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基层民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但由于客观和主观的诱因,我国政府决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草根性隐蔽议程"。草根性隐蔽议程具有双向影响,对公民、对政府都会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有必要对草根性隐蔽议程的诱因作出诊断,以便为寻找相应对策打下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基层民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但由于客观和主观的诱因,我国政府决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草根性隐蔽议程“。草根性隐蔽议程具有双向影响,对公民、对政府都会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有必要对草根性隐蔽议程的诱因作出诊断,以便为寻找相应对策打下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音乐审美心理的嬗变,近几年“原生态民歌”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和喜爱,在强势媒体的推动下呈崛起之势。文章阐述了“原生态民歌”在文化、民族精神、音乐和市场方面的重要价值,以期对其社会价值有清醒的认识,便于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盛滋波 《安顺学院学报》2009,11(5):69-70,83
随着人们音乐审美心理的嬗变,近几年“原生态民歌”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和喜爱,在强势媒体的推动下呈崛起之势。文章阐述了“原生态民歌”在文化、民族精神、音乐和市场方面的重要价值,以期对其社会价值有清醒的认识,便于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当前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西方音乐的研究得以蓬勃的发展,经过专家学者等多方的不断努力,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促进学科发展的主题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从而能更好地为建设、发展我国音乐的建设提供养料。基于此,西方音乐就像一颗"石子"在学术研究的湖面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因此,凭着对西方音乐的兴趣爱好,"西方音乐文化导论"课程上教师对作曲家的时代背景、创作理念技法及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多方面地讲解、剖析。本文以谭盾民族性创作为例,对"争议颇多"的二十世纪的音乐风格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6.
如今的社会,一个现象正越来越被大众所认识、所接受,那就是艺术考级。而其中又尤其以音乐考级种类最为繁多,级数高低明显,参与人数最广。音乐考级对社会考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一个方向,使其在音乐学习的路上得到更多的规范和专业的指导,从而使其更快地更好地达到其本身所需要的水平阶梯。但同时音乐考级的一些负面问题也难免暴露,社会对考级的盲目看待,正在或者已经导致了很多反面典型,这不但会降低音乐爱好者的学习积极性,更会违背音乐考级的目的,从而阻碍音乐普及的发展甚至倒退。为了更好地对研究并认识音乐考级,进而对其发展提供积极的意见,本文主要从社会音乐考级的利弊等方面给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花儿"是我国西北高原流行的重要的民间歌谣,从形成到今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花儿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参与了社会文化流行的社会现象,本文从音乐社会学视角出发,参照音乐社会学原理,分析花儿在"音乐流行"系统理论中所属的类型及其流行与传播的社会背景,呈现花儿传承的内因结构,考量花儿传承中各种主客观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分析在社会文化生境不断变迁的今天,如何对"花儿"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理论思考和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8.
在表达空位的补位机制作用下,"草根"、"山寨"两词适合人的认知规律,以中性而又形象的附加义为补位要素,进入现代汉语"平民"、"模仿"两类词族"中性化而又形象"这一表达空位,从而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中很快成为一个流行词,两词也成为记录时代文化的文化词.这种共同语吸收流行词汇填补其表达空位的机制有力地证明了语言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记载文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草根科研由于参与面广、研究点细、实践性强,受到很多学校、教育科研单位的推崇,在各个学校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显现出坚实的基础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两大特点。为了让草根科研能扬长避短,保持勃勃生机,笔者认为草根科研要做到"三要""三不要"。一、草根科研要做到"课研"草根科研的魅力就在于它"发生在学校、研究在学校、为了学校更好发展",所以,要想发挥它最大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17年度的流行句式之一的"社会我××",一出现就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该句式以其简明扼要、幽默风趣的特点而深得人们喜爱,被广泛地运用在各个方面。本文结合一定的语料对"社会我××"句式进行语言学角度的分析,进而探讨现代网络流行语对于现代汉语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好地规范使用网络流行用语。  相似文献   

11.
"草根文化"是植根于民间,综合地反映了"草根阶层"现实意志和思想意识的文化。它拉近民众距离,创造经济贡献,其滋生的土壤决定了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快捷的传播、接受速度。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显露出低俗媚俗的局限性。草根文化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相声艺术为主要代表的最为火热三种表演形式的"草根文化",都具有各自代表人物和各自艺术的优势。当然,草根文化是需要引导和治理的,找出正确引导的策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当前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阐述了如何辩证处理音乐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音乐整体体验和局部赏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情感目标与"双基"目标、音乐本体与文本拓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志 《华章》2012,(25)
为了推动社会志愿服务更好地发展,本文首先针对草根NGO面临的信任危机,将制约草根NGO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分为外显性因素和内隐性因素,明确信任危机为外显性因素.其次分析了草根NGO遭遇信任危机的原因,并对消除信任危机的对策建议进行了论述.最后论述结果表明,通过改善公众意识、增强法律保障、提高自身素质与引导社会舆论的途径,草根NGO的信任危机能够有效地得到化解.  相似文献   

14.
准剧起源于盐阜及两准一带.她根生苏北,花开江南,流行于大江南北,是江苏乃至华东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剧种之一.她集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准剧艺术引进校园,让民间艺术融入课堂,弘扬本土文化,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发展,让草根艺术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一、实施淮剧教育,振奋民族精神 我国民族特有的艺术种类繁多,然而许多学生对西方音乐颇有兴趣,对外国作曲家了解掌握较多,而对中国音乐杰作却知之不多,尤其对我国戏曲艺术就知之更少了.准剧——江淮地区独具风貌的一种地方艺术形式的教学,由于其乡土性、草根性,必将激起学生对戏曲文化的认同和追求,激发他们的民族信心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15.
王光祈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第一个音乐学家,也是我国最早获得世界承认和肯定的音乐学家。"为了创造一种"将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表现出来,使一般民众听了之后立志向上"的音乐,他潜心研究欧洲特别是德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现状和音乐科学,并系统研究了中国音乐历史上的各个专题,在民族音乐学(比较音乐学)、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诸方面均取得了异乎寻常的卓越成就,是我国和东方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ical)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本文通过对王光祈先生音乐思想某些品质的评述与思考,旨在使现在的音乐教育者和学习者加强对王光祈音乐思想的了解,为现实音乐的学习提供更多有益的佐证;更精确地促进音乐审美和心理运动的发展;更好的理解音乐的本质以及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兰娟 《家教世界》2013,(7X):86-87
本文从器乐教学对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效果为主要内容出发,阐述了器乐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思维,从而更好地优化音乐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声乐界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许多音乐在唱法上逐渐开始融合.目前国内流行唱法与美声花腔的结合已经有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作曲家将传统的美声唱腔与时尚的流行唱法相结合,把高难度的花腔作品灌入时尚元素,并以流行的方式将其传播,使高雅艺术为更多群体所喜爱,作品更有渲染力,也使流行音乐演唱既生动自然又豪放大气,呈现出时代感、多样性、国际化的色彩,更好地向大众诠释音乐的艺术魅力.本文旨在以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流行唱法与美声花腔的融合,对"花腔"的运用进行更深层次的探析,响应"流行音乐殿堂化,殿堂音乐流行化"的口号,提倡流行歌手与花腔女高音的合作,鼓励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曲目,形成一种新的潮流,并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彭媚 《儿童音乐》2012,(4):54-55
美国音乐家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传入人的耳朵,刺激大脑中枢神经,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性情的作用。人只要有健全的听觉,就能够  相似文献   

19.
"扛神"是主要流行在湖北省西北部山地的一种原生态巫歌乐舞,其内容丰富,唱腔优美、奇诡,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而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它以楚声为本源,并吸收多方音乐文化而形成一种多姿多彩的民俗仪式歌舞,在鄂西北山地独树一帜,成为古代农业社会的一道文化奇观,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其本身蕴含着许多的规则,比如外在的节奏、音高,内在的文化理念等,因此加强音乐教育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愉悦心情,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好;另一方面音乐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去感受音乐的创作背景和蕴含的文化含义,提高音乐想象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音乐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阐述了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功能,旨在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到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