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科技风》2020,(15)
近年来,计算材料科学发展突飞猛进,利用计算机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进行新材料的设计也成为探索复合材料的主要方式。在本文中,提出利用纳米二氧化硅作为PMMA基体的增强体,从而克服PMMA力学性能不良的缺点;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增强与PMMA基体的相容性,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本文主要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研究方法,对纯PMMA、PMMA/Si O2复合材料和PMMA/改性Si O2复合材料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力学模拟。  相似文献   

2.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纳米金刚石颗粒的导热系数对温度和颗粒尺寸的依存关系。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模拟结果,采用了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计算了较长时间的热流自相关函数,并得到了导热系数的收敛结果。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颗粒由于尺寸的影响,导热系数低于体材料金刚石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出现一个峰值,该峰值点的温度小于体材料金刚石出现峰值点的温度;随颗粒尺寸的增大,导热系数增加,我们预测导热系数将在一定的颗粒尺寸时收敛于体材料金刚石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8)
分子动力学通过在不同的状态下构成的分子体系中抽取样本,进行计算体系构型积分,再以构型积分的运算结果为基础完成计算体系的热力学量与其他宏观的性质,分子动力学的应用是较为广泛的。本文通过分析分子动力学的内容及原理,并对其在纳米加工技术中的运用加以分析,以期为各位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1):133-133
中科院力学所胡国庆研究员等与其合作者,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测量,深入研究了不同亲水性及表面电荷对纳米颗粒/天然肺表面活性剂单层膜相互作用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的数控车削加工教学实验仿真,对数控加工仿真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并应用到教学中。学生利用此系统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加工环境和在VERI-CUT平台上实现数控车削模拟仿真加工的过程,校验整个机床加工过程和加工程序的准确性,来帮助学生清除编程错误和优化切削参数,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切削加工HSC要配置合适的刀具系统,如选用PKD或CBN切削材料就能实现对工件的全部加工。高速切削加工改变了整个切削工艺的思路。但是只有在包括刀具在内的整个系统相适配的情况下,才能极大地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的高速切削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锈钢材料由于其耐腐蚀特性,在工业领域得到了重用,但是常规切削加工不锈钢时,伴随着许多的缺点,而采用高速切削加工不锈钢时,具有切削力小和切削温度低的特性,于是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缺点。本文主要通过理论来分析高速切削加工不锈钢时切削力小和切削温度低的机理,同时通过实验来研究高速切削不锈钢时切屑形貌和切削表面质量,结果表明高速切削加工比常规切削加工具有更多的优点,对于难加工材料,更是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8.
振动切削加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优于普通切削加工的先进制造技术。通过对振动切削与普通切削的对比,阐述了振动切削的加工原理、工艺特点及其在工业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建立一维纳米摩擦模型的基础上,对纳朱摩擦现象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接触界面之间的晶格匹配度时纳米量级的摩擦起到较大的调制作用,而这种调制作用随着晶格匹配度的变化而产生调制作用的大小也不同.分析表明在完全匹配的情况下摩擦最大,而其他因素例如界面接触势垒的大小、形式等与匹配度相比时摩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团簇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临界失稳温度T,当温度大于该临界温度而小于熔点体系形成一个规则多面体结构,当温度大于熔点体系熔化成无序球状团簇,并给出了产生上述现象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