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陕西方志古籍为研究对象,论述了陕西方志古籍数字化的必要性、实现步骤以及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以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语料,探讨GIS在方志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借用GIS,实现对《方志物产》中物产分布、物产传播等相关数据的管理和可视化制图并进行史料数据的空间分析,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方志史料,为方志类古籍的数字化整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巴蜀书社是由文化部文出字[1983]1691号文批准成立的专业古籍出版社,出版社的宗旨是“编辑出版古籍图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出版当地所藏古籍、方志及文史工具书,文史知识性读物,承担国家交办的古籍出版任务”。  相似文献   

4.
方志类古籍地名识别及系统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地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语料,设计并构建了古籍地名识别系统.采用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实现了物产地名的自动识别.分析了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在中国方志类古籍整理中的应用前景,为方志类古籍进行数字化整理、挖掘物产分布、物产引进和传播等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 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师范院校,又是西北高校资料中心,教学科研任务较重,需要有足够的图书资料,包括古籍文献资料.陕西是周秦汉唐等十余个朝代的古都,历史文献十分丰富,号称文献之乡,且有第二敦煌之称,我校位于长安古城,理应征集这类资料,以丰富馆藏.我校有教育系、教育史研究室,边区教育研究室等,就要广泛征集清代、民国、边区及解放后大、中、小学课本教材,准备设教材查阅室.陕西地方志史料丰富,有独特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综合采用切分标志、分词词典和N元语法3种方法对古籍文本进行分词,并采用子串比较过滤、相邻词过滤、高频词过滤、低频词过滤等方法对分词结果进行过滤,分别以12种农业古籍和379种<广东方志物产>为语料进行了古籍分词测试.从12种农业古籍中共识别出已有词1164个,约占总词汇量的31%;未登录词2530个,占总词汇的69%.从379种<广东方志物产>资料中共识别出已有词6314个,占总词汇的8%;未登录词75 438个,则占总词汇的92%.通过对379种<广东方志物产>分词结果的分析发现,当词频等级位于区间(2000,8000)时,词频等级与频次乘积基本为常数23 000 000.这一结果说明齐夫定律在古籍文本中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7.
丛书和方志是我国传统典籍中刊刻数量较大的两宗图书。南宋时期,丛书开始出现,而方志已经定型。此后,丛书与方志就相辅相成,关系十分密切。相当多的方志藉助丛书而得以流传和保存,方志又极大地丰富了丛书的内容和种类。清代以后,更出现了专门的與地丛书和方志丛书。对古籍丛书中的方志收录情况进行考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图书馆》2007,(1):76-76
陕西省正通过编纂《陕西古籍总目》、《陕西碑刻总目提要》、《陕西金全集》三大项目,对省内各化单位的古籍进行全面整理和出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以地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语料,利用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实现物产地名的自动识别。通过对物产地名、识别规则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挖掘物产分布、物产引进和传播等知识内容,为方志类古籍的数字化整理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东北方志人物传记资料索引》编后漫笔赵爱明(辽宁省图书馆)旧方志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流传至今的旧方志约有八千二百余种,占我国现存古籍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是重要的史源。为发掘蕴藏在方志中的大量传记资料,为配...  相似文献   

11.
地方志引书挖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籍文献普遍存在着引书现象,因而构建一套针对地方志引书的挖掘识别系统,对古籍的研究以及目录学史、藏书史、科技史,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为语料,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古籍引书挖掘系统.重点讨论了引书的模式提取、N-gram分词识别等功能算法.  相似文献   

12.
陕西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聚焦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图书馆学刊》2009,31(8):87-90
从开展陕西部分公共图书馆古籍现状问卷调查入手,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聚焦陕西公共图书馆的古籍保存保护现状,建议加强古籍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宣传,争取立法,改善存藏条件,培养中高级专业人才,呼唤发行“公益彩票”,筹集资金。从根本上突破制约公共图书馆运行和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国的史学大厦是由正史、方志、谱牒以及其他的古籍组成的。谱牒是以特殊形式记载宗族发展的史书,从史料价值角度看,它带有基础的性质,其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不亚于正史和方志。它作为地方文献的一个重要类型,是图书馆的重点收藏对象。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全美国最大的图书馆,其中中文部收藏中国古籍历史悠久,最早的汉籍来自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由清政府赠送。该馆收藏的汉籍,以地方志最为著名。本世纪四十年代朱士嘉先生以他在国会图书馆工作之便,编纂成《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一稿,著录中国方志2,939种。其后陆续补进,至八十年代末,该馆藏中国方志达4,000余种。这个数量已占七十年代我国普查方志后编成  相似文献   

15.
从古籍数字化研究与实践的角度,论述集外字处理的必要性。结合古籍数字化的实践,将现有的集外字处理方法归纳为替换法、造字法和描述法,并分别讨论了这些方法的特点。以《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项目和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项目为实例,提出集外字处理方案及其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志(旧志)的著录规范来源于普通古籍的著录规则,无论是纸本的卡片著录信息还是电子的元数据著录信息都是如此.在古籍著录规则出版以前,地方志的著录方法则来源于前人的经验.地方志的著录形式有简目、提要和考录3种.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方志的著录形式又出现了MARC、DC等元数据著录格式.  相似文献   

17.
海南大学图书馆收集有部分海南文献,并将较为齐全地收藏海南省及各县、市的历代方志及先贤诗文一百多部,另外,海南大学图书馆担当建立海南省旅游资源数据库的重任,这是对地方文献的一种新的利用方式.海南大学图书馆还多次参与学校召开的有关古籍及海南地方文献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加强对古籍的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自1949年以来,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在全国图书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馆藏文献的整理编目、古籍文献的编纂影印、古籍的缩微复制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展。1 馆藏古籍的整理编目自50年代以来,全国各大图书馆相继编制了许多馆藏古籍书目和联合书目,其中有综合书目、善本书目、方志目录、地方文献书目、专科书目、特编书目等。在馆藏的古籍整理编目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三  相似文献   

19.
以嘉禾(嘉兴)地域为例,试探历代古籍和地方文献中有关竹枝词、棹歌体诗的史料价值:岁时风俗、民间艺术、船渔文化、稻作文化、传统农桑、历史陈迹、文化交流。可补方志所未备者。  相似文献   

20.
略论西部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资源特色我国西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蕴,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各级文献机构保存着大量宝贵古籍、珍本,经文、地方志、历史档案等文献,形成西部传统文献信息资源特色。 1.传统文献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