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社会进步,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当代中学生的精神层次也出现了多样性,有的贪图享乐,有的大肆攀比,有的胸无大志,他们当中部分人群人情冷漠、自私、无集体观念……针对此种情况,作为一名初中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我有义务和责任唤起学生内心正义的热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艰苦风斗精神,为祖国的发展培养健康、向上的力量。具体在历史教学中,该文将阐述从古至今所蕴涵的"艰苦奋斗"精神、渗透"艰苦风斗"精神,强调"艰苦奋斗"精神现实意义等三方面来挖掘艰苦奋斗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长征精神所具备的传承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等,对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从万里长征精神的内涵中吸取营养,增强对当代中学生集体主义、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长征精神融入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必然会存在一些难度,毕竟中学生对于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接受方面还比较陌生,此外,还存在中学思政课本内容结合少、融入课程的渠道有限等问题都影响着长征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进程。为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品德的培育,必须积极找寻融入中学生思政课教育的合理途径,需要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抓好班集体建设、同时拓展长征精神的传播渠道,例如开展红色活动等,让中学时时刻刻处在长征精神的氛围之内。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社会上高消费思潮的影响下,少数中学生追求时髦,贪图享受,出现了一些有悖于艰苦奋斗精神的现象。前不久,笔者通过集体问卷、向老师调查、个别走访、座谈等方法,对少数中学生在消费心态方面的误区进行剖析,其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特殊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需要社会各方面积极行动,从我做起。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心理波动时期,对他们的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5.
高永蓉 《教书育人》2012,(24):152-153
一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内涵所谓艰苦奋斗精神的针对性培育,就是指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及培育方式等的针对性,即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因时间、地点和受培育者自身状况的差异而实施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培育,从而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育的具体要求有:(一)培育对象的针对性培育对象的针对性是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针对性培  相似文献   

6.
引领大学生弘扬周恩来艰苦奋斗精神,需要科学营造弘扬周恩来艰苦奋斗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发挥弘扬周恩来艰苦奋斗精神的课堂功效,精心组织弘扬周恩来艰苦奋斗精神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大学生中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仅必要而且富有挑战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艰苦奋斗精神新的内涵,在思想认识、教育内容、实践途径诸方面为当代大学生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大人们眼中的中学生似乎只过圣诞节,只想做“海归”,只看“好男儿”和“超女”,梦想着一夜成名。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还是这一代中学生的信仰吗?今天,他们在以什么方式抒发自己的满腔热血呢?他们心中的传统有着怎样的含义呢?“中学生论坛”分别走进市西中学和延安中学,倾听中学生讲述传统精神的现代传承。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高中生从小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艰苦奋斗意识十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缺失。而艰苦奋斗精神是高中生成才的重要因素,所以有必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本文从对高中生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高中思想政治课对高中生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原则和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艰苦奋斗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无价之宝。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成才应具有的基本条件,大学生要发扬革命者的主观能动性,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也要艰苦奋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艰苦奋斗,作为青年中有知识、高素质、有志向的社会群体,他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的弱点,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年一代,这个国家是难有未来的。要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学生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成为真正健康快乐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新形势下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剖析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提出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14.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奋斗精神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因此 ,在新的历史时期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艰苦奋斗精神 ,大力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要使“西柏坡精神”薪火相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加强青少年艰苦奋斗教育。“艰苦奋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艰苦奋斗精神有其时代内容,而要培养青少年艰苦奋斗精神,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对国家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论述了艰苦奋斗精神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并就新时期如何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提出了新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应注重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人,用艰苦奋斗精神鼓舞人,用艰苦奋斗精神引导人。  相似文献   

18.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当前应着重把握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和现实意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本色。在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更具有不可低估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骄奢淫逸仍在当今新的历史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艰苦奋斗精神的宣传教育,在工作和生活中身体力行,用艰苦奋斗精神去激励我们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当前高校有一部分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缺失.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高校应当把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科学、准确地理解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采取"明确一个主渠道、搭建两个平台、形成三种合力"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