更是完成学位学习任务的必须.他们的欠缺表现在论文写作、项目申报、学术研讨等各种学术行为中.改进和提升的方式多种多样,以<学术论文写作指导>等相关课程为依托,建构一个多渠道、多课程、多形式的训育系统,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责任问题。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确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大学生责任教育中要正确认识责任与理想、责任与能力、责任与法纪、责任与成才的关系等,有效使用社会化育功能、学校训育功能和家庭养育功能,公正地使用责任评价、责任监督和责任赏罚,全面确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8.
我要说对于耕耘在教育这块土地上的班主任老师们,与其操心教育困难学生、素质差等问题,不如首先给学生以理解之光与温暖的爱。这样既不用废寝忘食地去驱赶所谓的罪恶的害群之马,也没有必要为训育法规之类的一纸空文绞尽脑汁。在光和热中,我们的学生会茁壮成长,开出绚丽的花朵。所以,我说:"以心换心,拨动学生的心弦。"  相似文献   

19.
黎智 《教育导刊》2009,(5):64-64
广州市美华中学已有八十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在创办之初,即以“礼义廉耻”四德为校训,以培育“爱国精神与健全人格”为训育目的.强调以此陶融青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德,养成学生勇毅精神与规律之习惯。这些宝贵的校本资源,促成了我校遵崇中华传统文化的办学传统。今天,我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中华传统“仁、义、礼、智、信”为基准,并引入“健、美”的现代素质,  相似文献   

20.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以哲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包含了丰富的课程论思想、教学论思想、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思想,这些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