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产业化给处于低谷中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发展农村产业化经济能够启动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同时,发展成人教育也能够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产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十五”规划仍把发展农业经济放在首位,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是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基础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的成人教育。忽视了这一点,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其制约,进而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目标的实现。如何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呢?笔者认为: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中国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较低的现实。80年以后我国进行农村经济的改革,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时至今日,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农业经济已出现了高峰后的平原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出发,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导中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最根本的理论。科学分析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当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业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产要素浪费严重,生产成本高,土地产出效率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农业呈现出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点,必须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又一创新,是解决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层矛盾的现实途径,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工作,在1995年以后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都强调部署了农业产业化工作。为此,福州市加大农业产业化调整力度,发展规模化经营,实行区域化布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福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近几年来,福州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产业化主导产业正在农村经济构成中占有较大份额,初步形成了以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各级政府要从转换经营机制入手,调整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坚持“例题定位、放开放活”的原则,从宏观调控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为农民服务,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反复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并进一步指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可见,进一步深伤农村改革,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何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的第一步改革,获得了推动农业快速增长的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勃勃…  相似文献   

8.
实现新农村建设重要任务“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必须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因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工业剥夺农业,资源配置城市偏向,削弱了农业自我积累的发展能力;农民受歧视,不能享有平等国民待遇,导致农业、农村经济失去发展平台;造成城市化滞后,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滞留农村,同时又使农村人才匮乏,使整体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小生产为特点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建设,是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条件,也是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建设,要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体制改革,注重农村教育和科普工作,加强农村科技法制建设和科技伦理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的良好社会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村教育发展如何适应农业经济主辅换位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新时期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提出了新的课题。下面仅就佳木斯市农村教育的具体情况,谈谈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调整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观点和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丰富而深刻,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对于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一直关注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基本思想为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依靠制度和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三农”问题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要综合经营;农业发展靠科学,农民素质需提高;通过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之路,解决农业劳动力富余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关系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局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方向、动力等重大问题都作出了精辟而深刻的论述,这对于当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面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出发,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导中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最根本的理论。科学分析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当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农村土地的所有权问题。农地股份化与其他配套措施共同作用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探索过程中,从本国国情出发,把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抓住科教兴农这一解决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调整和改革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流通体制,注重改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形成了一系列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思想.邓小平的粮食安全思想经受了实践的考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农民利益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农民价值的评判是其支点;把农民的物质利益纳入社会主义改革的范畴,是其突出特点;理顺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核心;从政策上保护农民利益的实现,是其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的农民利益观,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思想。本文对近10年来国内学者研究邓小平"三农"思想的成果进行了梳理,以期使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把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同邓小平的其他"三农"思想(如邓小平农业政策思想、农村改革思想、农村稳定思想、农民脱贫致富思想、农村教育思想等)相对区别开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过去的邓小平理论研究只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它们之间应有的区别。严格意义上的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包括科教兴农思想、工农业协调发展思想、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农业综合开发思想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