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歌唱姿势与歌唱训练及歌唱表演的关系的分析,提示从事声乐教学的人们必须重视正确的歌唱姿势的培养,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并最终使学生达到声、形俱美的完美歌唱要求。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它要求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具备应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要能够摒弃主观武断,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正确地处理好歌唱发音与说话发音、歌唱训练中的紧张与松驰、歌唱呼吸中的控制与流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寻求声乐训练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德芳 《成都师专学报》2005,24(2):69-71,84
声乐艺术与歌唱艺术是否是一码事,长期以来被专业和非专业人士所忽视。作者认为有将二者严格地区分开来的必要,否则将有认知方面的误传、误导之嫌。文章较详尽地从中外声乐艺术的概念及分类,歌唱艺术的概念及分类等角度分析,总结出声乐艺术不能等同于歌唱艺术、且歌唱艺术是声乐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可以适当运用比喻──中学声乐教学体会点滴杨穗玲声乐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科学的训练,逐步掌握歌唱发声方法和技巧。然而,歌唱发声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初学声乐者特别是中学生来说,比较难于掌握。这主要是因为歌唱发声的生理器官与位置,人的眼睛看不到,手...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声乐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歌唱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基本教学方法,能分析、理解和表现声乐作品,懂得青少年歌唱训练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具有从事中等学校音乐教学的歌唱能力和歌唱教学能力。近年来一些艺术院校声乐课采用了上中课的教学形式。师范艺术院校除了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歌唱呼吸与情感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6世纪美声唱法诞生以来,诸多声乐教育家认为:歌唱的动力是呼吸。“谁懂得了呼吸,谁就掌握了歌唱。”由此可见,呼吸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而歌唱发声的技巧是为歌唱的内容服务的,歌唱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要素。但如何借助作品本身的情感因素合理地运用具体恰当的呼吸演唱好作品,充分体现作品的情感,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是声乐教学与演唱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7.
声乐,即歌唱艺术,也指研究歌唱方法的学科。歌唱是用人自身的嗓音作为“乐器”,以一定的语言内容为表述手段,通过语言与音乐旋律有机结合进行演唱的艺术形式。喜欢唱歌的人不少,近些年来为了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而投师学习声乐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8.
声乐歌唱艺术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适当安排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状态的课程;另外声乐的学习大部分还是课后练习,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便能逐渐形成。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应从平时练习做起,从个人单独练习做起。  相似文献   

9.
歌唱生理及心理调控与高师声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不容忽视个别声乐教法陈旧,知识老化,已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以往高师声乐生理式教育思想,开创探索歌唱生理与心理调控,全面推进高师声乐教育改革,构筑科学的歌唱生理与心理调控操作模式,是当前高师声乐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概述16世纪欧洲声乐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的欧洲声乐艺术从内质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合唱艺术,特别是无伴奏合唱围绕着复调音乐这个轴心,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宗教声乐通过改革与世俗声乐共同发展,交相辉映;学校声乐教育体系也初步形成。歌唱技法得到进一步重视并趋于科学化。声乐技法的发展,促进了作曲家、歌唱家的创作欲望与热情。在16世纪末产生的新型歌唱样式--歌剧,便成为作曲家、歌唱家文化内涵及歌唱技巧展示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1.
声乐作品是声与情的统一,声乐及其艺术表演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情与声的关系,实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高度统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声乐教学领域中,初学者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极其重要的,它如同引航灯指引你前进的方向。正确的声音概念是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验证而形成,这就是声乐训练的目的,也是一项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3.
宛梆花腔的艺术特色来源于它特有的机能状态。传统的花腔唱法蕴含着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理论的误区。花腔训练要纳入现代声乐技法的范畴,步入声乐科学的新境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科学发声训练原理的讲解,结合教学实践,深入浅出的阐述了科学发声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艺术嗓音在其前提下产生的必然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内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声与情在声乐演唱中是一致的、统一的。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声"与"情"只有达到完美的艺术结合,才能达到完美艺术表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提出发声方法、声音、感觉是统一的,其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三者的相关性和同一性,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发声法、仿声法和寻感法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认为以仿声法和寻感法为先导,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适合声乐术科特点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7.
透视当前嗓音保护的现象,阐述了嗓音保护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保护嗓音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民族声乐演唱者的培养和训练,必须从声音、吐字、感情、韵味、表现、修养、形象七个方面着手。每个环节都是重要的,只有达到七个方面的统一,才能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风格,才能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9.
变声后期学生的歌唱训练,是成年学生在歌唱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使这部分学生顺利度过变声后期这一关,保护好歌唱器官,重点研究了变声后期学生的特征、训练途径和训练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有利于学生科学、健康、合理地用嗓,促使声乐教学事业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声乐的发声过程中主要包括呼与吸的对立统一,气息与发声器官的对立统一和声区的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声乐学习中的发声过程正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对于初习声乐的人来说,如何正确理解这些原则,对学好声乐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