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走向世界的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天,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度走向世界.世界上更多关注的目光开始投向中国.审视着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家。以汉语搭建的这座语言之桥.在中国五千年灿烂恢宏文化的映衬下.正在向前方不断地延伸,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更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11月6日,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出炉.据榜单显示,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今年摇身一变成为新科状元,以拥有高达396亿元的财富,一举坐上中国首富宝座.但有意思的是,由于恒大地产当日在港上市,以该股4.7港元的收盘价计算.  相似文献   

3.
刘玮 《中学科技》2008,(10):14-15
北京时间8月18日晚21时,在国家体育馆结束的奥运女子蹦床决赛中,年仅20岁的中国小将何雯娜以37.80分为中国蹦床队夺得金牌。次日21时,中国选手陆春龙在男子蹦床决赛中以41.00分夺金。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留学生问题一度是文学界、史学界评说的热点,即使时至今日,作为一个理论和现象问题.它仍是学术界不可回避的。本文以中华民国时期的政府为背景.在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留学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给归国留学人员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对留学政策的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留美学生对中国的影响,以揭示留学教育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娜  周娟娟 《留学生》2009,(5):10-15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与国际的接轨问题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而中国企业家们的紧迫感却普遍增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那就是企业如何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以保证在加入WTO后,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会下滑,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下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6.
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简称“全法中国学联”,为在法中国学者、学生所组成的群众性自治团体。全法中国学联在中国驻法大使馆教育处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其宗旨是“代表学人,激励学人.服务学人”,旨在为在法中国学者、学生服务.促进留法学人之间学习.思想及感情交流,协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及生活遇到的问题,以便于他们完成在法留学和工作任务,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扎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般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1.天人合一。中国文化向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恰与人性是相类相通,可以协调统一。2.以入为本。它是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入为中心。3.刚健有为。《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人处理夫人关系和各种…  相似文献   

8.
清代道光时期,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陶澍、林则徐、魏源先后探讨了货币问题,提出了以“铸银币”为核心的货币改革建议。1陶澍等人关于铸银币的主张,是针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发生的以银贵钱残、白银外流为表现形式的货币危机而提出来的.康熙二十四年(1683),清政府下令开放海禁,以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为通商口岸,允许对外贸易.同时,制定了许多严格的政策,外国商人必须按照中国政府的规矩进行正常贸易.当时,外国商品很难在中国开辟市场,中国对外贸易总是出超.西方国家为了对中国进行大宗贸…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中国把墨画的特色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国水墨画具备以下特色:以墨线为基础、重视写意、讲究笔墨运用和“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文章认为,水墨画极具特色,在当代仍有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必要.文章在对中国当代水墨画创新发展的形式从前卫性、探索实验性和表现性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后,对中国当代水墨画创新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借鉴图像技术来增强水墨画的效果、注重图像偶然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刘明佳 《考试周刊》2012,(30):25-26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以龙为尊,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政治、军事、宗教、哲学、经济、文化、艺术、民俗等领域,龙都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盘旋、腾跃、奋飞等多种形式,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体现着文化的丰富内涵。可以说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中国龙文化是神秘的.生动地讲述出龙文化的内涵,对帮助留学生更好理解中国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  相似文献   

11.
本从中国史学三十发展阶段谈它与作为“万理之统”的“道”的关系,说明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结合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古老传统,而科学性与人性的统一,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与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区别。因此.作认为:中国当代史学只有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传统史学“纪史以实”和“载道明理”的优良传统,才能显示其中国特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运动将不断地深入发展,随着中国融入全球进程的不断加性特加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反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将显现出来。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反全球化运动采取的对策,顺应全球化的潮流.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最大可能地消除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消除矛盾根源.全面应对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教师博览》2005,(12):18-19
今年以来,一些西方知名媒体连续拿出黄金版面,以“中国的世纪”即将或已然来临为主题.对中国经济发展浓墨重彩予以宣传,惊叹褒奖有加。西方舆论的这一轮中国报道热潮,与言犹在耳的“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一道.构成一道颇具观赏性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是以水上运输、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与修理、物流及与运输相关的配套服务为主业的跨国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远洋运输企业。中国最大的物流企业和最大的修船工业企业。中远在全球拥有近千家成员单位、8万余名员工,除中国本土外.已经建立起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南非和西亚8大区域为辐射点,以船舶航线为纽带,形成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区的跨国经营网络。  相似文献   

15.
试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是创造的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陶行知教育学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改造社会振兴中华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教育的出发点,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坚持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和教育传统,积极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并使之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负数.在古代商业活动中,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以盈余为正,亏欠为负.在古代农业活动中,以增产为正,减产为负.  相似文献   

17.
贾冬玲  程金柏 《中学文科》2005,(1):53-56,92
识记:1.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3.“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4.按照“和平统一二、一国两制”方针,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理解:列举重要史实,展现近代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奋斗历程。活动:1.收集有关资料,以“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为题,对中国人民选择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进行讨论。2.从国家的独立、统一、富强等方面,展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发生的巨变。3.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调查、访谈活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发表并交流各自的感想。  相似文献   

18.
“道”与中国艺术的本体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道家哲学为切入点研究中国艺术。在“一、‘道’的美学意味”中,作者从“‘道’的存在状态”、“‘道’的把握”上细理了“道”的中国特色及内涵;在“二、‘道’与中国艺术的本体阐释”中从两方面论述了道与中国艺术本体的内在关联,认为:1.“道”奠定了中国艺术赖以成立的根据,2.“道”决定了中国艺术风格的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大体包括:a.尚自然。b.崇简淡。c.求空灵等  相似文献   

19.
焦新 《神州学人》2001,(5):40-40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会长俞晓松日前在中国企业高峰会上作书面发言时说,目前中国对外开放正在进入新阶段,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是:由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开放,即按承诺的时间表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根据WTO的规则,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维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的GDP跃居世界第七位,外汇储备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2001年获准加入了WTO,还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些指标与事件大大激发了国人及海外华人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出蕴藏在中国人民心中多年压抑的民族主义情愫。在此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甚至提出了“大中国”构想,以政治中国(指拥有国家主权、有领土界定的中国为中心,以经济中国(指世界各国华人经济、高业纽带所连接的共同体)为基础.以文化中国(指有儒家文化传统影响的地区)为外围,视二十一世纪为太平洋的世纪,而在环太平洋国家中则中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共识被界定为中国的新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