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贫困可以通过节俭、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减免和奖励等手段得到解决或缓和,但不少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引发的心理贫困如自卑、孤独、苦闷、恐惧、焦虑等,更让他们感到难受。因此,贫困大学生的“扶志”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应通过思想教育、心理引导和实践指导来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强意识、塑造健康人格、增强发展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心理贫困"称谓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心理效应.应采取积极关注、正确引导,发扬贫困生优良心理品质,加强理情教育和提升自我效能感等措施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其疏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魏青 《教育与职业》2006,(12):99-10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相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的确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在人际交往、自卑强弱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可见,贫困除了带来物质的贫乏以外,还引发了“心理贫困”。因此,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对“心理贫困”的疏导。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与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所关心的问题,各级政府和高校都在为构建科学有效的资助与教育体系而努力。面对贫困大学生各个方面的问题,国家、社会、高校及贫困生自身都是帮助与教育的重要主体,都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一定要理性分析与看待贫困大学生“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的问题,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作用,通过树立典型,宣传贫困大学生的励志事迹,营造良好的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属于弱势群体,由于外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贫困大学生逐渐凸现各种心理问题,使他们由单一经济贫困转化为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事实上,仅靠经济救助很难从根本上有效遏止这一转化过程,要解决高校教育中的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一个与经济资助体系相结合的"贫困心理"干预体系,使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缺陷及其"疗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重的经济负担,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的严重缺陷。其产生原因是社会贫困、家庭贫困和学生自身素质“贫困”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者必须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国家和高校为贫困生提供了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渠道,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贫困大学生除了经济困难外,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贫困”,如果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也很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家庭和社会问题,最终制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已成为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邓志军 《教育探索》2004,(12):94-96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状况不容忽视,其贫困心理引发的各种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高校人才的培养。经济拮据、心理素质水平不高、校园非主流文化影响、他人对贫困大学生的态度、就业市场的压力等均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原因。帮助贫困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建立心理贫困防御机制;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进行干预;是高校帮助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脱贫的重要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压力。一部分贫困生由此产生的种种不良心理,已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不仅要关注贫困生的经济贫困问题,更要关注其“心理贫困”问题。要在认真分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主要表现、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收费上学制度的实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除经济困难外,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贫困”,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校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与稳定发展。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已成为当前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马旭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4):105-107
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求助”更加不容忽视。较大的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困难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诸多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行为指导等一系列的心理救助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奈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2.
对贫困大学生实施贫困教育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探讨贫困大学生的贫困教育实施策略,着力于贫困大学生心理解困、精神扶贫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有助于整体把握贫困教育及其全方位实施,从而更好地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13.
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由于心理变化导致变态心理现象界定为“心理贫困”,指出“心理贫困”主要表现是敏感、“死要面子”。提出了拓宽勤工助学、创造和谐校园、完善队伍建设、感恩教育等“心理脱贫”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二年级现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研究”(以云南省为例)和福特基金子项目“大理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十分独特的现象:在二年级贫困大学生身上出现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行为较多、也较集中。从总体上看,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整个大学阶段的最低谷。文章把这一现象称为“二年级现象”,并对“二年级现象”的含义、表现及其对高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地方高校构建贫困女大学生非正式支持体系研究”课题组,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怀化学院两所高校的女贫困大学生的贫困状况及心理状况等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6.
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种新的贫困现象——"大学生心理贫困"正伴随着一些严重的刑事案件,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隐性的,其危害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贫困大学生的成才。物质解困、精神教育、心理脱贫等策略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是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推进高校收费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经济压力,一些贫困大学生经受着众多的心理矛盾和精神挫折,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教育与引导.文章从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现象分析入手,提出贫困大学生心理调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不仅经济上贫困,而且存在诸多心理问题,由此导致心理贫困.贫困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心理脱贫.本文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9.
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十年,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不过,总体来看,还存在数量相对较少,质量相对较弱;实证研究较少,缺乏积极心理品质相关研究等问题。要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需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系统化研究和实证研究以及加强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许多贫困大学生在经济压力、学习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自卑心理、闭锁心理和悲观情绪.高校资助工作在教育过程中却未能很好地关注到贫困大学生内心的感情体验,也没有将发展他们的能力素质与拓宽人际交往圈统筹起来.高校可以借鉴历奇教育的理念与活动形式,在心理资助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体验,建立能力素质提升与人际关系拓展有机统一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