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不同,人生境界也不尽相同。教师是学生的楷模、社会的典范、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时刻注重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人格素养,更应该树立起好的道德形象去影响身边的人,让学生在学校生活阶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本文主要从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大境界出发,重点从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来阐述优秀教师的道德修炼问题,旨在使优秀教师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基础上,树立更好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形象,从而完善教师对社会所担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2.
行政道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一种职业道德,但又高于一般的职业道德。它在整个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体系中具有先进性和典范性,是整个社会道德的晴雨表,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行政道德修养是指国家行政工作人员依据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原则、规范、自觉改造、锤炼来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的道德实践活动,以及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达到的道德境界。本文主要阐述了行政道德修养的目的、内容及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教师道德发展的几个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运动变化的过程,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为几个不同的境界。长期以来我们多重视外部规定性的、非自我的、被动遵守的规范道德,这只是教师道德发展的基础境界。拷问良心道德是追寻内在自觉和生成的责任道德,是教师道德发展的提高境界;体验幸福道德是关注教师主体体验和专业成长的道德,是教师道德发展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一、请学生帮忙 做教师的,不可能天天都是阳光般的心情,有时难免会心情灰暗,甚至大发雷霆。不把自己的坏情绪带给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是一种境界,而要达到这种道德境界是很不容易的。那么,如何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相似文献   

6.
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行为的社会化角色道德,它与行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职业道德的基本精神包括责业守则精神、精业求实精神、创业拼搏精神、敬业爱岗精神、乐业奉献精神。这五个道德层次和道德境界形成相互联系的阶梯,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道德状况对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依据对宇宙人生"觉解"程度的不同,把人生的境界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层次,为当前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秘部门是领导部门承上启下,沟通各方的中心枢纽,文秘工作人员是领导工作中的助手和参谋,其工作十分重要。且不说他们的业务水平,仅其言谈举止就会直接影响领导者和领导机关的威信和形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文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如何,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着改革的进程。因此,加强对文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制定文秘工作人员的职业规范是十分必要的。文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与文秘工作紧密联系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在文秘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核心,文秘工作人员的具体职业道德规范是围绕这一核心的,根据目前的情况,我认为  相似文献   

9.
最近,《教育与职业》编辑部的同志要我谈谈职业道德问题,我只能从自己服务工作中的体会,讲一点认识。我感到职业道德恐怕是和社会公德、共产主义道德相通的,就是必须使自己的职业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溶共产主义道德于本职工作之中。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我是上海海运局长柳轮客运服务员,我们的职业道德,就是要尽自己最  相似文献   

10.
道德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两个途径实现。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由于其主体——教师的经验和理性已趋成熟,人生观、世界观多已成型,道德的“自身”修养,(即在道德观念、规范的学习和道德实践的基础上,自觉的思辩、探究、修身、评价和再实践以至向更高道德境界提升的过程)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现谨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职业道德是有层次的,认识和分析职业道德的层次性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事业对职业学校数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重视。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中职学校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从道德的高度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真正有职业道德的数学老师。本文根据笔者在新疆文化艺术学校教学数学的多年的经验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和怎样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3.
田秀芝 《成才之路》2011,(32):26-26
“百行德为首”。社会离不开道德,人生更离不开道德。要使职业道德规范为从业人员所认识和实践,并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来,成为个人职业道德行为中稳定的特点和倾向,必须通过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锻炼来实现。养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4.
闫建璋 《教育科学》2021,37(1):17-22
师德修养一直是学界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相关文件对师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究竟如何提升新时代师德修养水平,使其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是亟待我们研究的课题。新时代师德修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提升,经历道德楷模、道德君子和道德圣贤三重境界。道德楷模阶段,师德表现在职业道德规范上,"社会"是教师的道德指向,教师在社会角色安排下遵守职业道德规约;道德君子阶段,师德表现在内在道德品质上,"自我"是教师的道德指向,教师在主体性意识的推动下获得内在道德品质;道德圣贤阶段,师德表现在高尚道德人格上,"他者"是教师的道德指向,教师在善良意志的驱使下实现人性完善。道德楷模、道德君子和道德圣贤三重境界必不可少,螺旋式上升,逐步达成师德修养提升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师道德建设:提升境界与操守底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基本构成是提升境界和操守底线。教师道德建设要提升精神境界,尊重职业是出发点,精通职业是过程,献身职业是落脚点;教师道德建设要操守职业底线,耻感是教师做人的基础,气节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操守,良心是教师从业的基本自制力;教师道德建设,提升境界和操守底线重在日常坚守。  相似文献   

16.
浅谈师德     
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所谓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民教师要使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在文化、有纪律的人,自己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行。  相似文献   

17.
王杰亭 《班主任》2007,(11):29-30
师德,是指教师的品行修养、道德教化和人格完善。师德的本质,是对学生的诚挚爱心。师德也是一种职业道德,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师德与一般的职业道德有着极大的区别。"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师德的最好诠释。当然,师德的境界是有层次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整个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引领的作用。教师的道德境界具有高层次性,教师的道德意识具有自觉性,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典范性,教师的道德影响具有深广性。教师职业道德对学校的教育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具有教育作用、调节作用、导向作用、促进作用。“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尊重同事、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主要的职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9.
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图书馆工作的服务性,是其职业高尚、伟大的集中所在”,实践还告诉我们,中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职业觉悟的高低,文化业务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服务的优劣。因此,加强岗位培训,重视职业道德修养,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和业务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已成为中学图书馆人员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加强道德修养 做人要有道德,没有道德,就不能立身于社会。做事要有职业道德,没有职业道德就不能立身于工作岗位。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是教育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参与学校教育,理应成为学生的良师。为此,图书馆人员必须进行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热爱图书馆工作的事业心,加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各行各业都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方面。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任何社会、任何阶级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在职业行为中的特殊表现,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职业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反映。各行各业都把本行业的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确立并实行起来,这对于增强人们的职业责任心和荣誉感,根本转变整个社会风气,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整个社会道德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明确并树立起教师的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