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阚红柳  李春 《出版参考》2005,(10):28-30
一部史书的编修,竞引出一场骇人听闻的血腥大狱,不仅修史者本人被剖棺籍家,参与修订者也难以幸免,甚至刊刻的工匠、卖书的商人也被无辜牵连,丧失性命。究竞修史何罪?究竞史书内容有何违碍?案情本身的进展扑朔迷离,涉案人员的最终结局也匪夷所思。发生在清初的文字狱大案——庄氏史狱,笼罩着浓重的疑云。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官修史书制度初步确立的时代,官修史书主要包括官修前代"六史"及本朝国史两类.官修史书机构并无固定的属员配置,修史者多是临时措置而来的"兼职"官员.修史兼职人员多,工作耗时长、难度大是补偿性奖励官修史书编纂人员的重要原因.官修史书具体的奖励形式包括赐物、玺书褒美、封赐爵位、加散官、追赠、职秩变迁六大类.这些奖励具有前后期时代差异,既重原则又不失灵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查嗣庭之狱,是雍正年间文字狱案中的一件大案。关于此案,向有两种传闻:一是查嗣庭出了一个“维民所止”的试题,被人告发说“维止”二字是“雍正”二字去其首,意在讥讪诅咒雍正皇帝,雍正帝因而大怒,遂大兴文字之狱;二是查嗣庭受到权臣隆科多的赏识,“依附隆科多”,雍正帝要打击隆科多,惩戒朋党,所以才兴起查嗣庭文字之狱。查嗣庭狱案的真相究竟如何,向为人们所关注。其实查嗣庭虽然确因在雍正四年六月钦派江西乡试正考官时,所出试題有“悖道逆天”之嫌,同年九月回京后案发,又因从其寓所搜出的日记、书札中有大量“悖逆”文字,遂被革职下狱。翌年病死狱中,仍以“大逆不道、怨诽诅咒”罪被戮尸枭示。但所传他曾出过“维民所止”试題一事,其史实有所出入。现将内阁汉文《起居注册》、《史书》及宫中朱批奏折内有关此案的档案史料汇集公布,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第五节隋唐五代时期的重要著作四、史学、地理学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唐代设馆修史制度的确立,对史书编辑工作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被封建王朝列为“正史”的“二十四史”,成书于唐、五代时  相似文献   

5.
前几年,我给北京一家报社的周末版每年都要邮寄20多篇稿件,通常会被采用近10篇。去年,我先后发出30多篇稿件,却连一篇也未见报。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难道是因这个周末版改换了原先的特色,我寄去的文稿“不对路”?不是!购阅两期该报,发现周末版的风格“涛声依旧”。莫非是因笔者“产品低劣”?似乎也不是。同样一篇稿件,寄出后却常被《人民日报》和《半月谈》等报刊所采用。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最近这一段时间荧屏流行历史剧,不仅像《康熙微服私访》这样的戏说可以拍到第四部,就像《雍正王朝》这样的正剧,收视率也居高不下,还有唐浩明的历史小说,也一直常销不衰。这说明人们还是对历史很感兴趣的,而且希望能深入了解,但无论是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还是历史小说,都是经过演绎了的,真正了解历史还是要去读史书。史书浩如烟海,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应该从何入手呢?  相似文献   

7.
张枭  张琳  徐广静 《新闻知识》2012,(12):103-105
自2010年楼市限购令出台以来,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限购浪潮逐渐席卷全国46个城市。当下,限购令给我国房地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也给房地产广告业造成了无法规避的危机。在限购令下,我国楼市购房者究竟有何改变?我国房地产广告创作又该何去何从?房地产广告最终能否为楼市复苏贡献力量?现在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亦将就此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黄常开 《中国记者》2016,(12):11-13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启动"南方名记培育工程",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这项工程究竟是什么样的?有何突破?南方报业有何思路?对名记们可以有哪些期待?本文是南方报业对各种疑问的回答和解释。  相似文献   

9.
新闻题材规划与新闻报道短期行为之间,究竟有何关系?一句话:新闻题材规划是治理新闻报道短期行为的一帖良药。短期行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只经济工作中有,在我们新闻报道中也常有所见。也许因为新闻报道中的短期行为有一时之效,所以,人们不易察觉  相似文献   

10.
儒学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儒学热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在当前引起人们对儒学的强烈兴趣?儒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儒学于当前有何现实意义和价值?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会被认为新闻价值观有问题,但有人会以我所报道的事实有新闻价值为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申辩。究竟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两者又有何联系?是否只要认定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就可以不讲手段的正当性?我们联系《世界新闻报》发生的一些问题来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兴起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网络传播的信息与传统印刷出版物究竟有何异同?它是否需要同传统出版一样加以规范,需要什么样的编辑思想?以下是笔者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两汉史籍中有一个十分常见的语词"史书"。 1.《汉书·元帝纪》:"赞曰:臣外祖兄弟为元帝侍中,语臣曰元帝多材艺,善史书。" 2.同书《王尊传》:"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尊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 3.同书《西域传》:解忧公主"侍者冯燎,能史书,习事,尝持汉节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  相似文献   

14.
北朝时期,史学出现了明显的官修化趋势,山东士族依仗其文化优势多参与其中。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他们并不局限于修史本身,而是多力图将自己的政治、文化理念贯穿其中,故此对北朝时期的史学和政治演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路学军 《兰台世界》2014,(1):121-122
北朝时期,史学出现了明显的官修化趋势,山东士族依仗其文化优势多参与其中.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他们并不局限于修史本身,而是多力图将自己的政治、文化理念贯穿其中,故此对北朝时期的史学和政治演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网络社区传播:美国TED品牌推广策略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说起如今在网友中受欢迎的网络视频,TED演讲可谓风头正盛。其在豆瓣、人人、Facebook以及微博等社交媒体被大量推荐和转载,广受网友青睐、追捧,影响力不可小觑。TED演讲的网上传播热潮甚至带动起一股时尚潮流,"TED视频,你看过了吗?"成为时下青年人线上聊天流行的问候语。远在美国的TED究竟有何神奇魅力,竟能引发中国网友如此关注、投入?深入了解TED的运作模式,对这些问题也多少有  相似文献   

17.
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今天的新闻,将是明天的历史。这就告诫我们,新闻记者提笔立言务必慎之又慎。通过研究和分析明代邸报与明代历史之间的关系,更加感到上述名言的妥贴和正确了。 明朝的著名学者和文人都有修史的嗜好。清代学者全祖望曾说:“明季野史,不下千家。”足见私人修史风气之盛。修史需要精确、可靠和丰富的材料,这些材料对宫廷的御用史官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对在野和在外的有志于治史的学者们来说,就比较困难了。办法只有一个:搜集邸报,根据大量的邸报来编纂史书。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就是用这个办法来做学问的,史称“公移邸钞”。在这方面,顾炎武有不少体会,他说:“昔年欲撰《两朝纪事》,先成此卷,所本者先大父当时手录邸  相似文献   

18.
和湖南广电合作成立一家新公司,由龙丹妮掌舵"的消息传出,此事高潮再起。对于龙丹妮有意离开天娱的原因,有很多猜测。那么,龙丹妮究竟心有何属?  相似文献   

19.
代容 《四川档案》2014,(4):46-47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唐诗,它所记录的就是清明前后的天气,以及传统中国在这"雨纷纷"的时节对故祖的哀思追忆。如今,我们仍能在四川很多地方看到家族于清明节当天办会祭祖的情景,这被今人称为"清明会"。笔者在《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也见到不少关于"清明会"的记载,并不能将其简单定义为"合族聚会祭祖的活动"。那么,究竟档案中所见的"清明会"是为何意?有何表现?命运如何?笔者拟以档案资料为基础对清代南部县清明会作  相似文献   

20.
试议商业性文件中心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件中心在我国档案界已人所皆知,认识较深,而对商业性文件中心却鲜为人知,知之甚少.那么究竟什么是商业性文件中心?它与文件中心有何差异?商业性文件中心在我国有无建立的必要与可能?本文对此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