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田径发展简史》一书问世了。这是我国田径界的一件喜事。这本书搜集了我国古代、近代(包括解放区)、现代的田径运动史料。其中,近代部分收集了旧中国一至七届全国运动会、参加第十、十一、十四届奥运会、第一至十届远东运动会田径比赛的成绩和解放区田径运动概况等资料。现代部分有解放后我国田径运动成绩的进展与现状、历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比赛成绩、新中国参加国际田径活动等情况。书中对台湾省田径活动的历史情况也做了介绍。内容丰富,为研究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依据。因此,它的出版,引起  相似文献   

2.
田径运动是基础奥运项目,也是历届奥运会中金牌最多的项目,"得田径者得天下"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中国田径运动目前与世界田径强国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介于以上理由,研究各国在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的表现实力,探讨各国的优势项群地域归属及目前国际田径竞争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目前田径实力,找出问题,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3.
对近些年来我国出版的多个版本的田径运动教科书中给田径运动概念所下的定义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用《田径竞赛规则》中所写的"田径运动包括径赛和田赛、公路跑、竞走、越野跑和山地赛跑"作为田径运动的定义写入教科书不妥。《国际田联章程》中并没有给田径运动下定义,而只是对田径竞技包含的项目做了简要说明。外国只有"田径竞技"这个概念,而没有"田径运动"这个概念。中国的田径运动这个概念虽然翻译自外国(最初翻译为田径赛),但发展至今,中国的田径运动与外国的田径竞技已存在区别。在高等学校教科书中给概念下定义,必须遵循逻辑学关于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与规则并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田径运动是走、跑、跳、投的身体运动,包括田径竞技运动和田径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4.
田径竞赛制度是组织和实施田径比赛的依据和指南,是一切田径活动所要遵循的一个中心原则。田径竞赛制度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田径运动水平发展。因此田径竞赛制度必须符合田径运动的发展规律,必须服务于运动员和教练员,必须逐步的与国际赛制相接轨,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田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儿童少年田径运动员是我国田径运动的后备力量,是我国攀登世界田径运动高峰的生力军。近年来,世界田径运动水平发展非常迅速,每年都有多项世界纪录被刷新,有的新纪录甚至只能保持几天就又被打破了。目前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有所提高,朱建华在两年内曾三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阎红等人也先后多次创造了女子竞走世界新纪录,个别项目在接近和达到世界水平。总的看来我国田径运动水平与世界田径强国相比差距较大。尤其田径运动的科研工作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对少年儿童田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研究还不够深入。为尽快把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提高一步,使广大的教练员等体育工作者及时了解业余体校少年儿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的田径运动,是作为一种军事技能,随着战争的需要而广泛开展的。这与西欧在竞技场上发展的田径运动,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军队训练虽然重视跑、跳、掷能力的训练,但不重视跑、跳、掷的成绩纪录,所以没有一项运动成绩的纪录遗留下来。但我们可以从史料中钩稽出一部分成绩纪录,这只能说是史料中的最高成绩,并非是古代正式的田径纪录。  相似文献   

7.
田径竞赛规则是确保田径比赛的规章制度。运动员根据田径规则来进行比赛,裁判员根据竞赛规则来进行评判,教练员根据规则来制定训练计划和目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田径运动的发展和田径规则的变化是相辅相成的。本文通过阅读文献,结合田径运动教学和裁判实际工作经验将针对田径规则变化与田径运动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希冀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8.
田径,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要想使我国体育运动立于强国之林.必先振兴田径运动。应该看到,我国田径运动的成绩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田径运动落后的原因何在?怎样才能寻到发展田径运动的金钥匙?这是体育界有志之士及广大体育爱好者苦思冥想的问题。为促进我国田径运动尽早腾飞,我们特地编发一组有关田径的稿件,供读者们参考。中国奥委会主席钟师统同志为振兴田径运动亲笔题词,值此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田径运动现状的分析,提出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要通过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坚决杜绝服用兴奋剂的现象;充分依靠体育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培养青少年田径兴趣,发展青少年田径人口;加强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坚持群众性田径运动与竞技田径协调发展,充分发展田径人口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当前我国竞赛制度,结合我国田径训练现状和实践,总结我国田径竞赛制度的优势与不足,建立和优化各种运行机制,尽一步完善我国田径竞赛制度,赛制安排与国际接轨,重视基层和学校体育发展,积极探索高水平田径运动职业化发展的新路,开发田径市场,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使田径竞赛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更好地为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刘翔在跨栏项目上取得的突破代表了目前中国田径项目最高成就。从雅典夺冠到北京奥运会退赛,再到广州亚运会实现三连冠。表象上,夺冠伴随着赞美和热捧,失败夹杂着质疑和批判。本质上,刘翔现象折射出我国田径文化的缺失。刘翔现象是暂时的,田径文化的精髓是永恒的。唤醒和构建我国田径文化,对于我国田径运动乃至整个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与其整体水平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验证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主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和其整体竞技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与其整体竞技水平的关系表现出层次性特点;动力层竞争力是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竞技田径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从发展宗旨、组织体系、法规制度、人才来源、队伍规模、经费投入、场地条件、训练竞赛体制、运动技术水平等方面对中美高校高水平田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与美国存在全面而显著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法规制度缺失;队伍质量低,规模小;投入不足;赛制不够完善。建议建立和健全法规制度;强化青少年田径训练;增加投入;完善赛制,不断提高我国高校的田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广林  孙健 《体育学刊》2006,13(4):128-130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在增大,尤其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增大更为明显;而与世界相比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要小4~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要加强科学训练,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田径形势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历史的回顾和与国外情况的对比,对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技术在田径运动中的地位,提出了“技术优先原则”的观点,并根据田径运动本身的特点,提出了田径项目是“成人项目”的观点,对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田径的发展因时因地而异。以第9届~第11届全运会田径项目的前3名成绩为研究对象,对近3届全运会主要省市区域竞技实力差异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田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优势互补,促进田径项目的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的中国体育是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田径运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突破是中国体育全面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本研究以新时代田径运动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与我们存在的不适应为依据,探索新时代田径运动的创新路径,为推动中国田径运动改革发展提供顶层设计思路和理论支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从竞技田径、群众田径和田径产业三方面着手,得出新时代田径运动的新使命:服务强国建设新需要;勇攀田径竞技新高峰;打造田径文化新高地;促进田径产业新发展。在此基础对田径运动的创新发展路径作以探讨:建立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共建新队伍;挖掘内涵、培育文化,创办新赛事;竞技田径带动群众参赛新高度;偶像+田径=新时代群众田径新出路;借助马拉松火热势头引领田径运动新普及;田径产业价值链解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田径运动员社会流动现状调查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针对我国田径运动员社会流动的相关问题,对我国9个省、直辖市田径项目不同层次管理人员、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对相关人士访问。分析总结目前我国田径运动员流动的现状,认为主要存在水平流动以有偿交流为主、区域的协作交流为辅,流动中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政府对流量的控制缺乏力度,流动障碍较多,渠道不畅等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运动员合理流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80~1990年世界和中国田径运动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试图在和分析1980-1990年世界和中国田径运动名单次历年前10名成绩的基础上,揭示了最近10年世界和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规律和动态特征,并采用比较体育学的原理,对中国和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了我国田径发展中的一些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