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红 《天中学刊》2004,19(5):89-90
图书馆在服务理念上要在办馆宗旨、价值观、工作原则、馆员角色定位和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等方面转变观念;在服务内容上要向各种信息载体的文献服务和向以数据单元为基础的知识组织转变;在服务模式上应创建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专业化咨询服务模式、信息集成服务模式.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也必须优化提高。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方法应重视人的服务和人的价值。一方面,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使读者公平获得文献信息;应主动传递信息给读者,改变图书馆被动服务的状态。另一方面应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帮助优秀人才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馆员,提高馆员的法律意识,加强系统馆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从图书馆存在与生存的根本上来看,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所在。图书馆要实现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就要以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的服务语言时常与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以精湛的服务技能为读者提供咨询、帮助,努力营造充满人文气氛的和谐的读书学习环境,使他们充分享受图书馆全面开放性的服务,体会图书馆的温暖和谐。一、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在图书馆,通过图书馆馆员与读者的沟通,能使馆员了解读者的基本情况,从而准确把握读者的信息需求,便于读者了解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住处资源,服务内容和项目,借阅规则及馆员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等,双方进行沟通的最终目的是馆员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而读者能满意地获得所需的文献信息。为此,图书馆员和读者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应当互相理解。图书馆员应当理解读者及时获取资料、信息、完成工作或研究任务的心情,而读者也应当理解馆员的辛苦,尊重他们的劳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了解对方的情况,能帮助选择适宜的沟通方式,并在沟通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朝着有利沟通的方向发展。图书馆馆员对读者的了解,可...  相似文献   

4.
管献祥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2):76-77,90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就是读者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读者服务工作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加强读者服务工作,提高馆员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有效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5.
礼貌礼仪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貌礼仪规范对开展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要加强馆员的礼貌礼仪培训;同时要利用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对大学生读者开展礼貌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图书馆中,馆员与读者的沟通,能使馆员了解读者的基本情况,从而准确把握读者的信息需求,便于读者了解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内容和项目、借阅规则及馆员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等。双方沟通的最终目的,是馆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而读者能满意地获得所需要的文献信息。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是一项传递知识信息,交流情报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图书资料的服务性工作。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前哨阵地,是第一线工作,图书馆的全部工作都是围绕这项工作运转,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反映了全馆的工作面貌和馆员的工作面貌。 读者服务工作要求工作人员热爱图书馆事业、热爱读者,树立  相似文献   

8.
贾蝉林 《黄冈师专学报》1997,17(1):150-151,154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专门机构,千方百计地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读者工作是实现为读者服务的目的的直接方式,它的实质是图书馆员将文献信息资料传递给读者的全过程。这种文献信息服务有其自身特点,一方面,图书馆是文献情报中心.它面向高校全体师生乃至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服务对象是广大的读者群体,这种服务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由于每个读者需求的个别性,读者来图书馆与馆员进行人际接触而获取文献,  相似文献   

9.
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服务的职能作用,高校图书馆工作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强化信息意识,转移工作重点;重视基础建设,调整、优化馆藏结构;分析读者需要,提供特色服务;引进专业人才,提高馆员素质;激活用人机制,确保人尽其才;开展社会服务,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图书馆应用而生,这是图书馆情报领域的一种剧变。它要求图书馆重新规划自己的读者服务模式。要做好数字化背景下的读者服务工作,需全面提高馆员素质,开发特色数据库,加工网络信息资源,加强读者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