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通过介绍"城市记忆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本文分析了档案记忆观视野下,档案编研为"城市记忆工程"的开展提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进而论述了城市记忆工程"为档案编研提供的新的发展空间,并就新形势下档案编研工作参与"城市记忆工程"的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设档案馆提供社会服务功能的价值体现在城市规划和领导决策、工程设计和施工、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以及为社会提供法律凭证四个方面.本文从提供查阅服务,开展编研和举办展览以及档案网站三方面深入分析目前国内城市建设档案馆现状.提出通过加强城建档案法制建设,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深入挖掘馆藏做好编研,结合现有资源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及时更新软硬件设施,做好网络建设工作以提升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城市记忆工程"是从建构城市记忆的视角,对城市记忆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激活、再现、传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基于构建城市记忆的视角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序、路径进行重新解读.档案信息资源在"城市记忆工程"中的分布、构成和地位如何,"城市记忆工程"中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方式、程序有何变化,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些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连明德 《兰台世界》2023,(10):109-112
企业档案编研工作和企业记忆建设相辅相成,企业记忆是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在动力,企业档案编研工作展示、传承和弘扬企业记忆。结合当前企业和社会发展情况,需要从聚焦企业发展和员工需求、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档案编研效率、充分开发集体智慧、丰富编研成果表现形式、注重与用户互动交流五个方面来提升企业档案编研工作质量,为企业记忆建设工程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张燕 《浙江档案》2015,(2):8-11
城市变迁下的档案记忆属于官方和民间、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双元结构。档案记忆重构与城市文化存在一种交互机制,前者为后者的媒介表达,后者为前者提供价值动力,二者以文化记忆库为交互中介。基于城市文化的特色、传承、创新、智慧理念、资本化,档案记忆建构可采取的路径包括集聚化、机制化、多元化、数字化、成果化。  相似文献   

6.
自"世界记忆工程"实施以后,重视城市文化和保持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连续性已日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档案在城市记忆的建构及城市文脉的绵续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审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引入社会记忆理论,阐释档案编研的社会记忆属性,并探讨其记忆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8.
城市记忆工程背景下城市数字档案中心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城市记忆工程与城市文化传承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档案部门在城市记忆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城市档案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档案工作的功能亟待拓展,其核心即建设城市数字档案中心;论证了城市数字档案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释了其主要功能及与档案部门的隶属关系,并重点探索了城市数字档案中心的建设模式,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9.
孟晓华 《北京档案》2011,(11):24-25
保存城市记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城市记忆在城市飞速建设过程中所处尴尬处境的基础上,从转变理念出发,通过清晰、丰满、厚重、显现、传播城市记忆等实施途径,阐述了档案人如何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档案资源优势,保存城市记忆,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0.
"城市记忆工程":档案部门传承与建构社会记忆的亮点工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档案部门开展城市记忆工程的活动状况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对档案事业自身发展的时代意义、对档案部门参与社会记忆传承与建构的意义及其实践与理论思考等进行了探讨。如果说社会记忆为档案学研究注入了学术新元素,那么城市记忆工程可以说为档案界开展社会记忆的传承与建构研究提供了实践载体和研究切入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马雁 《兰台世界》2013,(5):15-16
档案记忆观已成为档案界观察档案现象的一个新视野,本文从档案工作者视野出发,提出了征集实物档案、利用基建档案、采集学籍图文、挖掘人物档案、启动口述档案、开展档案编研等六个方面建构高校记忆工程的建议并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城建声像档案可以客观真实地保存城市的记忆,再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成为及时报道城市建设重大活动和重大成果的传媒信息源。为了进一步发挥城建声像档案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作用,我们要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声像档案资源,建立全市声像档案资源共享信息系统,加强编研。  相似文献   

13.
以社会记忆的观点出发,阐释高校档案和高校文化的紧密联系,从文化体现、文化糅合、文化自觉三个递进层次,演绎在高校记忆的建构和展演进程中,高校档案从参与校园文化开发,到主动挖掘校园文化核心,再到推进文化认同、实现文化自觉的嬗变过程,为新时期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功能的强化和高校档案编研利用工作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城市发展,城市记忆受到社会关注,而城市档案的积累保护和开发利用,就是城市记忆的保持、再现和传播过程。为此,一些城市档案部门相继开展了城市记忆活动。2002年,青岛市率先提出“城市记忆工程”,随后,武汉、柳州、大连、上海等也相继开展。他们将记录重大活动、城市变迁与抢救性收集城市记忆档案资源相结合,将城市记忆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并举,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了交流和总结这些经验,中国档案杂志社和上海市档案局共同组织了“档案与城市记忆”论坛。14座城市档案部门派代表参加,带来了12篇精彩发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当代档案编研评估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档案编研工作流程和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档案编研评估的概念,然后阐述了我国档案编研评估理论研究工作流程现状,进而分析档案编研评估的作用与意义,提出了档案编研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构建,最后论述了档案编研评估体系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档案记忆观、数字人文等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现阶段城市记忆资源整合与城市记忆服务等方面的不足,对城市记忆资源搜集、存储、整合主体等进行了探讨;以城市记忆服务原则为基础,提出专业化、普及化、定制化三种城市记忆服务类型.  相似文献   

17.
开展传统村落档案利用是传统村落档案建构的终极目的。目前传统村落档案社会化利用的主要方式有档案编研、村史编修、乡村记忆展演。其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档案编研主体和成果类型单一,影响面窄;村史编修覆盖面和多样性不足;乡村记忆展演形式同质化、展演内容浅表化、展演场所空洞化问题突出。其突破路径如下:开展大协同、大格局和全媒体开发的档案编研新探索;以村史编修促乡土文化复兴,将其作为传统村落档案利用的主阵地;乡村记忆展演形式力求生动,内容力求独特,深度力求拓展,场所力避空洞。  相似文献   

18.
崔明 《兰台世界》2010,(3):9-10
自“世界记忆工程”实施以后,重视城市文化和保持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连续性已日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档案在城市记忆的建构及城市文脉的绵续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进行审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城市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城市记忆建构过程实质是对城市记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的过程。档案是城市记忆的载体,是建构城市记忆的重要资源,本文以档案为基础构建城市记忆资源建设的全过程模型,具体分析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阶段的流程、步骤和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过程模型的可行性,深化理论研究,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伴随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和城建档案工作的不断深化,如何正确预测和掌握社会需求信息,多元化、多层次地开展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实现城建档案潜在价值,为经济建设服务,已成为现阶段城建档案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