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终身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学校精神可以分为由浅入深的三大类。第一类精神:科学人文精神,乐观自由精神,重德求知精神,健体尚美精神;第二类精神;爱国国际精神,质疑批判精神,反思合作精神,诚信奉献精神;第三类精神:勤俭创业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服务感恩精神。小学教育以第一类精神为主。是“养成教育”,即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小学精神是“游乐园精神”,让儿童享受金色的童年。中学教育也是以第一类精神为主,但要渗透第二类精神,是“公民教育”,即成为合格公民的教育。中学精神是“博物馆精神”,让中学生开阔眼界。大学教育是在深化第一类精神的基础上,以第二类精神为主,但要渗透第三类精神,是“创业教育”,即具备创业能力的教育。,大学精神是“象牙塔精神”,即宁静致远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从终身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学校精神可以分为由浅入深的三大类。第一类精神:科学人文精神,乐观自由精神,重德求知精神,健体尚美精神;第二类精神;爱国国际精神,质疑批判精神,反思合作精神,诚信奉献精神;第三类精神:勤俭创业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服务感恩精神。小学教育以第一类精神为主。是“养成教育”,即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小学精神是“游乐园精神”,让儿童享受金色的童年。中学教育也是以第一类精神为主,但要渗透第二类精神,是“公民教育”,即成为合格公民的教育。中学精神是“博物馆精神”,让中学生开阔眼界。大学教育是在深化第一类精神的基础上,以第二类精神为主,但要渗透第三类精神,是“创业教育”,即具备创业能力的教育。,大学精神是“象牙塔精神”,即宁静致远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岳飞精神是多方面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其根本精神,勇于开拓精神、热爱专业精神、廉洁奉公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精神和刻苦学习精神等也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王晋 《江苏高教》2012,(4):26-28
城市精神指是一种城市生活所必需的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大学精神至少包括大学自治、教授治学以及引领社会三大要义。城市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关系分为相较于乡村的城市总体性精神与大学精神和基于城市分层的城市精神与大学精神两大层面。城市的理性精神、服务精神以及务实精神从正反两方面形塑着大学精神;分层视角中的城市精神和大学精神的关联分为四种情形。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深植于精神生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实践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创造性的精神生产、精神资源分配的公正性、精神交往的深刻性和精神消费的发展性构成了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标准。立足现实境遇,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精神生产低质化、精神资源分配失衡、精神交往异化和精神消费片面等现实困境。为此,要通过整合精神生产要素、优化调节分配秩序、推进综合精神交往、强化精神需求引导等多维路径协同推进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连云港培育企业家精神,需要聚焦时代发展前沿,真正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深度剖析。从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执着精神、诚信精神、敬业精神、回馈社会的服务精神等多重层面,去解析当前培育企业家精神的重点与方向。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当代企业家精神内涵,以及培育连云港企业家精神的新时代要求。提出了连云港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并总结了连云港企业家精神培育机制的构建策略。以期促进连云港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与传承,支持新生代企业家建立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宏观认知,并履行企业家精神,为连云港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7.
卢梦圆  万义良 《地理教育》2022,(z2):144-149
一、中国精神与地理教学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凝聚力量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中华民族排除万难、奋勇向前的不竭精神动力.建党百年以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抗洪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等无数个精神在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过程中涌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精神.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8.
科学精神包摄着启蒙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核心是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精神源泉,是人们正确的思想认识与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人精神的内在尺度,因而,它是第一精神力量,是人类一切思想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科学精神和人精神的区别源于事实认识和价值的区别。事实认识要求科学精神。价值认识要求人精神。科学精神体现的是工具理性,而人精神体现的是价值理性。科学精神和人精神之间并不是直接对立的,坚持科学精神和贯彻人精神可以统一起来。融合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关键是重新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学精神主要表现为修为精神、修学精神、求真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关怀精神,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是大学精神的折射.本文仅从浅阅读透析大学精神面临的危机,希望大学通过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重塑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红色精神是大学生"精神成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和有效载体。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满足、精神动力的激发、政治思想的培养、道德素质的提升要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校要充分认识教育在人的精神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抓住大学生精神发展的可塑性特点,利用国内丰富的红色精神资源,把红色精神寓于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之中,促进其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12.
精神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开放大学的课堂文化奇特之处就在于它建构出了独特的课堂文化精神,培育出了学习者的独立探索精神、主动交往精神、群体协作精神、资源共享精神、技术理性精神、文化融合精神、爱岗敬业精神、质量保障精神、群体归属精神等多种健康文化人格,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文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论教研精神     
教研精神本质上是科学精神,它包含创新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民主精神、批判精神。教研工作中,教研的内容、遵循的原则、操作的方法,都将在教研精神的支配下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奥林匹克精神的本质内容体现为参与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友谊精神和奋斗精神,这些精神将对当前国内大学生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集中体现为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公平竞争,奥林匹克精神对诚信给予明确的彰显,奥林匹克精神促进科学发展,这些都能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五大精神 ,即重德精神、务实精神、自强精神、宽容精神、爱国精神。在五种精神中 ,自强精神是其他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处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勤劳精神、勇敢精神、自强精神和诚信精神。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研究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表现为科学理性精神、科学追求精神和科学道德精神。科学精神是促进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是科学活动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8.
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当今中国的四大革命精神。这四大革命精神虽然在内涵、承载主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不同,但却同样都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等内容。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统一于中国革命的总过程。其中,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总源头,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集大成和成熟形态,西柏坡精神是"历史转折之魂",沂蒙精神则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崭新发展阶段,是介于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中国共产党长达百年的伟大斗争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锻造了伟大的中国精神,构筑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敢于有梦、勇于逐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而奋斗终生.红船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伟大中国精神,集中体现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与精神品格.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重新回顾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发展的百年历程,剖析我党精神谱系的时代价值,传承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培荣 《青海教育》2013,(11):27-27
一、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拥有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民族精神,现代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鲁迅精神、雷锋精神、抗洪抢险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