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标题党”泛滥的危害、根源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以及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一些编辑记者为出名而绞尽脑汁甚至不顾道德底线,"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尤其是不少"标题党"为了提炼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不惜断章取义、夸张夸大、张冠李戴甚至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根本不管什么社会责任甚至不顾道德底线,其危害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标题党"问题的巨大危害,并深刻剖析"标题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以及对"标题党"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应对措施,才能彻底根治这个顽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注意力从传统媒体上分散,倾向于碎片化阅读.为了营造所谓的"包点",新闻标题创作的"标题党"现象日益突出,常常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挂羊头卖狗肉,标题与内容严重不符.新媒体新闻生产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在议题设置和整合编辑方面更加贴近互联网受众,具有互联网新闻的特质,但不能偏离新闻的专业性.本文研究了日益突出的"标题党"现象,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重申新闻标题的拟定规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微信新闻“标题党”的表现特点,如利用公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或以国家、民族荣誉感为噱头刺激读者阅读;黄色暴力词汇以及惊悚低俗图片的大量运用挑动读者遐想;表达故弄玄虚,大量采用感叹号、省略号激起人们的强烈情绪等.文章探析微信新闻“标题党”现象产生的原因,如移动社交媒体“快阅读”时代过分追求标题吸引力,微信新闻从业者媒体素养不高,过分迎合受众低趣味等.治理微信“标题党”应从新闻专业主义出发提高微信从业者职业道德,不为流量做“标题党”;加强培训,提高微信编辑标题制作能力和媒体素养;宏观层面的政策法规和技术力量并用,加强对微信“标题党”现象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有些网站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平淡无奇的事件大肆宣扬,夸大事实本身,制作煽情、夸张、暴力、怪诞的新闻标题来吸引受众。这种做法被广泛使用成为流行趋势后,"标题党现象"也随之诞生。本文分析了"标题党现象"的成因及危害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网络新闻中的“标题党”现象已让许多理性、正直的人所反感。当前,“标题党”又在向传统媒体渗透,部分报纸与电视媒体的编辑在为新闻制作标题时也学起了网络“标题党”的做法,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本文通过对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中“标题党”现象及其所带来诸多负面效应的剖析,提出了任何媒介的新闻标题都必须准确规范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12,(7):39
当前,网络上"标题党"盛行,在传统媒体上也不时有他们的身影。"标题党"何以产生?将对媒介生态带来什么影响?公众、传媒人又该如何应对?请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涛甫的《"标题党"与媒介生态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随着视觉文化在全球的快速兴起,在海量的网络信息环境中,“标题党”作为大众传播时代的产物,正日益影响着数字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本文从传统媒体标题理论的视角审视数字媒体时代的标题党现象,重点在于理性审视“网络标题党,,误导受众的价值取向、致使媒体公信力下降等后果。  相似文献   

8.
"读图时代"的产生是科技进步的表现,它的起源与发展,紧扣时代发展的脉络,并在推动社会提速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快捷化、透明化、影像化、贴近化的社会"红利"。媒体和媒体人要掌控好"读图时代"与"标题党"结合所带来的发展态势,从而更好地为党的新闻事业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9.
新闻标题影响受众对信息的关注度,为吸引注意力,很多网站"标题党"现象丛生。本文通过对网络新闻中"标题党"的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可分为以偏概全、概念异化、转移重点三种,并探讨了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危害,进而提出应对"标题党"现象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视频拍客虽然以"画面"说话,但是"标题党"现象也普遍存在。本文通过从优酷拍客抽取3378部视频拍客作品作为分析样本进行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却发现视频拍客"标题党"现象明显存在真实与虚夸的并存、大众化与随意化的并存、流行与暴力、庸俗或低俗的结合等非专业的缺陷;同时从播放次数和评论条数两项指标来看,作为形式的"标题党"的效果还是较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融合改变,两种平台开始呈现出从不同中求融合的趋势。本文从"标题党"问题入手,浅析新旧媒体在标题制作上的差异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标题党”,是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眼球,以达到各种目的一部分网站管理员、网络编辑和网民的总称,发文标题严重夸张、内容通常与标题关联不大甚至题文不符是其主要表现当前,在网络媒体竞争压力驱使下,各大网站甚至主动加入“标题党”行列。  相似文献   

13.
闫川 《中国编辑》2011,(3):55-56
转载新闻和制作新闻标题是网络编辑最日常的两项工作。作者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对网络编辑转载新闻和制作新闻标题提出,网络编辑必须练好基本功,做好基础工作,保持应有的责任心,随时提炼出新闻或者资讯的基本内容,制作精彩的标题。切不可为了"骗取"一时的点击率,加入"标题党",最终丧失网站的格调。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诞生对于媒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也就意味着媒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坚持特色和创新发展之路,唯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一些网络编辑和记者为了利益不惜将道德底线抛之脑后,在新闻标题上大做文章,"标题党"的乱象屡禁不止,对网络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围绕网络新闻中"标题党"出现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新闻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昌凤  华曲子 《传媒》2017,(8):10-11
"标题党"是指以夸张的、曲解的、煽情的甚至无中生有的方式制作文章标题的人,也可指那些耸人听闻、题文不符的标题本身。"标题党"类型难以穷尽,翻着花样层出不穷,最终是为了攫取受众的注意力。有人说"标题党"源于网络,笔者不赞同。"标题党"并不是新现象,早在传统媒体时代就已经广为存在了,早年比较常见于娱乐类新闻。  相似文献   

16.
当下,随着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过载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为了吸引用户的注意,各网络媒体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来在标题上下功夫,"标题党"也就愈演愈烈,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治理"标题党"势在必行.而要治理"标题党",就必须清楚"标题党"产生的根源,并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7.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3,(2):7
黄色标题党是新闻毒瘤曹林在《新闻记者》2013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黄色标题,是当下新闻界的一颗毒瘤——它既制造着假新闻,误导着公众,以饮鸩止渴的方式损害着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还破坏着网媒与纸媒、网络编辑与传统媒体记者的合作关系,更以"唯恐新闻不刺激,唯恐冲突不激烈"的嗜血偏好加剧着社会的冲突。说这种黄色标题是新闻毒瘤,一点也不夸张:其一,它制造着假新闻。标题党喜欢诡辩称假标题不是假新闻。标题是新闻的一部分,标题捏造了并不存在的信息,当然也是假新  相似文献   

18.
朱继东 《青年记者》2012,(19):11-12
“标题党”是对通过制作耸人听闻或者媚俗、低俗、庸俗等标题来吸引网友注意力,置新闻内容的基本事实于不顾,以达到增加点击量、知名度或者谋取一些见不得阳光的利益等各种目的的一部分网站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应北京市网管办领导之邀,笔者最近与在京百余家门户网站的编辑进行了业务交流,其中首选的话题就是"关于新闻标题的制作". 这个选题的确定,源于受众对新闻标题的制作方面存在两种不良倾向的诟病:其一,死板乏味,过于拘谨,缺少可读性和吸引力;其二,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为抓眼球不择手段,人称"标题党".  相似文献   

20.
正全媒体时代是"内容为王"的时代,编辑素质和能力要比传统媒体的要求高出很多,而综合素质高的合格编辑缺失已成为普遍现象,全方位提升编辑队伍综合素质迫在眉睫。全媒体时代,就是媒体全方位竞争的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给媒体传媒人——编辑带来严峻挑战。全媒体时代给编辑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超越基本工作能力的综合素质考量,如政治警觉、时代敏锐、国家意识、民族意识、道德与良知、爱心与尊严、判断与决策、创造力与想象力等。全媒体时代是"内容为王"的时代,编辑素质和能力要比传统媒体的要求高出很多,目前综合素质高的合格编辑缺失已成为普遍现象,全方位提升编辑队伍综合素质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