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我国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总结出学习的三层境界:知、好、乐。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教学中是否寓教于乐,以乐促学,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1.注重导入措施,创设乐学情境皮亚杰:"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乐学欲望是学好新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乐学,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善求”,才会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有一位教育家指出:“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相似文献   

3.
正乐学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在教育活动中求知、发展智力、启动心智,促进身心发展。乐学是以创设愉悦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核心的教育,是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的统一。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乐学氛围,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感悟。一、乐学需要教师无限的爱与激情学生乐学建立在教师乐教的前提之下。乐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愉快的心境,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饱含情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教育都应该是渗透着爱的教育,在充满爱的氛围里,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通过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  相似文献   

5.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一精辟的论述。明确指出乐知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即兴趣是学习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有声有色的东西。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有趣的声音,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课堂上,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著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探索,敏锐观察;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那么,如何营造兴趣氛围、增强活力呢?下面浅谈其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课堂上,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著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探索,敏锐观察;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那么,如何营造兴趣氛围、增强活力呢?下面浅谈其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乐教"的必要性 (一)"乐教"是"乐学"的前提和最大外动力 在推进愉快教育的很多学校中强调学生学的愉悦感,旨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追求学生个性积极主动地和谐发展.使学生"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忽略了教师"乐教"是学生"乐学"的前提,一味强调"乐学"而忽视"乐教"是片面的,也是达不到学生"乐学"目的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以"乐、动、创"为着眼点,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用动的方法,贯彻乐的原则,培养创的精神.达到"乐学、乐动、乐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不懈地追求"高效课堂"。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会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效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转变观念,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更进一步提升为"我乐学"。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对老师的要求则是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会落到实处,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成为创新型的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作为地理学科,多数是一些枯燥死记的东西。如果按常规教学肯定收效甚微,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  相似文献   

15.
乐学思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之一,是儒家思想特别是"乐"的境界文化和人生哲学在学习上的表现。"乐"是"著于心"的"内乐"或"本心之乐","学"是基于"知之""好之"上的"己有"之物、"自得之学"。乐学思想认为,学习可以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乐学是学业成功的要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的最高目标,还是评价教学成效和良师庸师的一个重要指标。乐学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启发诱导、"学""习"结合、"兴其艺"、"见意趣"、知之好之、"乐""勉"相济、"乐教"感染等。  相似文献   

16.
<正>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一、创设意境,以景激情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  相似文献   

17.
我就是想锻炼每个孩子,让孩子们感觉到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自己努力争取,才会获得能获得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出现的问题,我能做到的就是尽己所能给孩子们创造机会,提供锻炼孩子的理由,只有孩子们成长了,我才能"乐享教学生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好学之弗如爱学之,爱学之弗如乐学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说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对某种活动产生兴趣时,便会全身心地投入。那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1.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取向。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一种新型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乐学,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善求",才会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有一位教育家指出:"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成功的先导。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习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也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孔予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就说明了人要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乐意去做这件事情.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爱学、乐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