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智力障碍学生由于智力发育的影响,在生活适应能力培养方面需要予以重点关注。对于低年级智力障碍学生而言,如何更好地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是需要特殊教育教师逐步引导和培养的。文章从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找准学生心力特点、做好学生能力评估、立足学生生活实践、加强家校沟通协作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培智低年级生活适应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将智力障碍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中 ,使他们接受合适的教育 ,是一个目前正在探索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杭州市萧山区分别从智力障碍儿童在普通学校学习的学制问题与教学组织形式问题、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实施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优化整合问题、智力障碍儿童教学的校本教材确定与教学以及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中教学方法改进四个方面突破 ,形成了多元化的随班就读教育模式 ,不仅为该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而且也为我国其他地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智力障碍儿童的职业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发展,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乃至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值得社会和广大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从支架式教学的观点出发,概括了目前特殊学校中智力障碍儿童职业教育的现状,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利用支架式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自理、职业技能水平,从而为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普及智力障碍儿童高中阶段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地区智力障碍儿童高中阶段教育存在普及率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了满足智力障碍儿童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顺应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上海应尽快普及智力障碍儿童高中阶段教育.上海市政府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而且对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较大,从而使普及智力障碍儿童高中阶段教育成为可能.文章最后还提出了上海如何普及智力障碍儿童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5.
适应行为的基本理论及其测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智力落后鉴别与分类不再只是依据智力测验的结果,一个更重要的鉴别、分类的标准,是社会适应行为是否有障碍。适应行为作为个人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标准,它表现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适应行为结构内容的研究对特殊教育有重大意义,因此,急需编制出适合于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的适应行为测验工具  相似文献   

6.
融合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特殊教育发展的一种主流理念,在很多国家已被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的高度;而且,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参与社会融合、回归主流,不仅是智力障碍儿童的内在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智障儿童智力上有残疾和缺陷,但是他们作为社会人,有权利、也有潜力同社会进行融合和交往,从而达到最终回归主流、适应社会的目标;另外,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包括智障儿童的发展,二者是互相依赖的。  相似文献   

7.
培智学校开展生活教育,首先要了解智障儿童生活能力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对江苏省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受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影响,在居家生活能力方面,中重度智障儿童进餐自理能力较好,着装、如厕、个人卫生自理能力较差,在社会生活能力方面,包括安全、社交人际、环境适应、信息素养和特殊行为等,其整体水平皆较弱。  相似文献   

8.
“盲、聋、培智学生群体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身心发展有缺陷或残疾的少年儿童,即智力、听觉、视觉、肢体、语言、情绪等方面发展障碍的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是指对在听力、视力、语言、智力、肢体等方面有缺陷者,通过身体练习,以增强体格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帮助缺陷康复、培养个体意志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所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基于宁波市达敏学校社区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智力障碍学生的 社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并从实践成效对该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了论述,以期提供 培智学校课堂教学新思路,以适应当今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学以致用”,融入 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特殊教育生态观是美国智力障碍协会1992年提出的新概念和新系统,把智力与适应能力、环境、功能三者联系起来对智力障碍进行分析,开辟了智障儿童特殊教育的新思路。我校以此理论为基础,加强学校的软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学校与社区及家庭的密切联系,为特殊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自身的缺陷,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有关性的问题的困扰,因此性教育应当成为智力落后教育中的重要领域。国外学者所提出的“人际圈理论”对于促进智力落后儿童形成正确的心理-社会性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人际圈理论”按照亲密关系将与个体生活关系不同的人群分别安排在不同距离的同心圆中,并且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个体应该采取的合适行为,可以帮助智力落后者直观地习得正确的社会交往行为。  相似文献   

12.
调研目的:了解彝族地区智力落后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在云南省、四川省彝族地区的两所特殊学校,整群抽取126名智力落后儿童。结果:彝族智力落后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性别差异显著,女生显著高于男生(p〈0.01);不同居住地的彝族智力落后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差异显著(p〈0.05);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智力落后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差异显著(p〈0.05);不同支持水平的彝族智力落后儿童的生活质量差异显著(p〈0.01);支持利用、社会责任进入彝族智力落后儿童的生活质量模型(p〈0.01)。  相似文献   

13.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与社会适应目标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回顾智力落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适应目标在智力落后教育与培智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社会适应目标进行了详细回顾与分析;以社会适应能力为切入口,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思考。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要“以生活质量为导向”;既注意课程的统合,又要注意课程的分层;要向“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发展;同时,注重“均衡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校弱智儿童少年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发现:弱智儿童少年家庭教育环境比一般儿童少年差。大多数弱智儿童少年的家庭不了解弱智儿童的身心特点,对子女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期望和要求不够合理。弱智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引起特教工作者的注意。学校要对如何提高弱智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进行研究,有责任帮助弱智儿童家庭掌握一些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相联,促进弱智儿童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陆培智学校的现行培养目标和课程问题 ,揭示出现行课程的设置与三层培养目标之间严重脱节的现象 ;建议改革现行的学科课程 ,以《纲要》为指导 ,以各种缺陷程度的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各自的培养目标为依据 ,设置以生活教育为中心的综合课程 ,使培智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生活自理、适应社会甚至自立。  相似文献   

16.
对一例成年智障者社会交往技能的社区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往文献报告中,对智障者的干预训练主要针对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场所主要在特殊学校,而对成年智障者干预训练的报告却很少。这篇文章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了社区干预对成年智障者社会交往技能的辅导过程和效果,为提高成年智障者的社会适应力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证明:(1)社区支持和家庭力量相结合是成年智障者社区干预的有效途径;(2)行为疗法的各种技术更适合于成年智障者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轻度智障儿童的数学学习必须以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为基础,将静态的知识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将抽象的数学结论建立在具体的感知之上。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学情境的理性思考,探索创设教学情境的操作层面。教师可以通过生活背景、图形语言、数学假设以及态势语言等多种策略来创设教学情境,以增强轻度智障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字词是弱智儿童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弱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且困难的任务。通过从语音、词汇、字词结构的角度分析某省编1-3年级语文教材的字词,教材字词内容的安排与弱智儿童语音、词汇发展规律基本符合,字词结构与弱智儿童字词结构学习规律有出入。应根据弱智儿童本身的言语习得规律安排培智学校语文教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同伴指导在轻度智力落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中的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概念对于智力落后儿童的人格完善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将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而在我国,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普通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支持是不够完善的。本文从社会学互动理论出发,认为普通学校中同伴指导是一种能够促进智力落后儿童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并对其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经验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作用。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象涉及听觉障碍、视觉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四类特殊儿童。这四类特殊儿童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程度不同,如视障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只涉及心理理论,而影响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因素较为全面,包括性别、个性、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情绪等个体的内在因素,还涉及外部因素中的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