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暑假,长春市南关区各中小学校的学生们都要做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亲情作业”。有的要求学生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写下“孝敬日记”;有的则提出具体要求,比如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为父母递上一双拖鞋、为父母整理一次房间等。  相似文献   

2.
2003年暑假,长春市南关区各中小学校的学生们都要做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亲情作业”。有的要求学生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写下“孝敬日记”;有的则提出具体要求,比如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为父母递上一双拖鞋、为父母整理一次房间等。从2002年10月份起,南关区教育  相似文献   

3.
扫描     
中国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以及全国优秀家长吴章鸿给所有的母亲敲响了警钟:要想孩子成功,自己必须优秀。王东华指出:中国正面临严重的家教危机,目前,传统精华的家教模式和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都未被吸收,家长们沿袭的多半还是上一辈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一味要求孩子该如何如何,自己却未去做。王东华说,一名母亲烦恼地告诉他,她6岁的儿子最近学会了撒谎。经了解,有一次,这位母亲带着孩子开车接朋友,朋友问她到了哪里,她未说出真实的地点。结果孩子就是从那次学会了撒谎。王东华认为,家庭教育的根本之道在于教育家长自己,父母是孩子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有学习的责任感。有些父母对待孩子的学习,总是督促唠叨,认为只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就会有成绩。孩子则认为读书只是为了父母,缺少学习的主动性。一位成功的学生家长,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他没有为孩子请陪读,也没有请家教,而是尽量减少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学习,去承担责任。张红的孩子上二年级时,老师每天都让学生回家做一篇口算交上去,而且题要自己出。张红的孩子回来说:“别的同学都是父母给出题,我们怎么办?”张红说:“我们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做。”有一天…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岂止如此。可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其地位和重要性非学校教师可取代。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以两种面目出现:一是对孩子实施家教的“老师”;二是本色的人和家长。当家长以“老师”的面目对孩子进行家教时,概而言之就四个字:言传身教。“言传”一则是给孩子指导学习,做老师的助手,或指导孩子专长的发展,其角色和作用相当于家庭教师。二则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做人教育、意志教育等。对没有直接指导孩子学习能力的家长而言,家教主要是后者。许多有见地的家长越来越重视“身教”这种无声的教育的作用。但“身教”关键在于“做”,“做”一时容易,  相似文献   

6.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相信“手”之家教理念会带给每一位家长以深刻的启迪。大拇指:表示赏识,意味着教育孩子要有恰到好处的赞扬。很多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信心。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就要学会赏识和表扬。赞扬能开启孩子迈向成功的大门。食指:表示指引,意味着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指引者。我们喜欢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笔者认为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父母是孩子的未来。”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高度”影响着孩子的“高度”。“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正确的指引决定着孩子成长的方向。父母自己首先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  相似文献   

7.
星星点灯     
“给父母洗脚”成小学生作业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别出心裁,把帮父母洗脚、吃饭时帮爸妈夹菜等作为家庭作业,让“亲情作业”改变独生子女身上的弱点,也架起了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在教育过程中,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发现,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得到长辈的关爱多,而主动关心别人少。为了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的思想品德,新学期刚刚开始,学校就给32个班的1500多名学生布置了“亲情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帮爸妈做件事。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将“作业”时的感受写出来,分年级进行“亲情作业”交流。令学校意…  相似文献   

8.
许丽 《广东教育》2003,(12):52-52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这道作业是———”放学前,我故作神秘地说,“吃饭的时候给你们的长辈夹夹菜,晚上帮你们的长辈洗一次脚。下个星期的作文就写写这件事。”同学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我乐了。这道作业,是我从一张报纸的角落里抄来的。我是教师,和教育有关的词语总是能以非常快的速度跳入我的眼帘:“‘亲情作业’感动家长”,讲述了河南省的一所学校给学生布置的这么一道别开生面的“亲情作业”。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为孩子操心的父母,但中国的儿女最感谢的和最先想起的人并不是父母。我想,出这道作业的人,不但是…  相似文献   

9.
玛雅  文清 《家长》2006,(Z1)
采访地点:天津某中学门口;河南省安阳市某中学校内。采访对象以及方式:在学校门口随机采访六名中学生;借家长会机会在学校内随机采访六位家长。采访时间:2005年11月底(记者:向孩子提出的问题是“父母给你买了多少教辅书”,向家长提出的问题是“您为孩子买了多少教辅书,您认为该怎么为孩子选择教辅书”。)孩子们说孩子A:我父母倒是没给我买多少教辅书,不过他们从来不限制我去买教辅书。他们总和我说,只要我觉得这书有用,就可以买下来。他们还开玩笑说:宁可错买一千,不可放过一本。孩子B:我妈特别喜欢给我买课外辅导书。每到周末休息,她就带…  相似文献   

10.
采访地点:天津某中学门口,河南省安阳市某中学校内。采访对象以及方式:在学校门口随机采访六名中学生;借家长会机会在学校内随机采访六位家长。采访时间:2005年11月底(记者:向孩子提出的问题是“父母给你买了多少教辅书”,向家长提出的问题是“您为孩子买了多少教辅书,您认为该怎么为孩子选择教辅书”。)孩子们说孩子A:我父母倒是没给我买多少教辅书,不过他们从来不限制我去买教辅书。他们总和我说,只要我觉得这书有用,就可以买下来。他们还开玩笑说:宁可错买一千,不可放过一本。孩子B:我妈特别喜欢给我买课外辅导书。每到周末休息,她就带…  相似文献   

11.
采访地点: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采访对象以及方式:随机选择八个学生进行直接采访随机选择六位家长进行电话采访采访时间:2005年10月孩子们说(因为孩子大多都不愿承认自己做事情慢吞吞的,故记者以“如果你做事情慢吞吞的,你该怎么办”进行提问。)孩子A:如果我们做事情慢吞吞  相似文献   

12.
亲情行动     
今年寒假,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书面作业,写几篇日记外,还有一项特殊的“作业”。这项“作业”的代号叫做“亲情行动”,任务是要求孩子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吃饭时要主动给长辈夹菜、父母回家为父母递拖鞋等,希望通过这些亲  相似文献   

13.
采访对象及方式:在网络上随机采访了4位家长和6名中学生采访时间:2007年7月孩子们说(记者:你平时的心里话会对父母说吗?如果不对父母说,你会对谁倾诉呢?)孩子A(初中二年级):我有心里话的时候也会想和父母说,可每当我刚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  相似文献   

14.
睿子 《江西教育》2006,(23):14-16
家住昌北的大海在市中心某中学读初中。大海是个贪玩的孩子,学习成绩中等。父母望子成龙,给大海请了不少家教老师,可上几节课以后,不是老师嫌大海家偏僻再不愿上门,就是大海父母嫌老师家远上课不方便,上过几次课后就不了了之。近来,大海的父母注意到了在哈尔滨、上海、新疆、郑州等地兴起了“电话家教”,据媒体报道说还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和欢迎。于是大海的父母打电话给报社询问此事,说南昌若是有这样的服务,说不定能够解决他们的烦恼。所谓的“电话家教”,就是依托通讯平台开展的一项家教业务,家长或学生只需要每月交纳一定的费用成为…  相似文献   

15.
刘志红 《现代家教》2003,(11):15-15
近来,不少媒体报道家庭教师成“枪手”的问题。一次偶然机会与几位高校学生邂逅,在谈论这一话题时,他们深有感触地说,他们在外做家教就是替学生做作业。如果不做,孩子就向父母打小报告或告状,然后以家教不称职为由被辞退。青岛某高校一位  相似文献   

16.
玛雅 《家长》2007,(Z1)
采访对象及方式:在某中学生论坛上开辟专题邀请8个中学生进行讨论;在某教育论坛上开辟专题邀请6位家长进行专访采访时间:2007年1月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听话教育”始终贯穿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当中:在家,父母要孩子听话;在学校,老师要学生听话。无论孩子其他方面表现如何,似乎只要听话,就能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喜爱,被评价为“好孩子”。然而,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记者就这个问题,在网络上分别对孩子和家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薄情就会产生冷漠,冷漠会产生自私自利,而自私自利则是残酷无情之源。”要想铲除孩子这“残酷无情之源”,家长须从孩子幼年时即给予他们建设性的关怀,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环境。 做孩子的玩伴 父母每天应至少抽出20分钟时间和孩子共同游戏、玩耍。游戏、玩耍中,父母应真诚、准确、具体地表扬孩子好的行为,如  相似文献   

18.
彭冰 《现代家教》2003,(9):14-15
学校以布置亲情作业的形式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可在很多家长看来,“学习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培养孩子“成才”远比“成人”重要吗?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经常听到不少家长反映,对大班的孩子教得太浅了,应该多教识字、写字和计算。也有一些家长每天要孩子完成大量的额外作业,让孩子照着一年级的课本“画”汉字。为什么说“画”汉字?因为有些父母只知  相似文献   

20.
第一招:亲情阅读亲情阅读,在这里指家庭父母子女之间、学校师生之间、班级同学之间的共同阅读。亲情阅读贵在坚持。一般来说,家长可每天向孩子推荐一篇美文,每天和孩子共同阅读一小时。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或自习时间,每周至少与学生共同阅读两篇美文,每月给学生推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