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大钊通过从经济现象上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分析,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原则。并且,就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结构和特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2.
《每周评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创办的著名时政报刊,身为创始人和主要撰稿者,李大钊在这一刊物上发表了诸多文章,其中就包括了他对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对作为李大钊思想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思想而言,其经历了一个探索、扬弃和修正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此,从《每周评论》的相关内容中可管窥李大钊在这一过程的初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先驱,李大钊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取舍;坚持革命文化不动摇;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兼容并蓄。这三个层面共同体现出李大钊不断探索、进而自觉,最终形成文化自信的路径,这为当代的我们坚定文化自信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关注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面临的问题,并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以说明。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阐述,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发展的新方向、新道路的探索与思考。他在比较中正确地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阐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指出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行必然带有自己的特点。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目标的坚定信念,有助于他正确解释中国革命面临的问题;而对中国革命面临问题的正确回答,也是使中国革命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奠基人。李大钊认为必须通过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妇女解放;妇女解放是民主政治的前提和保证,民主政治又必然推动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妇女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一致的。李大钊还对中国传统的封建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理想家庭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力图使妇女得到全面彻底的解放。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记。  相似文献   

6.
青春哲学是李大钊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时代精神的思考与探索。通过对道家宇宙观、齐物观、人生观的吸收、批判与创造性转化,李大钊完成了对"青春"的体系化阐释,构建了其独具特色的青春哲学。李大钊的早期思想具有多元化特征,广采博纳中西文化资源,故而在借鉴道家思想的同时能够做到扬弃与超越,他运用道家学说论证了进化论的合理性与普遍性,倡导进步的世界观和上升的历史观;他推崇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补正了道家无为思想的不足;他摒弃了道家追求去累除忧、避世逍遥的消极态度,将青春哲学落实于青春中华之创造的具体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事业的先驱。为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在李大钊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笔者就李大钊思想的伟大转变和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作一浅论,以就教于同仁。一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接触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一个农民家庭,父母早亡,靠祖父抚养成人。1907年,他17岁时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这期间,他学习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了解了国家民族的灾难与人民大众的痛苦,救国救民思想不断发展。1912年和1913年他先后撰写了《隐忧篇》和《大哀篇》等论文,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践踏共和的反动统治者,表示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8.
论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中包括四个阶段:接触,影响,接受,确立。1912年前后,李大钊通过《〈支那分割之命运〉驳议》这篇文章接触到了社会主义思想,开始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使李大钊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用社会主义的立场去考虑社会问题,解释社会问题,有了接受的倾向;1918年,他系统地接触了俄国革命的资料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强调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并在文化讨论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开始,在这篇文章中,他不只是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还在社会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1920年《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是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分析中国问题的文章,标志着李大钊已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与山东"是李大钊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1978年以来,研究者从李大钊与儒家文化、李大钊与山东近现代著名人物交往等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从更高的要求来看,该课题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拓展和深入,一是必须加强对"李大钊与山东"问题的研究;二是继续深入挖掘、搜集新的史科,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三是深入展开李大钊与山东近现代历史人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道路。而这一思想的奠基者就是李大钊。他引领部分知识青年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他为党探索社会主义本质、党的自身建设、社会主义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党的初心和使命等提供借鉴。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梳理李大钊的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李大钊在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并非偶然。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李大钊曾经发起反基督教运动,并对基督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过深入地研究。然而,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李大钊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接触和认识,却有一个十分艰难复杂的发展过程。早期李大钊曾经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他虽然没有加入任何宗教,但是其留学生活及留学时期的思想发展却一度深受来自基督教文化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对基督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接触是李大钊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途径,对他后来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丽 《文教资料》2011,(22):110-112
对于20世纪20年代那场关于中国该不该发展资本主义、能不能实行社会主义的争论,过去理论界总是一边倒地认为主张暂缓实行社会主义的梁启超、张东荪失败了,主张立即实行社会主义的陈独秀、李大钊一方完全胜利了。胡绳晚年对这场争论作出了新评价。他指出,梁启超、张东荪认为当时中国应当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是对的,而他们主张放弃革命是错误的;陈独秀、李大钊主张革命是对的,但他们不顾条件,立即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是一个持续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包括李大钊等在内的仁人志士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俄国十月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既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模式,同时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社会变革方式。基于现代化理论来考察,李大钊对十月革命的宣传,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示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构建了领导主体,而且提出了“革命-现代化”的新路径,同时亦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推动力量。李大钊对十月革命的宣传,内蕴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底蕴,并有着极为深刻的现代化意蕴,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在五四时期由“被动”转为“主动”创造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史学是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出现的。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经济史进行研究,是五四以后学术上的重大进展。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在中国思想文化界率先宣传唯物史观,为包括中国经济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面,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原理研究中国古代经济生活,勾勒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线索,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作出开创性的努力;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方面,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原理研究中国近代经济的演变,阐释近代经济与帝国主义的关系、近代经济与封建势力的关系,揭示了中国近代经济演进非自然性的特征,深化人们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认识。李大钊还将经济史的研究与现实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结合起来,为奠定中国经济史研究关注现实的传统作出了贡献。李大钊是中国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5.
唤起工农群众:李大钊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上李大钊日趋科学的群众观以及客观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双向需求决定了李大钊必然会选择以唤起工农群众作为他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农群众运动的结合进行了一系列艰辛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中国特性这样一个科学的命题。他指出,社会主义,从社会方面观察,可分为三项:“照政治方面言,必须无产阶级专政”;“照法律方面而言,必将旧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废止之,扫除之”,“另规定一种新的经济生活与秩序,将资本财产法、私有者改为公有者之一种制度”;“从经济方面言,必须使劳动的人,满足欲望,得全收益”。(《李大到文集》下卷,第373页)不具备上述特征,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李大钊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契机,通过对苏俄革命必然性与合理性的论证,阐述了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他从唯物史观立场出发,肯定十月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必然.他突出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动因,强调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在于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为基础,创造一个资源共享、和谐共处的平等社会.剖析李大钊的社会主义观,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脉络,探究其逻辑演进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的失败,促使中国的仁人志士探求新的救国之法。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逐渐显现的弊端,将目光转向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开始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求指导,从社会主义中探索出路。该时期,李大钊在撰写理论著作和文章的同时还运用小说这一文体,以生动、跌宕的情节,将他的革命理念向大众传播。《雪地冰天两少年》是李大钊思想转型期表达政治诉求的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阐发了他对西北地区开发的构思,表达了他对未来社会的前瞻性思考,对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基础的奠基者。李大钊的学说、功业和人格魅力是非常宝贵的思想资源,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李大钊的著作和思想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的宝库。李大钊是唐山的伟人,是唐山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欣喜李大钊家乡的高等学校——唐山学院举起李大钊的旗帜,创办"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这是一件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无论是哲学史界,还是历史学界总是毫无疑问地把李大钊“五四”时期提出的“物心两面的改造”观当作二元论而加以否定。例如,吕希晨和王育民撰写的《中国现代哲学史》教材指出:李大钊“有时还存在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残痕,特别是他受了达尔文进化论与克鲁泡特金互助论的影响,提出了“‘物质与精神两面改造’的二元论观点”;①研究李大钊的专家吕明灼先生在其专著《李大钊思想研究》中也指出:李大钊提出了“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