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信汇 《内江科技》2001,(6):26-26
1、料酒的最佳投放时间:料酒的作用是祛腥增香,投放时间根据原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譬如,烧鱼应在鱼煎好后即放料酒;炒虾仁、炒肉丝、应在主料炒熟后放料酒;而做汤应在汤烧开后放入料酒。 2、味精的最佳投放时间:现在还有不少人不懂得味精要在菜肴临出锅前投放,不仅放得过早,有时还放得过多。味精放得过早、过多,不仅起不到增鲜的使用,而且还会使菜肴发苦,也有碍于人体健康。另外,凉拌菜放味精,要将味精溶化后再  相似文献   

2.
<正>如今,味精已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所必备的调味佳品。而当味精使你的菜肴更加鲜美之时,作为掌勺人的你,是否曾想过这白白的粉末晶体,是由哪位调味专家最早研制、生产的?按照有关近代工商业资料介绍:我国的味精产品,最早是由上海天厨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4,(3):55-55
酱油是烹调中的必备之品,我们在炒、煎、蒸、煮或凉拌时,按照需要加入适量的酱油,就会使菜肴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这是因为酱油是一种色、香、味俱佳而又营养丰富的调料。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09,(8):68-69
特色元宝虾C7张珲家庭用料:新鲜基围虾500克,姜末、葱花、盐、味精、料酒、糖、酱油、酸甜酱适量。做法:1.先将基围虾洗净,去头后,挑去背上筋,将虾腹部顺尾巴向上破开,沥干待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人们习惯用味精为菜肴提鲜.然而,近年来国内有关味精的争议越来越多,有人称味精是有毒的“化学工业品”,并称其发明国日本已禁止食用.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篇题为《这五样菜千万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谁!》的文章则称“温度只要超过100℃,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致癌的焦谷氨酸钠”,这让部分国人对味精有了恐惧心理.那么味精到底能不能吃?在高温烹调下安不安全呢?  相似文献   

6.
捕捉鲜味     
大自然为我们创造了形形色色的调味品:茴香、桂皮、芥末、辣椒、胡椒、花椒、姜、葱、蒜……不胜枚举。烹调菜肴时,加入不同的调料,能满足人们不同的口味习惯。然而,酸甜苦辣咸香臭,口味习惯不同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鲜。一道菜快出锅前,撒进一点味精,味道就更加鲜美可口了。可以说,味精是调味品中的“大哥大”。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来历和“身世”吧。  相似文献   

7.
正菜肴的鲜味来自哪里?这离不开味精呢。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调味品,它的诞生至今还不到100年,而它的发明纯属偶然。鲜味藏在海带里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桌前。由于上午完成了一个难度较高的实验,此刻他的心情特别好,因此当妻子端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08,(4):53-54
药膳家常公鸡【原料】嫩公鸡半只,芹菜1根,冬笋半根,辣椒1个,姜1块。【调料】高汤适量,豆瓣酱一大匙,白糖、酱油、醋、盐、味精各适量,水淀粉一大匙。【做法】1.鸡肉切成小块,用水焯后捞出备用;芹菜切段,冬笋切细条,辣椒剁碎,姜切末,取一半水淀粉和酱油、料酒、醋、盐放入同  相似文献   

9.
猪肉粽糯米2.5千克,鲜猪肉1.5千克(肥瘦各半),黄酒25克,酱油150克,食盐70克,味精少许,粽壳叶适量。先将糯米淘净,加糖、盐、酱油拌匀。再将猪肉切成长方形小块,与剩下的配料拌匀。然后将粽壳叶卷成漏斗形,装入40克糯米,放上肥、瘦肉各一块,再加盖约30克糯米拨平,包好。最后将包  相似文献   

10.
再焖5分钟     
饭店有一道名菜,客人尝后都赞不绝口.这道菜其实是很普通的清蒸鳜鱼.鲜活的鳜鱼,配以料酒、酱油、盐、味精、醋、姜末,再撒一些青菜,然后用文火蒸.料是普通的料,做法也很普通,跟其他饭店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当清蒸鳜鱼蒸好端上饭桌后,服务员会告诉客人:“还要再焖5分钟才能吃.”  相似文献   

11.
泌油树 陕西省有一种白乳树,只要撕破它的叶子或扭断其枝条,破损处就会流出白色的油液。这种油既可食用,又可点灯。 味精树 云南贡山的青拉筒山寨中,有一颗高约八丈的大树。烹调时只要摘一片树叶或刮一点树皮入锅,菜肴味道便格外鲜美。 木盐树 黑龙江和吉林省交界处,有一种木盐树,每到夏季,树干上凝结一层雪花似的上  相似文献   

12.
味精废水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我国的味精工业每年废水排放量高达1千万T以上,味精废水的处理方法一般分为二步,首先对分流出的高浓度废水进行物化方法或饲料酵母法预处理,之后再与低浓度废水混合后处理。一、废水的性质闽清生化总厂年产味精3000T,其生产工艺主要流程为:原料→制糖工程厂→精制工程→成品。在生产过程中排  相似文献   

13.
童言趣语     
正吃酱油的黑人吃晚饭的时候,女儿要求在自己的面条里加点酱油,她端起碗说:"爸爸,面条里怎么没有酱油,给我加点酱油吧!""酱油吃多了,人会变黑的,宝贝!"老公摸着女儿的头应道。"爸爸,那黑人是不是吃了很多很多酱油,所以皮肤才那么黑?"女儿仰起头一脸天真地问道。同一座房子不能拆两次数学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如果10个人拆一座房子需要3天,那么,5个人拆同一座房子,需要多长时间呢?""这不可能。"一个男孩回答道,"因为同一座房子不能拆两次!"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天,炒菜炒到一半时,妈妈对我说:"儿子,没味精了,帮我去买一袋味精。"那时,我看书正看得入神,没有听见妈妈说的话。妈妈见我没反应,声音提高了八度,对我喊道:"儿子,我叫你去买味精,怎么半天没反应?"她随手丢给我20元钱,我不舍地放下手里的书,三步并作两步直奔小店。到了小店,我对店主阿姨说:"阿姨,有围巾卖吗?"阿姨愣住了,问道:"大热天的,你买围巾干什么?"  相似文献   

15.
“味精”,大家都很熟悉。在汤中加些味精,鲜美可口。但味精是什么东西做的?吃了有什么作用?吃时应注意些什么?大家不一定很熟悉,甚至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例如有人说多吃味精有毒,每人每天不能超过0.3克,或者说生产味精要用盐酸,人吃了要烂肚肠等等。味精的学名是  相似文献   

16.
酿造酱油标准(GB18186-2000)由国家国内贸易局提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9月1日发布,于2001年9月1日实施.该标准对酿造酱油做出如下定义: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酿造酱油又分为两类,即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按质量指标不同又各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理化指标均为三项,即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全氮、氨基酸态氮.质量级别越高理化指标越高.  相似文献   

17.
<正>在烹制菜肴时放盐,不仅可起调味作用,还能刺激人的味觉,对增进食欲大有好处。但何时放盐,却有讲究:烹调的菜肴不同,放盐的先后也不同。1烹制前先放盐的菜肴烹制块状蒸肉等时,因为物体厚大和在蒸的过程中不能放调味品,故宜在蒸前先把盐和其他调味品一次放入。这样既能去除腥膻,更能使调  相似文献   

18.
“味”是制作菜肴的核心,本文阐述了味的含义、类型,菜肴味道的形成、制作要求以及影响菜肴味道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勾芡是菜肴烹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所谓的勾芡就是指借助淀粉在遇热糊化的状态下,而勾芡具有吸水和粘附以及光滑润洁等众多优点。通常情况下,在菜肴的烹饪过程中为了使菜肴的色香味能够达到最好,一般都会在菜肴接近成熟的情况下,将勾兑好的芡汁淋入锅内,使卤汁稠浓,增加卤汁对原料的附着力,从而使菜肴汤汁的粉性和浓度增加,改善菜肴的色泽和味道。由于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而在菜肴烹饪中勾芡的技术也非常多,虽然这些勾芡技术都大同小异,但是要想掌握菜肴烹饪中勾芡的技术要领,加大对菜肴烹饪中勾芡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从而才能够提高勾芡技术的水平。本文通过对中国饮食文化以及勾芡技术的深入分析,然后对菜肴烹饪中勾芡技术的要领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社会中不免存在不法商贩为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而造假的行为,尤其是食品行业中,酱油掺假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了酱油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保证酱油质量可靠,减少饮食危害,鉴伪技术逐渐成为酱油质量与安全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就酱油掺假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推进鉴伪工作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