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年,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了非凡进展。从学生流动上看,德国属于"流入型"高等教育国家,同时注重国内学生到外国学习访问;从学者流动上看,德国吸引了大批外国学者,尽管德国学者也去发展中大国短期交流,但在谋求长期职位方面,他们主要在欧美发达国家。从项目建设上看,德国的主要合作伙伴仍然是欧美发达国家,但与亚洲国家,尤其与中国的合作正不断加强。在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德国积极应对"难民危机""新冠病毒"等国际挑战,展现出坚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决心;追求平等而富有质量的国际合作,将定期评估国际合作关系;重视非政府组织功能,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撑。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展与动向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开展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而德国作为世界上较发达国家之一,研究其国际化能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因此,分析德国为促进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实施的主要政策,对管理国际化的机构、资金支持、国际合作和学生流动4个指标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德国是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作为一个非英语国家,德国缘何对国际留学生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本文的分析表明,这一方面得益于德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国家整体实力,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德国近年来吸引留学生的一系列国际化政策,包括:采取多样化的海外招生宣传;引入与国际接轨的学制;开设英文授课专业和合作办学项目;在不收学费的同时提供多元资助;为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生活融入服务;放宽留学生就业与居留限制.这种以国家魅力为基石的积极、主动、系统化的国际化政策是德国吸引国际学生的主要原因,亦是德国作为留学目的地国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末以来,国际化已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的核心战略议题和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维度之一。本文对国外二十多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了综述,集中呈现了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主要路径和方式,尤其是院校层面国际化策略研究的发展与源流。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全球各个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举措。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在高等教育发达的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国际化是其重要特点,其培养目标和国际化进程中的举措有:国际化的培养理念、良好的国际学生和教师学者待遇、专门的服务机构、广泛的国际合作办学与研究等,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在因地制宜、本土化和人才的输出与引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默克尔执政以来,为追求科学与研究的卓越性,扩大德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弘扬德意志文化,德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包括扩大学生与学术人员的双向流动、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建立高校海外伙伴联系等。德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以下新的特征:国别策略有所调整;更加关注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化;第三方机构作用凸显;更加注重教育输出和输入的双向度发展;加强难民对德国高等教育的融入。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欧洲高等教育教育系统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欧洲启动了针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博洛尼亚进程。作为博洛尼亚进程的主要发起和参与国,德国针对其高等教育学位体系进行了调整,对认证体系进行了改革,并对高等教育人才能力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博洛尼亚进程背景下德国高等教育人才能力目标的调整与重构,体现了德国高等教育积极应对全球化和智慧工业发展趋势的决心与努力,为德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培养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这与颇具德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财政资助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财政资助的特点:以联邦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助方式;重科研、重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财政资助政策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并因时而动;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等,这为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日韩三国实施的“亚洲校园”计划是促进东亚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鉴于当前中韩两国交流现状,创建“中韩高等教育区”更具现实意义.参照欧洲博洛尼亚进程,中韩政府需确定行动纲领,从大学招生、学生选课、实习进修、毕业就业等方面,全面开放本国高等教育市场,真正形成一个学生自由交流、教授互换讲学和共同研究的开放式高等教育体系.这对提高两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培养本地区所需的国际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政策实践,以培养全球化人才,进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日本推动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政策要点包括:接收外国留学生以提升学生多样性,建设国际化课程以培养全球化人才,推动教师国际化发展以带动学生与课程的国际化,构建国际化支援体制以助力在地国际化发展。在政府政策指引下,日本高校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富有特色的探索与实践,在留学生数量及比例、外国教师比例、留学生留日就业、特色教育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未来,日本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将更加重视留学生资源的利用和国际化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传统形式与商业化间存在显著区别,传统形式的国际化有利于改善教育质量,但是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本身并不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福音。从国际化的趋势来看,国际教育服务的规模日益增大,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越来越多地前往发达国家留学深造,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正在出台各种政策吸引海外留学生。为了减少基于商业动机的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损失,本文从概念区分、课程筛选、体制完善和教育计划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陆素菊 《江苏高教》2005,(1):127-130
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共同性课题。在日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也引起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本文主要通过对日本在高等教育领域“体验式就业”政策的实施及其意义的考察,探讨与就业问题相关联的高等教育的改革课题,如培养目标的调整,产学合作领域的拓展,学生的职业指导等,提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国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 2 0世纪 90年代 ,国际化在高等教育政策讨论和研究领域都成为核心议题。与此相伴随的是欧洲高等教育的非国家化政策的出现 ,高等教育机构自身责任感的增强 ,管理主义的日益流行。关于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与民族国家方面的作用历来有争议 ,本文通过比较欧洲大陆和盎格鲁 撒克逊国家的做法对高等教育的这一作用进行了探讨。国际化是对欧洲和德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挑战 ,本文在评价其所带来的不同影响的同时 ,分析了欧盟和波伦尼亚进程的作用 ,以及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原始推动作用。对复杂和充满活力的多层次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系的进一步考察表明 ,它不仅使不断增加的跨国界活动日趋多样化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即出现了系统性的国际化政策 ,全球化高等教育市场的国际间合作和竞争意识也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学课程国际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课程国际化是一重要领域。中国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在大学课程国际化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提高课程的国际性、促进课程的国际化是许多大学实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主要措施。近年来中国大学的课程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双语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外语能力训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欧盟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民办高校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彬 《现代教育科学》2009,(6):59-61,152
本文拟从欧盟国家(将集中选择英国、法国和德国为研究案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探寻其特点与经验,企盼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民办高校发展尤其是在吸引留学生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表征和关键途径。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中的科研合作、学生流动和机构合作情况发现,当前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已取得重要进展,两国在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蕴藏巨大合作潜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泰经贸合作的良好态势、丰厚的奖学金项目、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视野是吸引泰国学生的潜在增长点;存在中国高等教育现有实力对泰国学生的吸引力相对不足,中泰高校在高等教育合作中的活动空间还极为有限等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新时代深化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要扩大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合作,增进中泰文化交流与互信;提高留学生质量和管理水平,坚定不移地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高校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整体而言,欧洲十四国的高等教育在人事政策和学生事务上较为集权,而在教育、管理、财务上较为散权。十四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模式并非同质,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都是一些指标不同程度的混合,从相当散权到相当集权不等。多数国家拥有一个较为散权的高等教育系统,德国多数州拥有一个较为集权的高等教育系统。近年来,十四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呈现出欧洲化、统一范式下的多样化以及政府调控的强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18.
记者:为迎接21世纪的国际竞争,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在我国重点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目前,5良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经费投入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而对如何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似乎还没有见到足够多的研究成果。去年10月,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国际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进行过较多研究的学者,你能否就建设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谈一点个人见解?陈:江总书记在《庆祝北京…  相似文献   

19.
在认同高等教育多元产品属性的前提下,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高等教育服务进行了研究。结合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并不局限于促进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还包括高等教育服务开放的目标与策略、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差额及成因、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全球与国别趋势等。贸易差额的产生缘于教育质量、规章制度、人才竞争、国家(地区)形象、高校声望、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个人资源、竞争环境、贸易协定等因素。对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留学生数量、进出口主体、竞争格局、教育远程化、质量提升、资源配置、国际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越南革新开放政策后,其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成长为中南半岛的新兴经济体。越南因而高度注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但却面临着留学生输出过多导致的人才流失、教育资源损失问题。就目前而言,越南仍处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初期阶段,采取自上而下内生型国际化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学生流动主要以单向输出为主,属于典型的高输出低输入类型。从流动数量及路径分析来看,越南高校学术的跨境流动主要受地缘政治、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未来越南高等教育学生流动会呈现出显著的亚洲区域内流动特征,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