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近期,由《浙江档案》杂志社编著的《传人——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集萃》一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从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8个方面生动地记录了27位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代表的学艺经历、艺术创作和表演历程以及从艺心得等。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及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社会历史记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逐渐成为一种重要形式.文章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实践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工作在组织保障、资金投入、对象选择和建档流程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述档案保护与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口述档案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概述了口述档案的价值与口述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通过分析图书馆的职能与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提出了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建立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档案数据库等手段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述档案。  相似文献   

4.
史静 《文化遗产》2016,(4):74-80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常重要的口述主体,让他们开口言说自己的历史,掌握话语权,意味着他们成为历史的主体。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具有极强的集体性,分析传承人记忆与口述的集体性特点,有助于在对中国传承人进行口述史的研究实践中,更好地采集口述资料,并提升出中国传承人口述史集体性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5.
口述史成果是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口述史的研究,可以透过受访者的回忆,了解其个人经历和社会历史事件,重建过去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是当前非遗保护研究极为关键的问题。它是传承人个人生活史、技艺史的自我剖析和表达,也是社会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拟从“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出发,将视角集中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文化意义方面,探讨他们的“个人记忆”如何阐释社会“文化记忆”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信笔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有点愕然:小小童谣(儿歌)也有历史意义?童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口述档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综观我国几千年的童谣史,难道不是一部有声有色的口述史么?从生动感人的童谣中,我们可真切具体地感受到历史脉搏的跳动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轨迹。报载:"乡土文化"成为日常教育内容,幼儿因将教唱上海童谣,以推进民族文化和地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壮  谭宏 《新闻爱好者》2007,(12):22-23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新的报道对象进入了我国传媒的视野。特别是2006年,国家宣布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及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围绕“文化遗产日”和“国家名录”,从传统纸质媒体到电视甚至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无处不在,成了传媒关注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20日,湖笔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湖州市的邱吕明为该义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相似文献   

9.
鄂西土家织锦文化传承人口述档案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土家织锦传承人不断流失,使土家织锦这门古老而珍贵的民间工艺逐渐濒危,因此,为鄂西土家织锦文化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刻不容缓。本文就织锦文化传承人口述档案的采集、建立、整理、存档过程进行研究,以期使土家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
小榄菊花会具有800多年历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1月,小榄菊花会的诞生地——中山市小榄镇,被广东省文化厅批准设立广府文化(中山小榄)生态保护实验区。本文通过小榄菊花会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历史和发展历程,试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生态中扮演主导角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生态链中所发挥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火相传使文化生态得到活态保护,从而使当地的文化生态得以良好延续。  相似文献   

11.
孔军 《文化遗产》2016,(6):137-146
正霍俊萍简介:霍俊萍,1947年出生,汉族。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名誉院长。2006年,五音戏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入选中国首批和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音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者。13岁考入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剧团,拜师学艺于著名表演艺术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08,(4):4-4
据新华网:南京市政府日前正式公布了首批8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南京云锦”“秦淮灯彩”等国家级、省级“非遗”.独具特色的“老地名”也跻身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御道街、朝天宫、贡院街、杏花村、凤凰台、朱雀桥、乌衣巷等。  相似文献   

13.
任动 《兰台世界》2012,(22):68-69
2008年6月,河南省周口市申报的心意六合拳,被收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口市又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国家级"非遗"名片。周口市是豫东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三川交汇、人杰地灵,历史上处于中原文化、楚越文化、东夷文化的交汇地带,是羲皇故都,道家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使周口市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周口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部分,论文揭示其内涵外延与多元属性,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框架下提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陈楚桥  张燕 《今传媒》2016,(2):146-1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各种文化形式发展的基础,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该得以珍视、保护、传承.复州皮影戏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复州皮影戏的保护和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笔者在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复州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口述历史档案研究工作的兴起,开展对无文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选取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为调研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探讨研究佤族口述历史档案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寻找失落的历史记忆,社会各界开展了一系列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档案工作者也越来越多地开展了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口述档案的挖掘和整理一时间成为较为热门  相似文献   

18.
孙莹 《兰台内外》2005,(6):65-65
“满族说部”是满族先民讲述的长篇英雄传说,一代一代用口碑传下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满族说部”是吉林省文化厅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国家重点保护工程,并于2005年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9.
2018年2月6日上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匠心传承-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开幕。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漳州木偶头雕刻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中极富特色的艺术瑰宝,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竹初、徐强父子是漳州木偶头雕刻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台州市有五个项目入选。它们是台州乱弹、临海的黄沙狮子、仙居的针刺无骨花灯、天台的济公传说、天台的“干漆夹苎”技艺。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后,我们立即与各有关县(市)文广新局联系,向他们征集在申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档案资料。同时,对相关传承人进行逐一走访,通过采访,做口述录音,以取得第一手真实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