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颂英 《新闻窗》2005,(2):30-32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千方百计搞好重点报道。重点报道是形成正确舆论强势的重要手段,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都要把重点报道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重点版面,黄金时段刊播,吸引各自受众,发挥媒体优势,形成一段时间的舆论力。  相似文献   

2.
《深度阳光》这本书,收集了新快报创刊十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十个调查性报道的案例及其背后的故事。在广州报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生态环境里.新快报在调查性报道领域的执著探索.是制定、贯彻、执行、打造比较优势战略的一部分。《深度阳光》一书的出版,彰显了新快报在寻求比较优势战略中所形成的人本框架意识。  相似文献   

3.
辰目 《传媒》2012,(5):1
传媒杂志社的同事特别策划了"走进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这组选题,杂志社的记者写出了如此这般富有感染力的报道,很是让笔者由衷地高兴。在夜灯下阅读这些文字,渐渐地对李庆文这位老朋友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李庆文的新闻三部曲》一文中,  相似文献   

4.
深度报道是读者阅读的需求所在,也是报纸媒体的核心优势所在。报纸媒体要把开发和挖掘的重点集中到深度报道上来,做出具有独特性、深刻性和思考性的深度报道,提升报纸媒体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文就如何挖掘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积极主动,贴近基层,改进作风采写市县报道市县报道是党报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的优势,是党报唱响主旋律的一出重头戏。如何改进和强化市县报道,是我们党报提高办报质量、提升为地方党委、政府服务水平的一个重点,也是  相似文献   

6.
目前的新闻竞争不但表现在抢时效、争首发上,更表现在拼原创、比深度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受众的制胜法宝之一。与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相比,报纸尤其是广播电视报这样一份周报,在争抢新闻时效上有劣势,但可以在深度报道上寻求自己的优势。于是,我们就将注意力集中在深度报道上。  相似文献   

7.
袁星红  金玲 《新闻世界》2012,(8):232-233
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媒格局,也使报纸的法院庭审报道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报纸既要发挥自身优势,也要转变思路,寻求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中,报纸在做法院庭审报道中要做到“冷眼热心”,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坚持人文关怀,这样才是寻求发展、树立权威、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辉 《视听纵横》2005,(4):95-96
深度报道一度是报纸的优势,是报纸与广播、电视新闻竞争的重要手段。然而短短几年中,电视借鉴报纸这一报道方式,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深具电视特色的深度报道.弥补了以前只报道无深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1987年12月6日至12日,《苏州日报》发表了杨金祺、谷洪、陆玉方、于古泉的连续报道《万元存折之谜》。这组报道提出了一个孝敬老人的社会问题,而且沿着人们寻求答案的思路给读者以满意的答复。当然,报道要解决的不仅是实际问题,更多的是认识问题。这组报道,就是通过苏州火葬场几位殡葬工人在一位去世老人身上发现一万余元存折这件事,既歌颂  相似文献   

10.
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于新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纸媒的重点报道内容,时政新闻要坚持走守正创新之路,既要立足自身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固有优势,又要借助媒体融合的东风创新报道方式、更新报道观念、优化报道路径,从而在提高时政新闻可读性、吸引力的同时,发挥好自身在舆论引导、传递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军事典型报道,是我党我军新闻工作的特色和优势。不过,往常一提起典型报道的表现形式,人们会首先想起一条消息、一篇通讯、一组小故事、一篇评论,加若干日记或书信摘编什  相似文献   

12.
曹作华  田力 《编辑学报》2003,15(1):61-62
总结2年来配置学术性期刊重点报道的实践与体会。认为:紧跟学科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来稿情况,征询专家及读者的建议,及时确定报道意图,是重点报道的前提;与报道意图相关的文稿集中报道,约请专家撰文,撰写编者按、本期导读及“要目”,是重点报道配置的主要方法;兼顾其他专科,重视文稿的时效性,重视重点报道内容的整体质量,是增强期刊报道优势效果的重要保障。期刊的重点报道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和学习,也使期刊更好地发挥了学术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自由概念的形成和实践在美国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美国新闻界对于越战和水门事件的报道是美国新闻自由沉沦的两个历史转折点。格林纳达入侵、海湾战争、对南联盟轰炸中逐步升级的战时新闻管制则是美国新闻自由沉沦的三部曲。美国由长期鼓吹国际间的新闻“自由流动”而堕落到了国际新闻传播的专制主义 !美国仍然不乏富于敬业精神的媒介工作者和正直的有识之士在媒介上发表一些反映真相和不同意见的报道、文章 ,只是这些往往被主流媒体的鼓噪所淹没罢了。  相似文献   

14.
案件报道是当前报业的一个热门题材,法制类的报纸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案件报道上大作文章,非法制类的报纸也想方设法介入重大案件的报道行列。 何以形成如此局面?从案件报道的客观效益上一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其中之奥妙。 纵观案件报道,它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优势。其一,具有极其广泛的读者群。案件是人们日常生活矛盾冲突达到一定程度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发展、造成的社会危害、案发后的侦查破案、调查取证、法律诉讼、开庭审理,常常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报纸凭借传播速度快,读者面宽的优势,常常成为…  相似文献   

15.
形成报纸宣传的强势──人民日报’94重点报道浅析孙爱国(-)重点报道——这并非是一种新闻体裁(文体),而是近年来中国新闻界的一些同仁超越新闻体裁,对某一类新闻作品作出的新的涵盖。很明显,所谓“重点报道”是从“重点工程、重点目标”等词汇衍生而来。在没有...  相似文献   

16.
当今,方兴未艾的网络媒体以其便捷灵活、面广量大、互动性强的优势,形成对传统主流媒体尤其是报纸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致力于改善报纸的传受关系,取长补短寻求新的突破,成为一段时期以来办好报纸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朱玲 《视听界》2010,(2):77-79
随着娱乐风潮席卷电视荧屏、新媒体迅速崛起逐步取代电视新闻第一时间报道的优势,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分析不利因素以寻求突破,就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8.
领导活动的细节化报道,是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认识判断新闻价值,从群众的诉求出发筛选领导活动的报道重点,寻求领导活动与群众诉求相结合的新闻聚焦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述新闻,变垂直传播为双向互动式传播,努力实现政治话题平民化、理性主题感性化,从而有效提升报道的关注度,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处于报社前沿阵地的记者,要想真正落实好报社各个时期的宣传报道思想,提高稿件质量,必须搞好深度报道的策划,以深度报道选题为龙头,可对宣传报道时效性的进一步提高,报道覆盖面的进一步拓展,报道深度的进一步增长,进而起到对重点工作的配合和促进作用。吃透“宏观、微观”精神定准舆论的“引导点”深度报道的策划,就是根据阶段性中心工作或针对某一重大事件,集中优势兵力,组织大规模、连续性、集中性重点报道。适时地组织深度报道选题,聚集了舆论强势,就会引发“立体效应”。而吃透精神,确定好宣传基调,超前策划,是策划好重点报道选题最重要…  相似文献   

20.
1、创办经济新闻版。创办经济版,这既是贯彻省委关于加强经济报道的指示,也是南方日报的优势所在。开辟经济新闻重点是放在“关注经济生活热点,透视经济新闻事件”,加强宏观经济报道,加强针对性,真正成为党和政府驾驭经济工作的思想库,厂长经理寻求决策的参谋库,百姓过好日子的生活库。 2、增加综合新闻版和地方新闻版的版面,增加全省新闻的信息量。 3、广州新闻版扩版,该版要抓住市委市政府与广大市民的共同关注点来做文章。 4、国际新闻版是近年来改革比较成功的专版,考虑到该版办得比较好且读者面广,因此要扩大版面。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