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7、78页。【教前思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学习内容中增加了尺规作图和运用几何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推理的教学提示。  相似文献   

2.
刘莉 《湖北教育》2022,(8):8-10
<正>与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相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集中指向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由“核心概念”至“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究竟变化了什么?通过检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核心概念和核心素养相关内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对这两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定性与定量比较分析,以此揭示其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4.
<正>【课例背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提出要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第二课,属于“综合与实践”模块。2022年版课标将这一部分的内容改成了主题活动:数学游戏分享,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回顾自己在学前阶段的经历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活动,唤起数学学习感性认识和学习经验,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正>【课前思考】《填数游戏》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经历填数游戏的活动中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在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填数游戏的乐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关注课程标准、学生数学学习心理这两个方面:一、关注课程标准把牢教学“定盘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到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是要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推理意识是小学阶段数学思维的主要表现,是初中形成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推理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将“数与代数”领域分为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数与运算主题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由“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两部分整合而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对于这个主题,教师的主要困惑是:如何理解并在教学中体现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阅读课《华罗庚传》。【课前慎思】“祖国需要,我就去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孙家栋先生说:“祖国需要,我就去做!”2021年7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我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表达:“请党放心,强教有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前言“修订原则”中说明:“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对“数感”作了如下阐释:“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中的关键词,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相比,也是唯一增加的一个关键词。我们思考:量感的内涵是什么?“课标2011年版”中已经有发展学生“数感”的要求,“课标2022年版”中为何还要专门将发展“量感”作为核心素养的表现?量感与数感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量感需要通过怎样的教学方式?设计怎样的数学活动?以下就这些问题,结合实践作一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课前思考】“长方形的周长”属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的内容互相关联,知识结构呈螺旋上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提到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生需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会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逐步发展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以“数感”为例,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中承载数感培养的典型材料,分析了体现数感进阶的重要维度,提出了数感的表现标准。依据数感表现标准,整体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核心任务序列和评分量规,实现评—学—教一体化,使核心素养“落地”。  相似文献   

12.
<正>【课前思考】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加的核心词“量感”,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接触过钟表,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半时,在上一课中也掌握了1时=60分,认识了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  相似文献   

13.
黄振华 《天津教育》2023,(29):110-112
<正>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包括“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其中“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相关知识,“数量关系”主要用符号(包括数)或含有符号的识字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对小学阶段的数与代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作出明确规定。一、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提出的要求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在工作思路上有三个导向:目标导向、创新导向、问题导向。从问题导向的角度来说,在数学课程方面有一个反映比较集中的具体问题:考试评价与课标要求不一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这一点上有了两方面的增强:一是在描述课程内容时,  相似文献   

15.
陈云 《福建教育》2023,(45):52-5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数感和量感分开表述,引发教师的关注与讨论。虽然数感和量感在内涵意义和主要表现上有所区分,但“数”和“量”的难以分割使得量感和数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二者关系探寻量感的培养路径,有助于教师对症下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要求,课程标准编制要“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则将“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作为五大课程理念之一,并赋予其重要的价值定位——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栾长伟 《辽宁教育》2022,(21):17-2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相对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有了较大变化,新增了四分位数、百分位数、组内离差平方和等新知识的同时,也对简单随机抽样等知识的能力要求层次进一步提高,这种变化对教师是一种挑战。笔者对新课标与“2011年版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对新增加的内容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数与代数”领域实例作为研究对象,从实例分布、实例结构与实例内容三个维度展开对比研究,发现新课标实例分布与内容改动较大,实例结构略有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帮助教师通过实例落实新课标理念.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编写的西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新教材),遵循《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理念,按照《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要求,在“数的运算”的编写上形成了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百分数从原来的“数与代数”领域移到了“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目标从“数的认识”转变成了“统计量的认识”。调整的原因,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