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课的“心理负荷”和“运动负荷”是当前体育课改革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心情愉快中掌握技术动作,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课运动负荷高峰出现时进行难度大、量大的练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与锻炼效果。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体会。一、关于体育课心理负荷一位外国专家在谈到如何衡量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时,曾形象地说过:学生有“笑声和汗水”就达到教学目的了.这一看法虽欠全面,但就实现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质而言,还是可取的。什么是“笑声和汗水”呢?具体来说,“汗水”应指体  相似文献   

2.
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体育课是锻炼学生身体的基本组织形式,所以研究如何改革体育课使之更有实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活动技能是目前研究学校体育的当务之急。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多是停留在只重视统一要求的教学,有的示范性公开课看来尤似军训式——队列整齐、活动内容和运动量等大多一致,因而把天真活泼的孩子“机械化”了。西德专家主张“笑声加汗水”是有其科学道理的。如果汗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笑声。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但体育课中的"笑",往往被一部分教师认为是不严肃的表现,会影响课堂纪律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学生发笑,教师会加以制止或批评。德国体育教学法专家晦克尔在评价体育课的质量时提出两条简单的标准,其中一条就是"笑"。没有笑声的体育课,往往缺乏生气,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课堂上,无视纪律、戏弄同学、爱出风头的学生屡见不鲜,但敢教训教师的学生我还真是第一次碰到。那天体育课上,当我宣布课堂练习任务时,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正跟身旁的同学窃窃私语,并逐渐眉飞色舞,情绪高涨起来。对于他这样的表现我已习以为常,在我提醒课堂纪律后,其他"同伴"便不再跟他"呼应",于是他发出了抗议的声音,惹得学生们哄堂大笑。听到笑声,他更是洋洋得意,他就是班里的"刘捣蛋"。虽然我心中不悦,但只要不影响课堂大局,便没在意。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梦想中的完美体育教学是这样的:在运动场上飘洒着的汗水和笑声中有学生们智力与体力的融合;在运动文化的渗透中流淌着学生们丰富的情感;在激烈的对抗中张扬着他们的个性,沉积的是他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在经历艰辛、挫折的过程中他们享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整理体育教育资料中,发现谈体育课要有笑声的章见诸于各种体育报刊。有趣的是主张体育课要有笑声的章多半发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也就是西德体育教学法专家海克尔教授来华讲学,并提出评价体育课质量的两条标准,一是“出汗”,二是“笑”之后。为何在这之前笑少见呢,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中幽默的应用,对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体育课紧张、活泼的特点,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等方面效果都很好。一、幽默应用于课前和课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性体育课前,尤其是午睡后上体育课,学生的大脑皮层尚处于抑制状态,兴奋性较低。体育课中练习某个单调的运动项目,学生容易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课堂气氛显得沉闷。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失时机地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话或者做段学生错误动作的滑稽示范,则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  相似文献   

8.
2004肇庆印象:观念已起航 首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在广东肇庆举行,这次展示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改革之意淋漓尽致,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基本都关注到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不断尝试着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重视组织教法的创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一个不学生都学有所得;特别是小学的展示课,由于比较重视运用情境教学、快乐教学、主题教学、体育游戏、情感分组、合作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来营造生活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现场的学习氛围很好,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和激励,促进了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和锻炼,充分体现了"汗水+笑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曾到一所小学连续听了6位教师的体育课,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没有笑声;到一所初中听课,发现3个年级的教师都在教同一个中考的项目——立定跳远。孩子们似乎在沉闷中变得"衰教",在按部就班的机械练习中,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博弈中,只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多维分析,择优解决案例:女教师身着紧身运动服上体育课,调皮学生调侃说:"老师,您的身材很棒,苗条丰满!"随即课堂一片笑声。遇到这样的"赞美",作为教师,应分析学生"赞美"的动机。分析1:为了不影响课的进程,教师可假装没听见,进行冷处理,课后再跟其谈话。这种处理情况是一种权衡规避策略,此处理方式存在弊端,其他学生看到教师被调侃后,教师未给学生点"颜色"看看,久而久之会失去教师的威严,可能导致以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实验法与测试法对美国《BE ACTIVE KIDS》体育课程在上海市部分初中体育课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过实验课程后,上海市部分初中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情景兴趣评价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学生接受实验课程后的体育课每分钟能量消耗略高于实验前;实验课程对初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提出强化体育知识教学的体系化、重视对学生体育课动机的培养、把美国"概念体育"思想与上海市初中《体育与健身》课程融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近30年来,我国学生上体育课"不出汗"或出汗很少的现象充斥着课堂教学,有的学生在冬天穿着滑雪衫或戴着围巾来上体育课;还有学生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上课开始时也是将长衫的拉链拉到颈脖子处,下课时依然照旧,可谓干干净净来上体育课,再干干净净地下体育课。许多人对此现象盲目不然、视而不见甚至习以为常,该现象非常令人堪忧。如果不改变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形态和状况,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难以得到改  相似文献   

13.
“笑”的好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德体育教学法专家海克尔在评价体育课的质量时提出两条简单的标准 :一是“出汗” ;二是“笑”。关于“出汗”意义不难理解 ,这里仅就“笑”的生理和心理意义作一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讲 ,笑是一种特殊的全身运动 ,它能消除疲劳 ,使人心情愉快。笑能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情绪高涨。没有笑声的体育课 ,往往缺乏生气 ,青少年活泼爱动的天性必然会受到压抑。笑对呼吸系统有良好的作用 ,它能使肺扩张 ,胸部肌肉兴奋 ,人们在笑声中常不由自主地作一些深呼吸 ,犹如呼吸体操。笑声还可以帮助我们清除呼吸道 ,把呼吸道的沉积分泌物排出 ,笑能消除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身体不舒服、感冒、生理期……在体育课上,请假的问题往往会给体育教师带来困难,并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对此,如何改善这个问题?笔者尝试了"学生参与管理,请假与见习分别对待"的方式,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第一,在班级选举体育课班级纪律监督委员会,负责学生请假的审批、公示、信任度评定。具体做法:开学初在班级中选举体育课纪律监督小组(一般5人),负责学生的请假以及活动纪律情况,学生请假需小组  相似文献   

15.
<正>一、对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再认识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体育课中学生练习的总时间与体育课课时总时间的比值。《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实践性"、"健身性"的性质。其中,"实践性"是指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健身性"是指课程强调在学习体  相似文献   

16.
周彤 《体育师友》2003,(2):20-21
据调查,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学生喜欢活动的人数占76.3%,而喜欢上体育课的只占66.2%,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引起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体育课教学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对他们缺乏一定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增强体育课对中学生的吸引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毛振明 《体育教学》2011,31(1):24-27
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传授体育知识;在体育课中如何渗透保健的知识技能;在体育课中如何形成锻炼身体的能力;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意志品质;在体育课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这些看似很平常的题目,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在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课程教学改革重要目标的今天,其实并不平常。  相似文献   

18.
<正>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课时评价,是指对一堂(一节)体育课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教"与"学"活动的质量给予价值判断。对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必定有"好"与"差"的程度之分,也就形成了常说的"一堂好课"。但由于"一堂好课"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一年级小朋友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很多行为习惯还未养成,他们还是一张"白纸"。对此,应该如何让他们"入门"体育课?体育教师如何才能上好体育课?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只有用心,才能"开好门"。一、开门第一件事:教会学生排好队一年级的学生进入正常学习、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0.
<正> 笑是一种较好的放松活动。体育课最后几分钟的笑,不仅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而且还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本人经常把笑作为课结尾时的放松活动,效果很好,现归纳如下: 1.语言法。教师可在课的最后几分钟内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最后还有一个放松活动,活动的内容就是“笑”。请注意,这个笑必须从心底发出来的,不是干笑、冷笑、狂笑、皮笑肉不笑。好,请同学们作好准备,每人大笑三声,笑不出来或笑得不好的留下来继续笑,好,开始!”这种要求的结果,必然导致各种不同的笑声,有真有假,最后变成以假成真。 2.拟声法。教师可让几个学生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