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古时候平板玻璃(玻璃片)是一种用得极广泛的材料。窗子、门窗、商店橱窗的大玻璃、镜子,哪不是用平板玻璃做的。也许你的办公桌上还放有一块玻璃板呢! 平板玻璃是怎样做出来的呢?据说,两千多年前,当有了比较透明的玻璃的时候,人们只是把玻璃压成一块块的玻璃饼,装在窗户上;虽然不能看到外面的东西,总算能透亮。过了一千多年,人们才学会制造比较薄一点的玻璃,方法是用管子先吹一个玻璃泡,然后把玻璃泡的一端弄破。趁玻璃泡还没有凝固的时候,转动管子,使玻璃  相似文献   

2.
正雨后,当你漫步在街头或田野,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倾盆大雨给空气洗了个"澡",把空气中大部分的灰尘都冲洗掉了;二是在闪电时发生了一场化学变化,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1个氧气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而臭氧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臭氧从哪里来的呢?雷的产生,实际上就是一块带正电的云与一块带负电的云遇到一起,发生放电。  相似文献   

3.
正乒乓球变瘪了,我们一般会把它放到开水里烫一下,使它恢复成圆球。有没有其他方法让瘪乒乓球一秒钟变圆球呢?实验工具30厘米长、直径大于乒乒球直径、有节的竹筒一个,螺母两个,直径小于竹筒直径的圆铁片两个,直径大于竹筒直径的橡皮一块,绒布一块,带螺纹的铁棒一根  相似文献   

4.
水为何能击碎玻璃?玻璃工人在切割玻璃的时候常把口水涂抹在刻划过的玻璃面上的痕迹上,再折断就容易了。柔和的水怎会摧毁坚强的玻璃?原来常见的玻璃都有一些肉眼看不出来的微小裂缝,稍微一受力就会扩大,成为大裂缝再断裂。正是玻璃里的裂缝让水分子有机可乘。水可以助长裂缝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2日,我国登山队許竞、張俊岩、王富州、邬宗嶽、陈三、索南多吉、成天亮、米馬扎西、多吉、云登等10人,以英雄的气概,征服了拔海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从而抹掉了地球上最后一个8000米以上高峰的空白点。为了攻克險峰,登山运动員要克服哪些困难,要战胜哪些敌手呢?高山环境有三大特点,这就是稀薄的空气、多变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它們成为横在通向險峰道路上的勁敌。不言而喻,高度,在高山上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山越高,三个勁敌就越厉害。高山上的空气稀薄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把当时当地的天气形势不考虑进去,只取各高度上气压的平均值,随着空气变稀薄气压下降的  相似文献   

6.
虎文 《科学大众》2000,(6):20-21
不知你注意没有,假期里爸爸妈妈带着你外出旅游,一周后回到家中,原来打扫擦洗得干干净净的屋子和家具,又沾染了灰尘。奇怪!门窗关得好好的,灰尘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封闭得再好的屋子,也会有缝隙,会有空气的流通,这灰尘是空气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一.发明背景   一个双休日,我到学校去玩,正好遇上大风,只听到教学楼后坪乒乓声一片,原来是值日生忘了关窗户插销.看到一块块玻璃"粉身碎骨",我很心痛,于是想设计出一个不用挂风钩也不会打破玻璃的窗户.……  相似文献   

8.
吸烟的人常常带个打火机。打火机为什么会发火呢?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里面有火石呗!”可是,火石为什么能发火呢?这一问,有些同志可能感到为难了。原来,火石是由一些稀土元素和铁制成的合金。什么是稀土元素呢?稀土元素是金属元素中庞大的家族,它包括钪、钇、镧等十七个元素。它们的氧化物都不溶于水,没有金属光泽,跟形成土壤的氧化物很相似,也比较罕见,因而得到稀土之称。难以辨认的姐妹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彼此非常相象,而且喜欢群居,仿佛是形影不离的一群挛生姐妹,让人分辨不清。说起它们的发现,还有许多曲折的历程呢。最早在1794年,芬兰科学家加多林在分析一块少  相似文献   

9.
说起鸡蛋,你一定再熟悉不过了。如果现在给你一个瓶子,让你把一个比瓶口大的鸡蛋塞进去,你会用什么方法呢?直接用手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样做未免太粗鲁了吧。能不能让瓶子自己把鸡蛋“吃”进去呢?当然可以,在科学的舞台上,一切皆有可能!  相似文献   

10.
易灌热水袋     
妈妈冬天灌热水袋时,我发现热水不容易灌进去,有时积在袋口的水,还会喷出来烫着手。我想,能不能发明一种易灌热水的热水袋呢?我找出来了热水袋仔细研究了起来,发现热水不易灌进袋的原因是,袋内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热水要进去,袋内的空气必须先排出来,进水和出气都是通过袋口进行的,这样就发生矛盾。我想了几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2,(19):29
正人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声音陌生?将自己的声音录下后,重新放给自己听,通常你会觉得这声音不像是自己发出的,而别人一听,就能确认那是你的声音。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我们说话的声音,除了通过空气振动传到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12.
玻璃生产中的禁忌结晶是玻璃生产中的禁忌。为什么呢?原来,只有结晶体才是真正的固体物质。结晶体内部的原子或离子排列得很有次序,形成一定的几何形状。象玻璃这样的物质,从外表上看起来好像是固体,却不是结晶体,它们的内部结构杂乱无章,没有一定的形状排列,好像液体一样,所以就把它们叫做无定形结构,也有人叫它“过冷的液体”。玻璃之所以晶莹透明,  相似文献   

13.
这处神奇的地方传说是棉花化成的,土耳其人把它叫做棉花堡。传说只是传说,它其实是富含钙离子的温泉水在从上向下流淌的过程中,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变成碳酸钙(也就是石灰)后,逐渐沉积形成的钙华池。钙华池为什么会呈现出这么美的阶梯状呢?原来,钙在沉积的过程中,地形中凸起的地方或水流边缘地带与空气接触更充分,钙离子更容易变成碳酸钙在这些地方沉积,于是温泉在流淌的过  相似文献   

14.
<正>中医门诊实录“朱医生,请问一下,阿胶珠怎么吃呀?包装上写着烊化兑服是什么意思?”患者问。“阿胶珠是用开水或者药汁冲开融化后服用的。”我说。“那每天喝几次?每次喝多少?放在药里喝,还是单独喝?是空腹喝,还是饭后喝?它和一块块的阿胶有什么不一样?”患者追问。“你以前可能没有接触过阿胶珠,我来详细地讲一讲。”我说。阿胶珠阿胶珠顾名思义就是阿胶,只不过是阿胶的另一种炮制品。与我们固有印象里的一块块的阿胶不同,阿胶珠是小圆球形状的。既然已经有了阿胶,那为什么还要有阿胶珠呢?原因有两个。  相似文献   

15.
氧气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所必需的,所以人们通常会以为地球外的大气及其组成从来就是像现在这样的。如果有人提出怀疑,那么一定会遭到反问,如果地球上原来没有氧气,生命是怎样延续下来的呢?加之人类有史以来,特别是拉瓦锡著名的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以来,从来没有发现过大气成分有任何变化,因此人们很少考虑大气组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当我們把农作物的种子,播到一个既温暖又湿潤疏松的土壤里的时候,种子很快的就發芽出苗,而且长得整齐一致。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这种土壤里具备了种子發芽所需要的几个条件,那就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分的空气。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充足的水分种子發芽以前,要吸取足够的水分。一方面,当种子吸取水分以后,种皮变軟、膨胀而促使种皮的破裂;另一方面,种子內的貯藏物質的分解以及种胚的生长都需要充分的水分供应。  相似文献   

17.
记得在从前,曾经听到过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人问一个孩子:“天有多少高?”’那孩子很快的回答:‘两屁股高。’问他为什么呢?他的理由是:‘那天我在地上蹲着,母亲见了说我的屁股跷得半天高,那末两个屁股不是一个天的高吗?’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是也很有兴趣,因为谁知道天究竟有多少高呢?真的,这不是普通人所能回答的,因为这是气象学里的一个问题。所谓天,就是包围在地球四周的空气,可以叫做空气海。我们就居在这个空气海的底部,好像鱼居在深海底里一样。  相似文献   

18.
揭秘双面镜     
<正>你可能在电视里看到过这样一幕:一个人正在镜子前整理仪容,浑然不知镜子背后正有人看着自己。这种镜子就是双面镜,也被称为单向透视玻璃——在一侧看只是普通镜子,在另一侧看却是透明的玻璃。双面镜常被用于警局的审讯室、会议室等地。双面镜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判断一面镜子是不是双面镜呢?  相似文献   

19.
我是浙江大学农学院的一名教师,也是浙江省首批科技特派员。被派驻到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初到英川镇,我选定在海拔800-1000米的金林村建设一块标准蜜梨示范基地。但当听到的却是一片反对声。原来,金林村早年发展过梨园、茶园等项目,都失败了,村民们心存余悸,说什么都不愿再发展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脑筋急转弯     
水壶底上的圆圈注意过你家烧开水用的铝制水壶吗?水壶的壶底有几个凸凹不平的同心圆,你知道这些同心圆有什么作用吗?向什么方向歪倒?人如果坐转椅向右旋转一会儿后,马上站起来,会向哪个方向歪倒呢?水会不会溢出来一个杯子装有水,水里漂浮一块冰块,这时候水正好满杯。请问当冰块融化的时候水会溢出来吗?2003年第12期头脑风暴答案●足球表面的六边形有20个。每个正五边形的各边都与正六边形相邻,而每个正六边形只有3个边与黑色正五边形相邻,所以白六边形的个数为:12╳5÷3=20个。●骆驼的鼻子骆驼的鼻子呼吸道长而弯曲,能把经过的湿润空气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