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的惯性     
正在行驶的一辆公共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为什么向前倾倒?许多同学都答“由于惯性”问“谁的惯性?”一部分同学则回答:汽车的惯性.其理由是汽车不刹车,乘客就不会向前倾倒.这部分同学之所以回答错误,是因为物理概念没搞清楚.请看惯性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在这道题里研究的对象是乘客而不是汽车.有人回答:“汽车刹车时,由于人有惯性,所以会向前倾倒.”这也不全对,因为没有回答出为什么上身前倾而脚不动.原来当汽车刹车时,人由…  相似文献   

2.
把钢笔帽放在桌面边的小纸条上,处于静止状态,用力向下迅速抽出纸条,钢笔帽由于具有惯性仍静止在原处不动、平时当你骑自行车想停住时,尽管你已捏闸加了力,但车轮仍要向前滚动几圈才停住,这就是靠惯性.再如,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受到摩擦阻力作用,但并没有立即停止滚动,表明小球靠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有人认为,汽车行驶速度大时,刹车后滑行距离较远,这说明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假设上述说法成立,反问:一辆静止的汽车速度为零,惯性不就为零了吗?由此不攻自破.可见,物体惯性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其实,它仅取决于物体质量大…  相似文献   

3.
九义物理新教材第一册第105页有这样一段话:“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止,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车的速度越快,刹车后向前运动的距离越长.”初学者在理解这句话时,往往会误认为“汽车的速度越快,则惯性越大.故刹车后向前运动的距离越长.”而实际上汽车的惯性只决定于汽车的质量,而与汽车的速度大小无关.下面,我们简单分析如下:一、惯性与速度无关有的同学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们可以用归谬法来论证…  相似文献   

4.
物理现象和过程存在各种联系,在这些联系中,有的是本质的必然联系,有的是非本质的偶然联系。如汽车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倒,紧急刹车时,乘客甚至会向前冲去。这实质上是乘客表现出惯性的现象与惯性之间存在本质联系。从现象上看,乘客是否具有惯性与汽车刹车有关,与刹车的急缓程度有关,与乘客在行驶的车上有关,实际上这些因素对乘客是否具有惯性都是非本质的联系。如何能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它的本质呢?一、突出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仍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着手讨论(如足球、汽车等等),当外力停止作用后,还能继续…  相似文献   

5.
例1按我国交通管理部门最近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A.车速太快;B.车速太慢;C.紧急刹车;D.突然起动.解析小汽车行驶的速度较快,当紧急刹车时,前排司机和乘客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速度前进,人因向前运动撞到车的其他部件上而受伤.而安全带可在小汽车紧急刹车时起缓冲作用,系上它可减轻和防止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C.评讲该题如果不懂得安全带的作用,不善于分析问题,是难以获得正确答案的…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 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都有J质性 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 J性越大 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说明力也是改变惯性 的原因 D.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从树上落下,落向地球,说明苹果受到了地球的作用力;而地 球不动,说明地球没有受勤苹采的作用力 B.汽车运动时,并没有别的物体在牵引它‘因此汽车的牵引力无施力 物体 C.武术表演时,运动员用力打出去的空拳没有受…  相似文献   

7.
惯性现象虽然随时可见,但不少学生仍认为惯性概念难理解、惯性习题难解答.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问题.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我们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时,B经知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那么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是否也有惯性呢?以人乘坐汽车为例:当静止的汽车突然开动,人向后倾倒;当行驶中的汽车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第一种现象说明静止的物体有惯性,第二种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在这两种情况中,人受到的重力、…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物理第一册第117页讲到惯性的应用时写道:“……物体的惯性对我们也有不利的一面.行驶中的汽车或火车,由于惯性不能立刻停止,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而且汽车或火车行驶得越快,刹车后向前运动的距离越长。”(着重号系笔者所加)这里前半句是完全正确的,后半句却是画蛇添足了。学生读了这段话后,只能产生这样的感觉:物体的惯性与它的速度有关,汽车或火车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也就越大,因而刹车后向前运动的距离也越长。学生从阅读课本得来的这个感觉,又正好符合他们平时生活经验中早就有的印象。譬如,学  相似文献   

9.
一夜小雪使平整的柏油马路变成一个溜冰场,雪在汽车轮子的重压下融化成水.随后又立即结成冰,走路不留心都会摔跤,更不用说骑车。但是,汽车总是要开的。汽车是不会摔跤的,可是,汽车急刹车的时候后轱辘也会一横,使车身转一个90度.横在马路中间,有的时候还会跑到人行横道上。按照惯性的原理,刹车的时候,由于地面滑,摩擦力小,车子向前直冲,为什么要打横呢?看起来就像是一股神秘的力量,从车子的侧面使劲推了它一样。车身横过来了。  相似文献   

10.
生:有人说,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师:这是真的,因为人在行驶的汽车上与车一起运动,当人从车上跳下来时,脚接触地面后由于摩擦停止运动,但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保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时容易摔倒。生:为什么当汽车紧急刹车时,站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师:这是因为汽车运动时,站在车里的乘客跟汽车一起运动,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车厢突然停下来,由于乘客的  相似文献   

11.
误区一:运动的物体一定受摩擦力 例1(2013·河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 B.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静止 C.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 D.马拉车向前运动时,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似文献   

12.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前的话号内打“”,错误的打“X”.)1.()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若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2()马拉车向前进时,马对车施加了力,车前进了,马也前进了,所以车对马没有施加力的作用。3.()力的作用效果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时,它一定不能保持静止状态.5.()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是因为汽车有惯性.6.()火车速度越来越快,火车上一乘客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球落下时正好落回乘客手中.7()地球…  相似文献   

13.
新教材第一册105页有这样一段话:“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止,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相似文献   

14.
例1汽车转弯时为什么要减速?答如果不减速,汽车惯性太大,汽车不易转弯,甚至翻车.这个答案中出现了知识性错误,即:“物体速度大,惯性大,速度小,惯性小.”这是没有真正理解惯性概念的缘故.由于许多同学把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与惯性混淆不清,认为物体只有不受力时才有惯性,从而形成了“一个物体的惯性会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思维定式.惯性还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性质(即守旧性),如我们做实验的一辆小车,原来静止于实验台,则它就有保持静止的性质.一旦我们用力把它拉着运动起来,在刚开始运动的一瞬间…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电教》2003,(9):43-43
日常生活中的惯性到处可见,如投掷铅球、篮球、标枪、石头等物体,脱手后能在空中飞行;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当汽车左转弯时,乘客向右靠;当汽车右转弯时乘客向左靠;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在人推动它之前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数学月刊》2001,(4):48-49
1.(满分20分)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的作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一个限速为40千米/时的路段上,先后有A,B两汽车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后,交通警察现场测得A车的刹车距离超过12米,  相似文献   

17.
一、境空题1.伽利略经过实验和推理,得出:物体受到阻力为患,它的速度将,这时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2.法国科学家苗卡儿进~步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而且也不变,将沿着.匀速运动下去.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4·我们把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同性,物体具有惯性与它是否运动.关·5.用铲子送煤,铲子在沪前停住,而煤却进入炉灶内.这是因为:煤在没有离开铲子前,与有运动速度,当铲子突然停住,由于惯性要运动状态,所以煤就沿着铲子的.进入炉…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课本“惯性”一节中写道:“把一个木块直立在小车上,让小车沿着桌面运动(图1甲),当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的时候,车上的木块就向前倒下”(图1乙)。课本中的解释是:“小车突然停止的时候,由于木块和车面之间的摩擦,木块的底部也随着停止,可是木块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然继续前进,所以木块倒向前方。”在新编的高级中学必修课物理第一册“牛顿第一定律”一节中,解释汽车突然开动和停止的时候,汽  相似文献   

19.
力和运动     
·考点复习·一、牛顿第一定律1 一切物体在的时候 ,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 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其研究方法是在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的出来的 .这个定律不可能用来直接证明 .二、惯性、惯性现象1 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 一切物体在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 ,而不是“受到”的也不可能被“克服”掉 .3 人从向前行驶的车上跳下来 ,着地时容易向方向摔倒 .如果站在汽车上的乘客突然向后倒 ,那么说明汽车正在运动 .三、二力平衡1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或 ,我们就说这…  相似文献   

20.
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快慢在运动过程中是变化的.用平均速度只能近似地反映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中的大致的快慢程度,而不能反映物体在其他阶段的运动快慢情况,可用公式v一上来计算·所以在解平均速度的考题中如果把平均速度当成速度的“平分”,那就错了.例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段路程匀速行驶的速度为抢手米则。时,后半段路程匀速行驶的速度为22千米则。时,则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千米则。时.__刊十计18千米/小时十22千米/小时__,、;,、;_l.话研力一——一————一20de米/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