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传播领域内的伦理道德问题日益严重,不但影响了媒介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媒介伦理问题,而其中图片伦理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本文试图对中西方新闻图片伦理问题研究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深入研究图片伦理问题提供可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受媒介市场化的影响,中国的大众传播中存在由娱乐化浪潮所导致的伦理缺陷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缺位、煽情主义泛滥、专业素养不足、过度娱乐成风等几方面。加强媒体的伦理反省能力,完善媒体的伦理规范研究,是当下中国传播伦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程晨 《新闻爱好者》2017,(12):87-89
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成为影响社会大众的重要工具。作为信息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大众传播媒体对受众的环境认知、社会行为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深刻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受利益的驱使,很容易在媒介伦理道德方面出现缺失,更甚者,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媒介的社会效益弃之不顾。基于此,从媒介伦理的角度,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伦理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大众传播媒介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以及实现路径,旨在为大众传播媒介重拾社会责任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论大众传媒伦理的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传媒伦理的范畴是把握和分析大众传播道德现象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大众传媒的自由、义务、权利、良心、公正。  相似文献   

5.
由于媒介技术和传播环境的变迁,媒介伦理从职业领域拓展到了社会领域,其内涵和研究论域也相应发生变化。本文将媒介伦理划分为以新闻伦理、大众传播伦理、社会媒介伦理为代表的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适用主体、涵盖领域和运行过程各不相同。面对新的变化,应在内部组织规范和外部法律制约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职业自律拓展为个体自律,倡导社会公民媒介素养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媒介全球化与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之下,当前我国"媒介事件"屡见不鲜,其中的媒介道德标准和媒介伦理关系问题不容小觑。这不仅关系着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性,而且关乎到整个大众传播媒介的素质水平。本文拟在客观分析我国当前大众传播媒介伦理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深层次的原因,以期为转型期我国媒介伦理建设与完善提出一些可供探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浅议传媒伦理研究中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  杨纯 《新闻知识》2006,(9):57-59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传媒伦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核心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传播伦理”和“传播道德”、“传媒伦理”、“广告伦理”和“广告道德”以及“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在这些研究中,特别是以“传播伦理”和“传媒伦理”为核心概念的研究中。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极其相似。笔者试图探讨一下这儿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播活动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大众传播主体(包括传播组织和传播者个人)在信息的制作、传播和反馈过程中所导致的责任问题引发了伦理学的广泛关注。过去人们总是习惯于从他者的视角去探讨如何规范大众传播者的行为,其结论往往是强调法制、纪律等惩戒性手段的制约功能,而不够重视大众传播者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对传媒人行为的规范作用。本文试图就大众传播者的伦理责任作初步分析,从伦理的视角探寻大众传媒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陈新平  许洁 《新闻窗》2013,(5):77-78
一、网络媒体舆论引导的伦理困境分析 在媒介全球化以及市场化运作的背景下,大众传播媒介愈发面临着伦理选择的困境,新兴的网络媒体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伦理困境。媒体的伦理困境也是价值选择的困境,这种选择不是简单的善恶之间的选择,而是在多种善之间、多重义务或责任之间的抉择。  相似文献   

10.
当下网络已成为最主要的大众传播途径,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新闻反转造成了伦理失范现象产生,主要表现为利益与道德、隐私与权利、盲从与理性等伦理冲突问题.对这些反转新闻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由于技术层面、媒体层面以及个人层面的原因诱发这些伦理失范现象.针对这些伦理失范现象,可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把握以及后果应对等三个阶...  相似文献   

11.
毕晛  孙宜君 《新闻世界》2013,(12):96-97
以开放性、匿名性等为特点的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模式,为民众提供了充分表达观点的平台。然而,我们应看到,在网络传播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各种消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出现提供了载体,冲击着传统的传播伦理。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伦理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解决伦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生命科学和医学是学术不端行为频发的重灾区,是国家科技伦理治理的重点领域。目前生物医药期刊的作者、审者及编者的科技伦理意识普遍薄弱,制订符合期刊自身定位并与国际接轨的出版伦理政策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本研究结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制订和实施出版伦理规范的实践,明确了出版伦理规范制订的意义、原则及注意事项;提出了期刊编辑在科技伦理宣传教育和协同把关中的作用及策略,旨在为生物医药期刊制订和完善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出版伦理政策提供参考,促进期刊在出版环节筑牢学术诚信和科技伦理底线。  相似文献   

13.
李蓓 《新闻通讯》2011,(5):36-37
对传媒伦理是什么的认知及对它的自觉体认和坚守,形成了我们最基本的传媒伦理观念。而传媒职业伦理观念的探寻直指传媒伦理研究的核心。在新闻实践中应该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应该自觉践行什么样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4.
网络影像传播是指利用数字设备拍摄、制作并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发布、扩散影像的行为.当前,网络影像传播存在严重的伦理失范现象,特别是淫秽色情影像已然成为“网络毒瘤”. 网络影像传播伦理失范及其表现 伦理道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非制度化的社会意识、价值诉求和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具有广泛而持续的约束力.①传播伦理,是在大众传播专业化之后所形成的一种职业伦理,涵盖“自由”“正确与公平”“知之权利”以及“大众艺术”等内容.基于影像经信道到达信宿的传播流程,网络影像传播伦理是指影像生产、传播和利用过程中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以及对应主体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5.
姚魁  向青平 《传媒》2023,(9):44-46
宫廷剧往往会对社会伦理价值与审美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多部宫廷剧进行研究后发现:通过对有象征意义的宫廷景观的打造和叙事模式的嬗变,宫廷剧满足了普通人的戏剧想象。利用“善”的道德认同与“谋”的戏剧张力,宫廷剧实现了其大众传播的路径。本文认为创作者要跳出传统宫廷剧的叙事窠臼,重塑宫廷剧的伦理价值,深挖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精髓,以实现善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李蓓 《当代传播》2011,(6):40-42
传媒伦理研究发端于美国,这一点学术界已达成共识。至今,美国媒体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包括大量传媒伦理专著和前沿学术思想,还包括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学科教育体系,在许多大学开设传媒伦理系列课程。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研究相对滞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有关传媒伦理研究才刚刚出现,90年代以后才有较快发展。总结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以概念、内涵及研究范畴为主的学理研究何谓媒体伦理?我国媒体伦理学是否为一门独立学科?其研究对象、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如何确定?目前学界还尚  相似文献   

17.
2010年,我国研究者对新闻伦理的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化。有学者在多学科背景下进行了颇具价值的研究。但总体研究情况比较平淡,有深度、多向度的研究还不多,研究同质化现象较突出。以下从原理研究、媒介自由与社会责任研究、报道尺度与报道规范研究等方面对2010年我国新闻伦理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廖飒 《大观周刊》2011,(33):43-43,72
重视效率而忽视伦理是当前公共行政管理学界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一特点对行政管理学自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公共行政管理主要是面向公众的,应该坚持公正、对公众负责、正义等。所以,要改进公共行政管理,就应该对其中的伦理基础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伦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公共行政管理应该坚持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梳理当前国外关于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的有关文献①,从信息来源保护、新闻从业者角色冲突和伦理困境、新闻从业者伦理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新闻从业者伦理研究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当前世界新闻从业者伦理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提出对加强新闻从业人员伦理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伦理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新形势下图书馆的主要信息伦理问题,指出图书馆信息伦理教育主要包括信息伦理基本理论、公共信息伦理和职业信息伦理教育三个方面,探讨了对图书馆员进行信息伦理教育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