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卫 《小学语文》2023,(3):83-88
童话类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旨在透视阅读的学习价值,探究童话书的文化场域、艺术特征和本体功能,思考童话书阅读在实现语言积淀、提升思维品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方面的作用。建构童话类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设计有特定主题的系列阅读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旭 《小学语文》2023,(4):31-35
童话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运用能力,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设计童话教学时要统筹观照,整体把握童话的价值,合理安排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激发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把握情节内容,在融入真实生活的过程中理解人物形象,在语言实践的训练中体会主题情感。  相似文献   

3.
童话,儿童文学中一朵艳丽的花朵,浸润着孩子幸福的童年,激发起孩子奇特的想象。小学阶段理应是孩子接触童话、阅读童话、创作童话、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段。童话真正站在了儿童的立场上去叙述事情,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去诠释大千世界。小学语文教师要与学生静下心来走进童话的世界,一起阅读,一起感受曼妙的童年。那怎样进行童话阅读呢?  相似文献   

4.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而前置性习作导学单可以让学生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童话的语言一般充满童趣,具有故事性,学生的可读性比较高,阅读经历也比较多,这为童话的习作提供了可能性。基于此,本文对《童话》习作进行了一次指导课教学。  相似文献   

5.
开展童话习作训练是激发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从大量的课内外阅读中学习方法、积累语言,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习作的素材,通过读写结合进行童话故事的仿改续编,通过阅读童话绘本创编故事,进而指导学生进行主题童话创作、自由创编等。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童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理应受到特别的关注。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童话的内容、语言、特点等方面展开学习,既要关注童话的共性特点,又要因文而异,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每一篇童话的独特魅力,在阅读体验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主要阐述在执教某区级"童话主题教学"公开课时磨课经历的真实记录。从初试、再试、终试这一次次蜕变中磨炼了深入文本的精神和钻研教材的能力,领悟到了童话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基本特征,并教给学生阅读童话的方法,以实现从"教课文"到"教阅读"的华丽转变。  相似文献   

8.
童话作为一种文学题材,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无论是语言学习还是精神成长,都贴合低年级学生认知实际,应该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这也是童话题材的独特魅力所在。但透视童话课堂教学,我们发现,虽然学生们都喜欢读童话,但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童话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情趣,这值得我们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阅读对于文章的理解是多么的重要,万事开头难,所以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们习惯借助童话进行启蒙教学.童话以其丰富的幻想、奇特的情节、优美动人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童话无疑是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阅读兴趣和作文兴趣的最佳"诱饵".如何充分合理利用低年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可以从四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0.
蒋青月 《考试周刊》2014,(95):33-34
<正>童话往往采用拟人、夸张、象征等主要表现手法,也常常通过幻想塑造出不同艺术形态,因此成为儿童最爱阅读的文学样式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集中在低中年段,教学中如果能彰显童话文体的优势,就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实现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圆融。实际教学中教师忽略各种不同文学体裁承载的意义,忽略语文课承载的东西,没有关注"童话"的特点,更没有品味语  相似文献   

11.
童话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文学体裁,因其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生动离奇、引人入胜,契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思维方式,而备受儿童欢迎。在小学语文童话类课文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教学内容,实施高效化教学策略,实现童话类课文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美好的童话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童话通过奇妙的想象、有趣的语言、巧妙的故事情节,很容易吸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童话也就成为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的主要阅读素材。教师应当营造童话阅读氛围,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从而深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童话学习中,通过引领学生自主阅读,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加深学生对于童话内容、思想的把握,优化学习效果。教师应创设童话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明确童话阅读任务,指导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评价童话阅读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4.
童话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学样式。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想象,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上,教师要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确定好童话教学的着力点;同时,要从创设童话阅读情境、建构童话阅读经验、鼓励童话创新表达等方面进行教学,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在第一学段选编了不少的童话。这些童话深受学生喜爱。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出发,通过朗读、想象、写作等途径,引导学生走进童话,亲近童话,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感受童话阅读的乐趣,历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童话,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童话蕴含的童趣、童真,而且彰显教材文本的价值,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吴刚 《辅导员》2015,(3):45-46
童话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针对三年级下学期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的现状,教师可选择篇幅较短的童话,或者童话中精彩的片段,对童话的人物内容、表达方式和童话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对童话题材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进行初步的学习和感知,培养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指导中年级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会阅读、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喜爱,激发他们读童话的兴趣。2.让学生掌握"说、谈、想"阅读童话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阅读童话的一般方法。教具准备  相似文献   

18.
开发童话资源,是将童话视为课程,组织幼儿体验式阅读,形成一个全新的幼儿阅读轨迹,使阅读突破传统的形式,用多种感官,体验童话的审美功能、情感功能、道德功能、语言功能等,使幼儿体验到童话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幼儿体验式阅读是基于童话资源进行的,通过创设体验式阅读环境和开展多维体验式阅读、互动体验式阅读,让幼儿在阅读中实现体验。  相似文献   

19.
开发童话资源,是将童话视为课程,组织幼儿体验式阅读,形成一个全新的幼儿阅读轨迹,使阅读突破传统的形式,用多种感官,体验童话的审美功能、情感功能、道德功能、语言功能等,使幼儿体验到童话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幼儿体验式阅读是基于童话资源进行的,通过创设体验式阅读环境和开展多维体验式阅读、互动体验式阅读,让幼儿在阅读中实现体验。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是科普童话,这些课文都是以童话的形式来渗透科普知识。语言训练是教学这类课文的主要任务。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的语言训练点,通过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这类课文。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