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就词语本身意义而言,虚词确实不如实词来得"实在",但若放到具体语境中,一个用得巧妙的虚词,其意蕴之丰富,恐怕也要令再出色的实词逊色三分.如"其"这个虚词,在文言文中常作代词用,除此之外,还可以作副词,赋予句子某种特殊的语气,同时表达特定情境中人物的特殊感情.我们不妨借助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几篇文章,分析一下古人是如何巧用"其"这个虚词的.  相似文献   

2.
一、实词和虚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实词和虚词在语汇意义上的区别是:实词有实在意义,虚词一般没有实在意义。如实词“笔”的实在意义是“用来书写或绘画的工具”,有钢笔、毛笔、园珠笔等,而虚词“所以”就没有实在意义。实词和虚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区别是:1.实词可以用语序手段直接组合,虚词则不能。如“他”和“学习”这两个实词可以按语序组合成“他学习”或“学习他”两个短语,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2.实词可以充当句子成分,而虚词除了副词之外,一般不能。3.实词带上语调或  相似文献   

3.
文言实词学习文言文,除了掌握好一些常见虚词外,还必须掌握好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从某种角度说,掌握好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比掌握好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更为重要。因为,任何一个句子乃至一篇文章,实词才表达实在意义,且主要由于实词人们才知道句子篇章所表达的内容。仅靠一些虚词,是无法表达任何思想的。  相似文献   

4.
虚词趣谈     
文言词语分实词、虚词两大类,实词意义比较具体,容易捉摸,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随心所欲选择确当的词语。虚词则多数无实在意义,但它自有自己组句和表达语气的作用,也决不可以忽视。前人对虚词的重要性有不少论述。  相似文献   

5.
文言虚词相对文言实词来说比较少,与文言实词相比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言虚词的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就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文言虚词的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多次出现;三是文言虚词的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才能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6.
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如下特点:语义不甚明确甚至无解,却能表示一定的语法关系,表达一定的语气神情;除代词外,都不能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只起辅助作用,帮助实词构造句子,表达意思,语法功能远比文言实词强;数量虽少但使用频率极高,用法灵活多变.由此可以找到学习文言虚词的一般规律:依据具体的语境和语法关系来辨识虚词.以活对活,学会辨识,是攻克学习文言虚词难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一、实词和虚词人们根据词的组合功能和意义,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试比较下列两组词:(一)党 祖国 北京 工人 农民战士 关心 保卫 建设 红 大 群众(二)很 和 也 对 被 把 的吗 最 不但 而且第一组词,有比较实在、具体的意义,可以用来单独回答问题.第二组词的意义比较“虚”,很难说出它的具体的意义,不能用来单独回答问题.用第一组的词可以造简单的句子,如“战士保卫祖国”.第二组词则不能.但第二组词可以帮助第一组词造句,以表达更丰富的意思.如“党对群众很关心”.可以看出,第一组词在造句中起主干作用,第二组词在造句中帮助第一组词表达意义,起联系组织的作用.我们把第一组词称为实词,第二组词称为虚词.  相似文献   

8.
“以”字是一个常用而变化多端的文言虚词。词分虚实,不仅从意义上看,尤其要从语法功能上看;虚词必须就该词与实词的连贯上去寻求意义,实词则就其自身便可寻求意义。虚词和实词在句子结构中都有意义(有的虚词例外)。虚词的功用只有从虚词所在的句子结构中,注意它和实词的关系,才能准确地识别出来。因此,阅读文言文,必须重视虚词的功用,必须在虚词上面花工夫。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全文276字,用“以”十三个。它们在语法功能上的变化是多样的,在一  相似文献   

9.
〔考点提示〕一般实词使用的考查主要以辨析同穴近雪义词的法为主,间或也考查判断实词在句中使用的正误。语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的,要分辨在一定的语中究竟应该用怎样的实词,首先要凭借语感,但仅语感又有局限性,因此还应对词语和语境是否谐作些分析。一要看词语的运用是否通顺,二要看词在表达上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从选定的实词角度,不仅要保证逻辑意义上的正确,还应兼顾表达效的完美。虚词数量不多,但其语法功能较为复杂,有些词除了语法功能外还有特定的意思,掌握起来有定难度。一般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搭配照,二是位置安排,三是使用习…  相似文献   

10.
用词组句表情达意时并不是无序的,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无论是实词与实词的搭配,还是实词与虚词之间的搭配,还是实词与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都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这就是句法。藏族学生汉语表达中的句法偏误类型化,本文总结了其中句法成分问题,对这些句法成分的偏误类型进行了语法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二、四译文中几个语法虚词的翻译与句子翻译的影响。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同句子内部结构却密切相关。所以,一个虚词译得不准会直接影响到句子翻译的准确性,藏文中语法虚词的数量与实词相比和汉文中的情况基本相似,也远不如实词的数量之多,但它在构词造句方面的作用往往大于实词,在句子中的作用第一是用途相当广,使用频率高,第二是作用相当大,不可或缺,使用频率之所以那么高,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藏文句子中,不使用语法虚词就能够使实词成句成篇的。语法虚词的作用,之所以往往大于实词,这是由于实词的作用只是在它的本身,译错一两个实词,只是一两个词的错误,一般不会影响全句的表达。然而,语法虚词的作用则在它的本身之外,译错一两个语法虚词,则会影响到全句甚至全段的含义。从这一角度来说,语法虚词不仅不“虚”,而且它的重要性远在实词之上。正是由于藏语语法虚词的用途广泛,作用巨大,我们的先辈才专门建立有传统藏语语法学,并把语法虚词的运用,列为这一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千百年来予以研究、总结使用和发展。也正由于它在句子中用途广,作用大,写作时不能有任何差错,翻译时更不容有任何疏误。藏文句子中的语意关系,大都是由语法虚词来表示的。翻译时如果把语法虚词的  相似文献   

12.
古人对诗歌中的词语是精心锤炼的,尤其表现在对一些实词的运用上。其实在古典诗词中,虚词锤炼到恰到好处时,同样可以获得疏通文气,活跃情韵,增添意蕴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似乎在锤炼虚词上情有独钟。杜甫《滕王亭子》“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其中“犹”、“自”即为诗人精心雕琢:墙外竹色“犹”在,亭中松声“自”响。经过这两个虚词的点染,将滕王阁见证的历史沧桑展现在读者面前。《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台阶上空自掩映着碧绿的春色,深树丛中的黄鹂也空自有一副好嗓音。这里写春色与黄鹂嗓音的无人欣赏实际上是暗示…  相似文献   

13.
[考点解说] 文言虚词和实词比较,数量虽然不多,但使用频率高,往往显示多种语法关系,能表达出特定语境下的语气.常见文言虚词的范围,近年来有些变化.  相似文献   

14.
《论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中“与”字出现频率很高,用法复杂多样。而且相当灵活。这些“与”有的是实词,作动词用,有的是虚词,作介词、连词、语气词用,由此可以看出文言虚词“与”是由实词度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5.
学习汉语,虚词比实词更难掌握。在组词造句中如果漏用了虚词.或者虚词使用不当,就不能表达出准确的意思。维吾尔族学生因受其母语的影响,对汉语虚词掌握得不熟练。漏用、错用虚词的现象时有发生。作者仅对维吾尔族学生在使用汉语虚词时常出现的漏用和错用现象,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希望对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由“实词”与“虚词”组成的语言中,“实词”的意义比较明确具体,在表意上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虚词”呢,似乎“虚”得很,仿佛不那么重要,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不然。“虚词”不“虚”,不仅具有极强的表意功能,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还具有“实词”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表情达意时别具一番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语序和虚词是分析型语言(尤其是汉藏语言)表达意义的基本手段,早期汉语的虚词体系比较简单,后来才不断发展。丰富。虚词的发展。丰富是语言结构缜密化的需求,也与语言结构的调整即不断摈弃形态特征,朝典型的分析型语言发展有关(古代汉语及现代藏缅语较明显。)相当一部分虚词的形成是动词虚化的结果。仡央语言及其他侗台语言虚词的发展亦大体如此。现代仡央语言的虚词数量较少,其中汉语借词成分较多,大部分虚词同时还具有实词意义(没有完全脱离实词窠臼)。这说明他央语言虚词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一个较成熟的阶段。仡央语言的虚词不…  相似文献   

18.
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对虚词的考查,没有一个省份会直接考语法,而都是着眼于应用,要求考生根据文意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这样,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虚词的用法就显得极为重要.下面结合2012年高考题谈一谈虚词用法及意义常用的推断方法. 一、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多种词性甚至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我们做题时,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以"可以作为实词,作"率领、带领"义,亦可以为介词,翻译为"把、用"等.再如: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是历年高考最为棘手的一个大题,学习难度大,考生费力最多。分析高考文言文命题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点解读】2005年高考文言文在题型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变化。省别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全国卷三北京卷湖南卷浙江卷重庆卷山东卷福建卷天津卷江苏卷广东卷江西卷湖北卷辽宁卷上海卷常见考点虚词、推断、鉴赏实词意义、推断、鉴赏虚词、推断、鉴赏实词意义、虚词、推断、鉴赏实词意义、虚词、鉴赏实词意义、虚词、鉴赏实词意义、虚词、推断、鉴赏实词意义、虚词、推断、鉴赏虚词、句子理解新考点省…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代汉语的两大词类中,虚词虽为数较少,但真正要提高语言水平,虚词却是必不可少的。虚词本身虽不表达任何实际意义,但它能使句子的结构更加严密,表述的意思更加确切。现实中幼儿由于不会正确用虚词,因而影响他们不能准确、简炼和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幼儿来说掌握虚词比掌握实词困难得多。我国十省(市)语言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