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信息时代,信息的广泛传播使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记者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取一手资料,采用了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因为其隐蔽性,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但如果电视新闻记者不能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不仅不能实现新闻的价值,还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本文根据隐性采访的特点,分析了在隐性采访中把握"度"的重要性,并说明了记者应当把握好哪些"度"。  相似文献   

2.
段巍  段青 《今传媒》2014,(8):175-176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只有及时获取真实的第一手新闻资料,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之间占据优势地位,所以隐性采访成为了当今电视新闻记者获取所需新闻资料的有效手段,但是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由于其隐蔽性的特点,所以极易出现一些法律方面的纠纷,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在隐性采访中把握好"度",提高新闻采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隐性采访因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容易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但由于隐性采访比较特殊,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只有遵循相关的法律限制,把握好新闻报道和隐性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4.
从"红心鸭蛋"到"茶水发炎",一面是记者的社会责任、公众的知情需要,一面是随时会陷入的责难、非议,甚至道德困境、法律纠纷。隐性采访,这种不公开记者身份,或者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手段,让记者们爱恨交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隐性采访对危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等行为的舆论监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把握不好又会伤及自身,甚至影响到记者职业的公信力。在实践中,对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可以进行隐性采访,对哪些人、哪些事又不便采用这种方式?在采访中,哪些事情不能做,或者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做?为此,需要在采访前做好哪些准备?隐性采访的底线和尺度在哪里?实践中应如何把握?本期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隐性采访可以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但由于隐性采访的特殊性,稍有偏颇,便有可能引发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纠纷和争论,因此,必须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  相似文献   

6.
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采访方式由于记者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和意图,不会引起被访者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易深入到事件的本质层面,了解到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时的主动权。但与此同时,由于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比较特殊,稍有偏颇,极易引发法律方面的纠纷和争论,因此,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只有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把握好新闻报道和隐性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收集到一手资料,很多的记者都对采访对象进行隐性采访。在新闻中,隐性采访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侵犯被采访人的隐私,因此在隐性采访中掌握好"度"才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8.
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对,也称暗访,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等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给记者采集事实提供了方便与可能.但是,记者没有特权,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度",以免陷入法律误区,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了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9.
所谓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在不愿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以其他假身份,采用各种获取信息的手段进行的采访.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信息更为真实、独特,因此也更受受众的青睐,但由于采访方式较为特殊,极易引发法律方面的纠纷和争论,所以新闻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10.
陈军 《今传媒》2010,18(9):37-37,43
本文从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新闻媒体为什么要采用隐性采访方式入手,分析了隐性采访作为电视新闻媒体记者正常合法的一种采访方式带给电视观众的视觉震撼;研究和辨析了在当前环境下电视新闻媒体记者进行"隐性采访"时应该注意的采用范围和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11.
郭涛 《青年记者》2009,(13):61-62
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对,也称暗访,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等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给记者采集事实提供了方便与可能。但是,记者没有特权,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度”,以免陷入法律误区,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了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2.
张岑岑 《新闻世界》2011,(9):266-267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采访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调查性报道中经常发挥重要作用。隐性采访一方面提高了调查性报道的真实性,同时也挖掘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但是,隐性采访的运用有一定的“度”,必须注意把握原则,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运用。隐性采访获得的信息独特而真实,受到了受众的欢迎,但也遭到一定的非议。本文从隐性采访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开来,就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度这一课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俊 《新闻知识》2013,(3):34-35
在各类新闻报道中,隐性采访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隐性采访固然能得到很多重大新闻,但如果运用不当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在隐性采访中,记者要在把握其一般原则的前提下,准确定位自己在采访中的位置,既保证采访符合道德法律的规范,又能起到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隐性采访的新闻报道以其直观迅速、真实可信吸引读者眼球,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青睐隐性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媒体记者各显神通深入新闻现场报道。然而,我国的社会法制已日益健全,权利界限也越来越清晰,"隐性采访"的合法性业内外一度也是争论不休,记者因隐性采访造成新闻侵权吃官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而,在隐性采访中如何规避新闻侵权,业内人士也越来越重视。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  相似文献   

16.
王保华 《记者摇篮》2009,(2):64-64,63
隐性采访在媒体的一些揭露性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隐性采访”如果运用得好,往往会采访到显性采访得不到的较有价值的新闻,在使用隐性采访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记者必须坚定一条信念:“守法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底线,隐性采访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运作的不断介入,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媒体对公众的"引导"作用似乎有弱化的倾向.而"迎合"甚至"媚俗"之风日渐盛行.特别是个别媒体无原则地利用隐性采访作为采访的重要手段,背离了媒体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新闻媒体不能单纯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进行隐性采访必须考虑社会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自出现在新闻界以来,一直因其道德和法律上的两面性而备受争议。一方面,隐性采访的使用维护了公共利益,使很多难以通过正常渠道采访的社会问题得以曝光;另一方面,隐性采访也因其本身的欺骗性和法无授权性,引发了人们的质疑。本文认为,隐性采访是建立在公共利益上的善意的谎言:其一,建立在公共利益之上的隐性采访符合伦理上的权变理论——道德权变,即为了维护重大公共利益而对社会普遍认可的某些道德原则采取暂时的规避。其二,隐性采访虽处在法无授权性规范和法无禁止性规范之间,但只要不触犯法律底线,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仍然可以成为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9.
隐性采访是指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新闻采访形式,常被人称为暗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的。考察记者暗访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种采访手段,它是新闻史上激烈的报业竞争所催生的。隐性采访近年来被新闻媒体广泛采用,但随之而来的是滥用隐性采访、侵犯被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违反记者职业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同时,隐性采访在理论上也始终处于一种法律和伦理的悖论、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悖论之中。隐性采访所引起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与平衡、准公权和私…  相似文献   

20.
骆佰松 《军事记者》2005,(11):23-23
隐性采访是指记在采访过程中不公开记身份,或公开记身份但不道出真实意图的采访。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记对于通过正常渠道采访而无法得到的新闻素材,常常运用隐性采访的手段,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以满足广大受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但是,有些记在进行隐性采访过程中,对一些法律法规掌握还不够,以至不能很好地或圆满地完成报道任务。因此,记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必须按照合法的依据,把握和运用好隐性采访的原则,在完成新闻采访和报道任务的同时积极维护自身的各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