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讯通"业务不仅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掌握"校讯通"业务的应用现状以及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潜在需求,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学生对"校讯通"业务的认同度,掌握"校讯通"应用的真实情况,并探查学生对移动学习的期望和需求,为移动学习的应用与开发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童颖颖 《学子》2014,(11):15-15
校讯通这种即时化通信手段,正日益成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桥梁,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充分利用校讯通的即时传输功能,让它成为教师英语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助手,为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小学生年龄小,对于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及时的鼓励评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学习的进步。传统的教师评价通常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而评价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和学习的效果,但这样的评价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往往只能在短时间内对学生产生效果。  相似文献   

3.
童颖颖 《学子》2014,(22):15
校讯通这种即时化通信手段,正日益成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桥梁,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充分利用校讯通的即时传输功能,让它成为教师英语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助手,为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小学生年龄小,对于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及时的鼓励评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学习的进步。传统的教师评价通常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而评价的内容主要是针对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创设了面向教师移动微型学习的微环境。以"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培训为例,设计和制作了面向微环境的微课程;提出微环境下教师移动微型学习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在案例中的具体应用;系统剖析了教师移动微型学习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与管理,诠释了全新学习理念,完善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拓宽了校本培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中的SECI模型,教师的知识创新及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据SECI模型,应为教师创设各种学习场即原创场、对话场、系统场和练习场,以支持教师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移动学习设备提供多种技术及应用,能为教师的知识创新提供各种学习场。本文通过对基于"原创场"的社会化应用、基于"对话场"的外化应用、基于"系统场"的联结化应用,以及基于"练习场"的内化应用,论证了移动学习在教师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用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珍  王利平 《家教世界》2013,(10):263-265
校讯通已经成为家长和教师共同推动学生成长的桥梁与纽带,家长和学校共同推动学生成长的情感助推器。"校讯通"提供了更及时、更经济、更便捷的沟通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家校沟通的顺畅,促进了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它的优势是"家校互动"。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因为学校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和开展工作的,所以班主任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是有效联系学校和家长、学生的桥梁与纽带。因此校讯通就义不容辞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强有力助手。  相似文献   

7.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的交际方式,校讯通就是一种方便、快捷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和沟通的网络方式,它主要为家长、教师、学生搭建集信息沟通、教学辅导、辅助教育等"移动网+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校讯通可让所有的学生父母  相似文献   

8.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悄悄影响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方式,改变普通校讯通单项沟通的方式,搭建学生、家长和教师三方互动平台。文章提出借助微信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帮助,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以及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构建小学英语课外教学新平台。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技术》2013,(1):F0003-F0003
2013年1月16日,由湖南省电化教育馆与湖南移动联合举办的湖南省2012年度“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系列教育信息化竞赛活动表彰大会在长沙举行。全省14个市(州)教育局、电教馆、市(州)移动公州相关负责人和获奖单位、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校讯通对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相关性",从"协同教育"等角度分析了"校讯通"的理论及技术基础,并从"社区运用"等角度分析了"校讯通"的基本功能。本文认为"校讯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带来了便利、有助于传统家校沟通的改善、有助于强化家长的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2年至今,校讯通作为一种新的家校沟通方式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文章通过对使用校讯通平台的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调查,总结出影响其沟通效果的各方面因素,为促进基于校讯通平台的家校沟通提供有效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校讯通是家长签到的"安全卡";对于小学生来说,校讯通是老师发的"作业条";对我们农场的中学生来说,校讯通是老师发布通知、成绩的"小黑板";对于我来说,校讯通是我课下有效管理学生的遥控器。翻阅以往的短信记录,我总结如下几点方法:一、内容要多变  相似文献   

13.
2002年至今,校讯通作为一种新的家校沟通方式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文章通过对使用“校讯通”平台的家长、学生和教师的调查,总结出影响其沟通效果的各方面因素,为促进基于“校讯通”平台的家校沟通提供有效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教育的网络学习时代背景下,调查中小学教师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教师意识、提高教师能力、选取合适的学习平台、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等一系列教学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移动学习作为新兴的学习模式,逐渐成为教师学习模式的有益补充。教师对移动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使用合理有效的移动学习模式进行学习,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教师开展移动学习的可行性,构建基于新媒体应用的教师移动学习模式,该模式由前期分析模块、活动实施模块和总结提升模块三部分组成。针对教师移动学习模式的应用,从学习资源、外部支持和学习质量三方面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6.
正以校讯通方式,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学业情况沟通,这本身没有问题。可是案例折射出学校对校讯通应用的要求与教学管理则值得商榷。一方面,引入新技术,强调应用在教育管理中,这个意图是好的,可是管理上偏于简单。只看重教师发了几条信息,而不是分析教师发了什么信息,信息是否产生了良好作用。案例中看不出学校管理一方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发挥了指导作用,这是管理上的疏漏。另一方面,学校对于教学管理,不仅要关心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现如今,E时代的触角已经广泛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就教育领域而言,"校讯通"就是其中一个,它正以燎原之势覆盖各个学校。但近来,"校讯通"一时引起坊间热议。"校讯通"的出现丰富了家校互动的手段和方式,相较于以往的打电话、发短信的联系方式,它确实更加方便快捷;相对于免费的QQ联系方式,"校讯通"又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家长不会使用或不常使用网络的困难,而且,相对而言,"校讯通"的科技含量更高,它可以代替公交卡、学生考勤卡、饭卡等,  相似文献   

18.
在移动技术及其应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移动学习研究展现出怎样的图景,聚焦哪些研究主题和热点,是值得深入挖掘的议题。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合中的移动学习文献为研究样本,使用Hist Cite、Cite Space和BICOMB等工具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研究者对移动学习的认识体现出三大不同的取向,分别是平台扩展取向、认知工具取向和学习活动取向。移动学习研究聚焦为三类主题,分别是以移动学习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为主的"探索"、以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为主的"实践"、以移动学习模型及理论框架研究为主的"反思"。这三类主题在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及教育技术实践演进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探索-实践-反思"循环的"螺旋式拓展"研究模式。近十年移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形成了三个主题聚类,分别是新技术应用、教学策略设计和认知过程评估,体现出移动学习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从关注技术转向关注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未来推动移动学习领域发展,不仅需要研究者在研究取向上加深认识,而且需要为教师降低开发移动应用工具的技术壁垒,还需要设计操作性强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来验证移动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全球趋势与社会发展呼唤深度学习,教师更应该成为深度学习者.根据脑科学、心理学及教育学领域关于"深度学习"的已有研究,设计"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小学教师深度学习现状调研问卷".调研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情况并不理想;移动终端的使用有弱化教师深度学习的倾向;高学历、教龄长的教师及城区教师在深度学习上表现更为优秀;教师对"深度学习"支持的需求更倾向于以案例、同伴分享的方式进行.基于"泛在"学习的新趋势,在"认识层面",教师要认识到"深度学习"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实践层面",学校要为教师"专注""精深"的工作与学习创造氛围,提供时间、空间,形成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师深度学习指南,挖掘开发"深度学习"优势群体典型案例,帮助教师实现驾驭技术而不被技术奴役的深度学习,促进教师学习质量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0.
高校师范生开设"教育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职前教师具备基本的教育技术能力,使其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更应融合到"教育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中,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不同情境下有效学习。然而要想在移动学习环境下进一步开展"教育技术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就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准备:首先,要把握移动学习的特点,从课程设计最初就要考虑到教学活动是否能够与移动学习环境相适应,在根本上实现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其次,建立适合移动学习环境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育技术与应用"课程学习资源的优化;最后,要注重手持移动学习平台的选择,对于能够承载移动学习资源的各种平台进行合理的选择与使用,实现移动终端优势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