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寿芝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139-139
“五四”时期是中国书刊报出版异常繁荣的时期。新文化运动,西学东进促进了书刊报的出版,政治思潮的蓬勃兴起、思想文化的跃进,为书刊报的繁荣准备了前提,先进分子的倡导实践决定了书刊报出版的兴盛。民主和科学及社会改造成为这时期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献的出版及传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书刊报事业的发展是随着国共双方军事对抗的波动而变化的,随着人民解放军在全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书刊报事业取得了辉煌业绩。书刊报这种特殊的宣传媒介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有力地推进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并对新中国的图书馆和新闻出版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民族混居区对书刊报等纸质传媒的接触使用情况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所承担的国家社科西部课题中设专门子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阐述了调查的意义和方法,介绍了书刊报接触情况、书刊报使用情况等,并就农家书屋建设和农业科技图书出版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书刊报>从2006年9月25日至12月4日,历时两个多月,连续10期刊发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的关于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的32篇稿件,"十大元帅的长征时期"、"长征中的重要战役"和"长征中的重要会议"三个专题同步推出.这一系列报道的策划和实施,历时之长,规模之大,效果之佳,在<书刊报>办报史上是空前的,是<书刊报>2006年编务工作的重头戏和压轴戏.这一浩大"工程"集中体现了<书刊报>的定位和特色,充分发挥和彰显了自己的优势,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书刊报>进一步从事重大历史题材的宣传报道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开辟了更加牢靠和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史镜》作为《书刊报》精心打造的支柱内容和精品栏目,充分体现了书刊报社精品栏目带动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6.
河北报纸70种,能闯华夏两三家,而《书刊报》则以清新隽永的芳姿走进全国自费市场。《书刊报》确实办成了文化品位高、理性色彩浓、涵盖领域广、读者层面大并跨出河北走向全国的优秀报纸。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是世人皆知的人民教育家,一个重视图书馆工作和出色的书刊报活动家.对此尽管人们知之不多,但他却与中国革命和他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紧密相联,是他闪光生命的组成部分;其贡献与他在教育事业的丰功伟绩交相辉映,是我国现代文化敷育史、图书馆史和书刊报出版史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四年前,石家庄市《书刊报》发行量已经跌到一万来份,现在,《书刊报》不但没有陷入困境,反而逆风飞扬,发行量突破十万,从一个外印点增加到全国三个印点,其他事业也蒸蒸日上。《书刊报》的发行经营策略可以用"三化"概括:即整订零售化、零售印点化和印点整订化。整订零售化在一份报纸刚走向市场时,或者一份报纸已经远离市场,又要走向市场时,零售比整订更重要,道理在于,零售对读者而言是主动购买,对报社而言是被动销售;整订反之。因此,报纸编辑部门编辑(生产)出来的报纸(产品)是不是适应读者(市场)的需求,从零售入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整个工作的突破口。就当时的《书刊报》发行部门来说,与其跑出去订几份报纸,还不如跑出去  相似文献   

9.
新闻文摘     
报纸与书刊的界限被打破 书、报、刊三者在商品层面与市场层面本是相近相通的,可是,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使得书、报、刊壁垒森严,井水不犯河水,有不少清规戒律,报馆不得印书刊、书刊社不得出报纸等等。但是在市场的潮流推动下,书报刊的从业者日益发现,过去那些限制是极不合理的。于是就有了创造发明,出现了以书代刊、报纸编书、报型杂志、杂志化报纸。在北京的书店与报刊摊上,仅以书代刊就有十几种,而报纸把刊发过的内容集中编成图书,也成为定例。与此同时,报纸与杂志的界限与定义,已经被前卫先行者打破,原先是报的偏要装订成杂…  相似文献   

10.
新闻文摘     
报纸与书刊的界限被打破媒介产业,眼下已经成为国内市场最诱人的高回报行业之一。书、报、刊三者在商品层面与市场层面本是相近相通的,可是.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使得书、报、刊壁垒森严,井水不犯河水,有不少清规戒律,报馆不得印书刊、书刊社不得出报纸等等。但是在市场的潮流推动下,书报刊的从业者日益发现,过去那些限制是极不合理的。于是就有了创造发明,出现了以书代刊、报纸编书、报型杂志、杂志化报纸。在北京的书店与报刊摊上.仅以书代刊就有《旅伴》、《金天平》、《生活广场》、《今日生活》等十几种.而报纸把刊发过的内容集…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时期潮汕报刊出版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阙本旭 《图书馆论坛》2005,25(6):359-362,199
清末民初时期潮汕各地报刊出版活动,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不可忽略的重要现象。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这些报刊,对潮汕地方新闻出版史的回顾、总结,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整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创办中文报刊情况的搜索与梳理,以表格的形式浓缩提供海外报刊的信息,并对海外报刊创办的群体及活动特点进行介绍,重点说明海外华侨在创办报刊活动中给予的经济支持及发挥的网络、阵地与桥梁等重要作用,以此歌颂华侨的爱国之情并纪念辛亥革命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徐柏容 《出版科学》2008,16(1):88-90
出版物除了书、报、刊三种形式外,还有期刊出现后不久产生的一种纸质出版物,即丛刊。丛刊有书的外形、期刊的内容结构。本文从丛刊的特点追溯至丛刊的起源、发展及异化,并对丛刊的异化现象作了独到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出版的三部英文《中国年鉴》中的报刊资料,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报刊的发展状况,对研究近代报刊史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江西苏区报刊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苏区出版的220种报刊为依据,对江西苏区报刊的名称、出版机构、出版周期、刊期、开本、印刷形式、停刊、复刊与终刊等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许馨 《图书馆建设》2006,(1):105-106,109
针对高校图书馆古旧书报刊流失损耗的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应该重视古旧书报刊收藏。请有关领导给予经济、人力支持;并愿图书馆从业人员增强古旧书报刊的收藏意识,学习古、旧书报刊收藏知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网上免费的中文学科导航、图书、期刊、专利、报纸、成果、标准、学位论文、学术会议、引文等科技信息资源以表格的形式做了系统的统计与分析,便于用户了解科技信息资源在网上的分布情况,为用户方便、快捷检索互联网上的科技信息资源提供指南。  相似文献   

18.
清代268年,是邸报等传统报刊由鼎盛走向消亡、近代报刊从西方传入并初步发展的时期。百余年来关于清代报刊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仍不够系统、准确和全面,在定量研究方面尤为薄弱。经过5年多的原报查阅、资料收集与考证,本文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清代报刊的种数、种类等总体情况,结合国内外的历史情境,以一系列较为完整的数据,重新阐述了清代报刊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9.
中文报刊混编数据库题名的排序与检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文报刊混编数据库报刊题名字段排序的“假汉语拼音排序”问题,利用“中文报刊人机通用无号排序法”对中文报刊混编数据库的排序和检索进行考察,提出解决报刊题名的人机通用无号排序与检索以及报刊题名的计算机快速检索等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阳市图书馆购书资金短缺的对策肖玉明Abstract:TheincreaseoflibrarycostscannotkeeppacewiththeriseofbookpriceTheachievementsmadebytheDangyangMun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