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戏曲资源十分丰富,原生于河南的剧种和外省流入的剧种有50多个,但河南戏曲的发展不够平衡。国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河南戏曲的持续繁荣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要从河南戏曲文化生态保护、传承人扶持、增强剧团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储备培养等方面,不断推进河南戏曲持续繁荣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精神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2.
<正>戏曲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历史悠久,脉络传承有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文化见证。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弘扬我  相似文献   

3.
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戏曲艺术的传唱使学生感受历史文化的丰富与深邃。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立足地方戏曲特色,开展多种活动,将古老戏曲融入当代校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让戏曲真正地成为音乐课堂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4.
南宁地方戏曲丰富多元,是本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梳理分析南宁地方戏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当前中央关于促进戏曲传承发展的相关政策与精神,探讨其传承发展的可行对策,对于振兴地方戏曲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21,(6):41-44
中国传统戏曲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理想,曾在跨文化交流上起到重要的文化桥梁作用,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家文化软实力。戏曲海外出版和传播经历过辉煌和低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通过对戏曲在海外出版的分析发现戏曲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方面的优势和瓶颈,并针对戏曲艺术与新技术新传媒的结合,为焕发戏曲艺术的活力,让戏曲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唐樱 《教师》2012,(15):55-55
中国,五千年文明之泱泱大国,其文化博大精深,为世人所赞叹!中国的戏曲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漫漫艺术长河中,历经沧桑,以其独树一帜的特性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深受群众的喜爱。在幼儿艺术活动中渗透及推广地方戏曲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素质潜能,培养一技之长,更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戏曲扮演着活跃乡村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重要角色,戏曲表演艺术代表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对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激励人民奋发向上、陶冶人民的道德情操、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推动经济发展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民间戏曲资源丰富,是河南人民生生不息、辛勤耕耘、不断发展的印证,同时也是河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目前河南省的民间戏曲传承发展遇到了受众流失、资金断裂、人才匮乏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充分重视民间戏曲的发展。开展民间戏曲调研,实现民间戏曲内容创新,注重品牌创建,形成品牌效应,并恰当利用新兴媒体传播民间戏曲,使得民间戏曲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与时俱进,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方戏曲是一种根植于农村、发展于农村的文化样式。地方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于优秀文化传播、农民文化娱乐、地方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建设地方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认识不到位,相关体制不完善,地方戏曲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问题多多。为此,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戏曲演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监管,使戏曲能够有充足的展示空间和平台;进行管理改革,实行政府买单企业演出的服务新模式;注重地方戏曲人才的培养和地方戏曲内容与形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刘灿 《成长》2021,(2):46-46
我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随着流行音乐的崛起,并在各个阶层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民族音乐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特别是地方戏曲更是遭受严峻的考验,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危机,地方戏曲迫切地需要进行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要对象以自娱自乐,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为目的大众文化,以文化历史现象在物质文化飞速发展今天,电影、电视剧,戏曲等群众文化已在全国遍地开花.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如何创新群众文化方式方法,让人民群众有得看,有得听,有得玩,以满足群众精神世界的需求.实现群众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产物之一,地方戏曲是地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建设和谐校园,也能够让学生认识民族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学生对地方戏曲的学习亦有利于戏曲传承。本文分析了地方戏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融入策略。  相似文献   

13.
周扬与戏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戏曲事业,由解放前临于绝境发展到今天姹紫嫣红开遍的繁荣局面,作为党在文艺战线直接负责人之一的周扬花费了不少心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本文拟浅谈周扬同志对戏改工作的卓越贡献。 一、我国的传统戏曲渊远源长,是传统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拥有数以百计的地方戏剧种,数以千计的剧目和高、昆腔曲牌。解放初期,从事戏曲的艺人,约略估计达35万之多。正因渊远源长,不可避免地有着封建性的糟粕,但也包含着人民性的精华。毛泽东在1942年对戏曲工作就提出了“推陈出新”的方针,但在当时一部份新文艺工作者中,对戏曲这一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抱以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我国戏曲博大精深,是重要的艺术财富,也是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所在,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在小学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提高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探析了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集宁师专学报》2019,(2):114-118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底蕴。该文通过对地方戏曲音乐根植高校音乐专业的传承途径的探析,分别从"传承之器、传承之人、传承之制"三个方面加以阐述,旨在探索地方戏曲音乐的传承发展的举措,使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也为转型时期地方高校如何将戏曲文化根植音乐专业的传承途径提供参考,系"活态"传承之根本。  相似文献   

16.
戏剧文学欣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中国古典戏曲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现行诸版本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戏剧篇目。然而,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文化体制改革是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中,剧团体制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文化部、中宣部于2009年7月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在2009年9月下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列为首要目标,"转企改制"成为这一轮剧团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组织本专题研究,分别就戏曲院团体制改革、如何振兴农村戏曲市场等展开讨论,以期望能对我国戏曲院团体制改革有所禆益。  相似文献   

18.
浅议《格萨尔》戏曲的表演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萨尔》藏戏是藏族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藏戏的形式来演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格萨尔》故事。《格萨尔》藏戏艺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格萨尔》史诗的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格萨尔》文化氛围,在格学研究、格萨尔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格萨尔》文化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吸引人们广泛参与文化活动建设,使文化能够真正发挥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地方文化馆站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因此,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能力是一项长久任务,是实现人人享有文化权益,共享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文化体制改革是当前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中,剧团体制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文化部、中宣部于2009年7月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在2009年9月下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列为首要目标,"转企改制"成为这一轮剧团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组织本专题研究,分别就戏曲院团体制改革、如何振兴农村戏曲市场等展开讨论,以期望能对我国戏曲院团体制改革有所禆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