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现代网络视阈下的网络论坛语言呈现出多向性发展趋势,无论是阅读者还是发言者,都作为网络媒介语言传播的中介,在传播与互动中扮演着日益显著的角色,网络论坛中的语言在特性解构上,总体表现为草根性、地方性、互动性和裂变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具有被消费的能力,当下房地产广告中的弊端反映出语言被过度消费,主要表现为被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和病态消费,其本质是语言的负偏离。  相似文献   

3.
在消费社会视域下,产品的被消费,乃是以"美"的被消费为重要前提.这一点,在电视广告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电视广告所呈现的商品或服务要想得到目标受众的认同,必须首先要将广告之物在画面上、语言上、音效上等方方面面都力求精致、美妙,从而引起关注,让其产生兴趣,最后实现消费.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美被消费的过程.这个过程,至少包括视觉消费、符号消费、意义消费、欲望消费这四个逐步深入的关系层次.  相似文献   

4.
XML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ML作为新一代的网络标记语言,具有强大的应用功能。本文通过分析探讨了XML在数字图书馆的具体应用,实现了标记语言上的跨越,表现了使用该语言的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之处,希望能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能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炫耀性消费作为西方传统国家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消费行为和社会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炫耀性消费在时尚杂志的大力倡导下,在年轻人中快速蔓延开来。作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时尚杂志对年轻人的炫耀性消费影响展开研究,发现时尚杂志以年轻人作为主要传播对象,以传播炫耀性消费商品信息与观念为己任,不断激发人们对奢侈品的渴望;时尚杂志所传播的炫耀性消费观念对青年个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对具体商品消费的显性影响上,而且还表现在对生活方式消费的潜在诱导上。  相似文献   

6.
林彬 《新闻世界》2012,(5):81-82
人们影像消费的需求的增长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网络视频并促使其迅速发展,网络视频已经成为人们网络影像消费的重要内容。对于军事信息传播来说,因其形象直观的符号系统而具有特别的优势。在跨文化传播中,使用网络视频可能在打破地域界限的同时,突破语言不同所造成的交流障碍。因此,网络视频是军事信息传播需要特别重视和善用的媒介。  相似文献   

7.
康艳  张虹  侯汉清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0):139-14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搜索引擎的兴起,传统情报检索语言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的必要性受到质疑。用网络信息检索的大量实践回答检索语言能否适应网络信息组织这个问题。首先列举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在国内外网络应用的大量实例,然后以其自身的优势来说明检索语言存在的必要性,并分析他们在网络环境下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简析网络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网络消费,从广义匕说,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买卖商品或劳务的行为,是包括网络教育、在线影视、网络游戏在内的所有消费形式的总和,消费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两方面.从狭义上说,网络消费仅仅是指通过相关的网站,在网络上购买有形商品的形式,也称网上购物.从经济学上来讲,网络消费是人类通过互联网络购买和消费商品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9.
王喆 《中国出版》2013,(4):48-50
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中,用户评论、推荐和网民意见在影响读者是否愿意"消费"报刊信息的决定性因素中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报刊在网络影响力上的表现,往往和读者购买、订阅实体报刊的行为有正相关关系。如果善于营造网络影响力、做好网络互动沟通,传统报刊能通过对网络影响力的持续跟踪和研究获取更多的市场战略性洞察。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发展有多种表现,获取语言并逐渐发展语言技术、改善语言生活是其重要方面。网络时代,网络语言生活更加"技术化"。过好虚拟语言生活、消弭信息鸿沟、防止被信息边缘化、争取网络技术和网络媒体的话语权等成为当今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应站在人类语言媒介物发展的历史制高点上规划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11.
韩惠迪 《今传媒》2015,(4):44-46
在本次调查研究的“央视主持人口误”网络传播的样本中,至少51%的传播者身份不明.企业主办的网站是“央视主持人口误事件”的主要传播渠道.传播的偏向清晰地表现为娱乐倾向.因此,在网络和自媒体上关于“央视主持人口误”的传播,是一种传媒消费主义文化景观,是“消费主持人”的文化现象.因此,网络上关于“央视主持人口误”的传播,既不是以媒体或其从业者为对象的舆论监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批判.  相似文献   

12.
抄本《四声韵谱》及其撰注者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搜索引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情报检索语言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本文用网络信息检索的大量实践回答了情报检索语言能否适应网络信息组织这个问题。论文首先列出分类和主题检索语言在国内外的应用实例,然后以它们自身的优势来说明情报检索语言存在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它们在网络环境下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广告语言中的会话合作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当代传播》2007,(6):92-94
广告语言是一项相对特殊的语言应用系统,它不仅要真实传达商品基本信息,更重要是通过传达信息达到调动消费者购买欲、促成消费的目的.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广告语言要以遵守会话合作原则为基础,但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故意违背合作原则,借用多种语言表现手段,产生较为丰富的会话含义,从而提高广告语言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构筑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新兴网络消费平台迅速发展,成为公众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心理、生活习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淘宝网、iTunes store为例,主要论述了网络购物的发展特点、对公众生活的影响,及其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构筑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新兴网络消费平台迅速发展,成为公众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心理、生活习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淘宝网、iTunes store为例,主要论述了网络购物的发展特点、对公众生活的影响,及其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声音     
《网络传播》2007,(5):15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网络上形成了一套专用语言。网民们可烈随心所欲地创造网络文化语言,个性充分得到彰显。” ——网络文化研究学者 李钢 网上离经叛道、怪异另类等文化现象比现实社会生活中表现得更多,网上求同和求异并行发展,个性更加鲜明,差异更加细化,群体更加丰富。现实生活中不能容忍的现象,在网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宽容,高雅与低俗同在,传统与另类共生,这就是网络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王梦  王会 《青年记者》2022,(4):47-48
在各类网络平台上,暴力语言使用广泛,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与破坏力极大,对网络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以网络暴力语言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特点、传播和危害进行归纳和梳理,并提出规治网络暴力语言的具体路径.只有正确认识网络暴力语言的危害并通过技术与教育等手段阻断网络暴力语言的产生与传播,才能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审慎的人往往会去网络上看一下网民的评价,以便在消费时做到心中有数。而现在这种方法也被电视观众广泛使用,尤其是中青年观众的表现尤为明显。很多观众在收看电视剧或一些电视栏目时往往会看一下网络的点击率和网民的评价。《蜗居》、《黎明之前》以及一些热门的栏目诸如《对话》、《百家讲坛》等热播时,很多年轻观众都是以网络为导向进行选择的,由此可见网络对于受众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探析媒介融合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媒介融合有着多重内涵与多维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王菲认为:"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之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张旺 《新闻世界》2011,(12):88-89
“网络暴力”往往表现为语言暴力、敌意行为等。它不仅损害当事人的权益,也对青少年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网民的媒体素养教育和自律意识,加强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