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专业课课程思政要实现“门门课程有思政”,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以数学类公共课程二重积分课堂教学为例,分析了该课程蕴含的数学思政教育元素,从教学方法、案例设计思路、改革目标和实施方案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融入方案,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职业本科公共基础课教材课程思政建设,是贯彻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材改革创新的最佳着力点.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公共基础课程的内在思政元素,凸显课程固有的思政价值;组建高素质专业化教材建设团队,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拓宽素材维度,梳理思政教育主线,针对性地设计教材内容;创新教材形态,建设立体化教材,以强化教...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主要途径。立足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从宏观的育人机制和师资队伍,到微观的思政内容挖掘、方法创新和评价反馈五个方面,探索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对于发挥其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民族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并从提升公共教育学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专业特点挖掘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资源、改革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论述公共教育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的生动实践。它缘起于2016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衍生于上海大学为代表的高校课程思政试点改革探索,推广于教育部的“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项方案,深化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中,已形成不少专业课探索性成果。尽快破解占高职院校总课时近三分之一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难题,是补齐当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短板,助推大思政协同教育的质量和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数理类基础课是工科院校各专业的重要公共基础课,其特点是学时数多、授课面广,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由于学生对这些课程的认识不够,导致其对课程学习的动力不足、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鉴于此,以“数理基础课概论”为切入点,深度融合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抓手,深度融合基础课和现代教育技术;以“成绩统计分析”为反馈,构建基础教学与学生管理相结合的沟通平台。通过上述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以达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对基础课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进而提高数理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地方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导向,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深层融入思政元素,完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构建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指标,完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专业思政”建设指将思政育人贯穿于公共基础课、专业群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实习实践等专业培养全过程,是高等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将课程思政上升到专业思政层面,结合专业特点完成专业思政顶层设计,可避免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的“两张皮”“各自为政”等问题。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专业思政顶层设计,将立德树人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案例的开发、课程重构、新生入学教育、实训课程、顶岗实习指导、就业指导、职业素养等环节;以专业为单位,凝聚起专业思政负责人、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组成的育人共同体形成育人合力,形成“三全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追求。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实际上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质特征,课程思政本质是一种育人理念,主要是利用专业课、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为载体,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推动思政课程的实效性,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是:转变教书育人理念、激活课程隐性思政元素、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优化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课作为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覆盖面广,学生主动参与性强,学生关注度高,教学侧重点不同等特点,学生通过学习来提高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专项技术的传授,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较少。在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下,高校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势在必行,要提高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发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程中。  相似文献   

11.
高职公共英语作为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功能,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应该以锻造学生未来职业精神为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义,树立四个自信,培养学生职场关键素养。并通过进行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最终落实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思政功能。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创新是推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选择。当前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创新面临着育人要素协同合力不足、育人主体能动性缺乏及育人空间功能性单一的问题。为了破解当前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可以从系统论的角度对主体培育系统和育人空间建构系统完善。主体培育系统中将育人共同体的主体间性建构与育人体系相结合,从优化高校各主体间育人思维的协同性、提升高校各主体间育人对话的融合性、增进高校各主体间育人情感的内生性入手,育人空间建构系统中将大学生公共素养的培育与公共生活相结合,就激发高校大学生的公共情感、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公共理性及塑造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品质进行推进。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内在要求与具体实践。实践课程思政,需要解决好专业课与思政内容的价值关联与实践困境这一对矛盾。通过分析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发现,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我们需要把学生、教师、课程、教材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线性代数课程为例,分析融合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一是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和水平,二是转变教学方法,三是充分发挥思政理念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军队院校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公共基础课中唯一一门计算机类课程,是培养军校学员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以“三脑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本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胡志红 《英语广场》2020,(30):58-60
课程思政理念揭示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它融入所有的课程之中,是所有课程的最终目标。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主要的公共基础课,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思辨性,它既是语言学习、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本文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Living Green为例,探究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7.
工学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其科技报国的情怀。测量学是典型的工科基础课,覆盖面广,课程思政实践成果有良好的推广和借鉴价值。本研究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测量学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实现其全面发展,是课程思政建设所追求的目标。研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论渊源、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协同育人效能,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对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思政"的改革与推广,许多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启动"课程思政"建设。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课程思政"建设泛化、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结合机械化、建设的课程标签化等现象。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基于大学生视角了解高校"课程思政"的现状,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工程水文学"是我国高校众多涉水工程本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丰富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阐述"工程水文学"课程思政必要性的基础上,以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为例,从水文学发展史、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概念、水文分析计算、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四个方面,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职业素养和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